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主诉小肠间质瘤手术后半年出现晨起腹泻,大便日行7~8次,乏力畏寒,胃纳欠佳。舌淡红,苔薄白,脉缓。诊断为脾肾阳虚。病程半年。
小肠间质瘤脾肾阳虚腹泻乏力畏寒
查看详情 →
女,48岁,头晕乏力3个月。脉痹,气虚血瘀。面色澹暗,舌暗红,苔白厚,脉左侧未触及,右侧细弱。贫血貌,颈部及左锁骨下闻及血管杂音,心界扩大,心音低,腹部闻及血管杂音。左上肢无力发麻,纳差。多发性大动脉炎,左锁骨下动脉闭塞,腹主动脉狭窄,左肾动脉闭塞或缺如,风心病。
多发性大动脉炎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诉喉头异物感,咽干,低烧,腰酸,胸膺痞闷,叹息,失眠。病程自1988年起,持续数年。中医诊断为咽喉神经官能症(梅核气)。证型为六郁之证,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望诊见舌薄苔,闻诊无特殊,问诊见咽干、胸闷、失眠、纳便正常,切诊脉弦,后转为脉细,仍有弦意。
梅核气肝气郁结六郁之证肝郁犯脾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男性。主诉阴囊潮湿,会阴处湿疹瘙痒,病程0.5年。既往有鼓胀病史10余年。刻诊精神略显紧张焦虑,面色面黄,体偏瘦,舌淡紫,脉沉滑。阴囊处有红色皮疹伴异味。诊断为肝脾不调、气滞湿阻。病因病机为肝气郁遏,木郁克土,气滞湿阻,脾失健运,湿浊不化,阻滞气机,化热而湿热蕴结下焦。
阴囊湿疹肝脾不调气滞湿阻湿热蕴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4岁,男性。主诉慢性腹泻10余年。粪便稀薄,每日3~4次,偶有5次或2次,黄色稀溏便,夹不消化食物残渣,饮食尚可,无腹痛腹胀,动则易出汗,嗜睡倦怠,面色欠华,小便清,冬怕冷。舌苔薄白腻,脉细弦缓。中医诊断脾虚泄泻,湿困脾阳。
慢泄脾虚湿困脾阳虚
查看详情 →
女,58岁,双手黄汗持续6个月,情绪不宁,口干,不欲饮食。面色澹红,舌红苔薄黄,脉弦。中医诊断黄汗,证属肝胆湿热。
黄汗肝胆湿热舌红苔黄
查看详情 →
患者男,25岁。发热