李某,女,主诉头部晕楚,咳嗽,胸中闷损,身倦腰疼,病程未提及。中医病名:肝肺气郁,证型:肝阳上亢,病因病机:热居上焦,湿邪为肝气所迫。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头部晕楚,咳嗽,胸中闷损,身倦腰疼,切诊:脉弦滑,左关大;脉弦数,左关仍盛。
头部晕楚咳嗽胸闷腰痛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头痛目眩、呕吐、烦躁不安、昏不识人、呼之不语、项强、四肢微急、鼾睡深沉、面右侧轻瘫、右半身不遂、面潮红、眼巩膜血丝、口唇干燥、舌质绛伴瘀斑、舌苔厚腻、脉沉弦、大便数日未行。中医病名为中风,证型为阳盛阴亏、肝火上犯、热极生风、血苑于上。望诊见面色潮红、舌质绛、舌苔厚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头痛发胀、舌强难言、神志昏瞆、病史为中风后遗症。切诊见脉沉弦。
中风肝火上炎阴虚热极生风
查看详情 →
7岁女性,咳嗽一个月,伴纳呆、多汗、喉中有痰、不易咳出。面色欠光泽,呼吸气粗,鼻塞,喉中有痰鸣声,咽部轻度红肿,舌偏红苔白,脉浮而滑。中医诊断为咳嗽(风热型)。外感风邪,余热未清,复感外邪诱发。舌偏红苔白,脉浮而滑。
咳嗽风热痰鸣余热未清
查看详情 →
男童,目赤口渴,身热惊悸,舌赤苔垢,脉洪数。停滞化热,外为邪袭。
目赤口渴身热惊悸舌赤苔垢脉洪数
查看详情 →
患者18岁,男性,春温壮热一候未解,烦躁不安,渴喜多饮,面赤口臭,舌唇焦燥,时有谵语,不思纳谷,大便八日未落。脉滑数,舌苔黄糙而燥。诊断为阳明腑实之证。二诊见便下燥矢甚多,壮热略减,已能安寐,唇舌之燥较前减轻,脉数,苔黄。三诊见身热顿减,渐思纳谷,舌苔薄黄,脉小数。诊断为伏邪已得外达。
春温阳明腑实经热阴液损伤
查看详情 →
男,35岁,面赤身热,烦渴喜饮,大便结滞,咳吐脓血痰,腥臭异常,胸中烦满而痛,舌苔黄腻,舌质红,脉弦数,肺痈,湿热痰内蕴,化热成痈,血败为脓
肺痈湿热壅肺痰热郁结热毒壅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1岁,男性。主诉暑温汗出壮热不退,头昏而胀,渴欲冷饮,面垢烦闷,小溲短赤。暑热蕴蒸阳明。舌绛苔黄,脉濡数。二诊症状热退不多,口渴索饮,神烦不安,舌尖边绛,苔黄燥。三诊热势已去其半,口干舌燥,苔黄燥,脉濡数。
暑温阳明蕴热气津已伤汗出不解
查看详情 →
患者三十岁,男性。恶寒发热,头目眩痛,咽喉干涸,微现硬痛,体中大热,咽喉疼痛势不可忍,喉头起白点白块微烂,口干而渴,声破不能言,目赤唇焦,气逆喘急,气热而臭,顽痰上涌,鼻流鲜血,神志烦闷,睡寤恍惚,神识昏迷,面色微黑。燥疫白喉。燥疫白喉症。左洪弦,右浮数。体温一百零五度。面色微黑,舌象未提及,声音破,气息热臭,痰多,鼻出血,神志异常。脉象左洪弦,右浮数。
燥疫白喉肝火上炎肺热津伤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五十二岁,玉枕疽,肿不退,痛益剧,坚如石,脓水少。脉细弦,舌白。督脉有寒,毒不外透。病程未明。
玉枕瘤虚寒督脉有寒毒不外透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9岁。主诉饮酒或劳累后夜间突发踝或膝关节红肿伴剧烈疼痛,每年发作2~3次。现病史提示右膝肿痛加重。体征示右膝红肿明显,皮肤灼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中医病机为湿热内蕴,湿热下注,蕴结关节肌肤。血尿酸升高。双耳郭可扪及多个米粒大结节。
痛风性关节炎湿热内蕴饮食不节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56岁女性,口渴欲饮,尿频有泡沫,夜寐不宁,周身乏力。舌红苔黄,脉细数,沉取无力。证系肺燥肾虚。
肺燥肾虚口渴欲饮尿频数舌红苔黄
查看详情 →
患者75岁,主诉津亏热结便秘。舌红少津,脉细数。病程较长,二诊见便日行1~2次,胃下坠,烧心。三诊为老年便秘。四诊未见具体症状描述。中医病名为便秘,证型属津亏热结。病因病机为津液亏虚,内热炽盛。面色少华,舌红少津,脉细数。
津亏热结便秘胃下坠烧心
查看详情 →
72岁男性,反复发热三年,每日半夜3~5点身大热,伴胸翳闷、心烦、口干舌燥。舌澹红,苔薄白,脉弦。辨证属阳明病,小柴胡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发热特点为发作有时、潮热。
低热潮热胸满口干
查看详情 →
患者10岁,男,头痛微热,不思食,病程四日,高热40℃,头痛剧烈,呕吐嗜睡,神志昏迷,手足抽动,颜面潮红,微汗不透,口渴不欲饮,舌绛无苔,脉洪数,项强直,病理反射阳性,提睾肌反射迟钝。中医病名暑痉,证型热重兼湿,邪踞营、气、卫分,表邪未解。望诊面色潮红,舌绛无苔。闻诊无特殊。问诊头痛剧烈,呕吐嗜睡,神志昏迷,口渴不欲饮。切诊脉洪数。
暑温暑痉肝风内动湿热
查看详情 →
五十六岁,季夏下痢赤白,仲冬不愈,饮食减少,头目眩晕,心中微觉烦热,便时下坠作疼,下焦畏冷,脉微弱,至数略数。面色苍白,舌质淡,舌苔薄白,脉象微弱,至数略数。患者平素下焦畏冷,病程较长,症状持续至仲冬未愈。
痢疾下焦虚寒热盛伤阴腹痛
查看详情 →
女性,35岁,头晕目眩,恶心欲吐,病程2天,反复发作2年。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湿热熏蒸,上扰清空。耳鸣,重听,血压正常,血糖正常。神志清楚,睁目反应差,眩晕加重。
眩晕肝胆湿热恶心呕吐湿热化火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主诉神志不清伴左侧肢体瘫痪9天。中医病名病毒性脑炎。证型温毒之邪挟痰热蒙蔽心包,肝风内动。病因病机温毒之邪挟痰热蒙蔽心包,引动肝风。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神志不清,检查不合作。脉滑数。左上肢肌力0°,左下肢肌力Ⅱ°,右上肢肌力Ⅲ°,右下肢肌力Ⅲ°,双侧巴彬斯基征阳性,左鼻唇沟浅。脑电图不正常,血常规白细胞升高,脑脊液蛋白阴性,白细胞及红细胞少量。
病毒性脑炎温毒挟痰热肝风内动神志不清
查看详情 →
李某,男,30岁。龟头潮红斑片,渗出,糜烂,灼痛。病程5天。药疹。外染邪毒,湿热下注。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龟头处见水肿性红斑,边缘紫红,中央糜烂,基底潮红不平整,黄色渗液,触痛敏感。
药疹湿热下注热毒化火阴液耗伤
查看详情 →
患者间日疟,寒热交替,热多寒少,胸闷纳减,小便短涩,舌苔中腻,脉细弦。病程持续至三月二十九日,寒热频来,寒多热少,痰湿内阻,四肢不温,足筋抽掣,脉细弦而数。四月十四日寒热止而频来,身热不清,寒战鼓颔,热时熇熇,口渴胸闷,肢疲乏力,脉弦数而促。四月十五日身热得汗解,湿未化,脾胃困顿,纳谷无味,胸脘微闷,脉左弦右濡。中医病名属疟疾,证型为痰湿内阻,病机为湿热下结,阳气运行失度,营卫不和。
间日疟湿热下结痰湿内阻脾胃困顿
查看详情 →
王某,女,9月龄。病程两月。面容呆滞,烦躁不宁,肌肉瘦弱,两目无神,视物不见,指纹色紫,舌红苔厚腻。中医诊断为气滞热作,阴虚肝风内动。病因病机为被闷气滞,阴虚水不涵木,肝风内动。望诊见面容呆滞,舌红苔厚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烦躁不宁,视物不见。切诊见指纹色紫,脉象未明确。
被闷气滞气脱目不明腹泻损阴阴虚水不涵木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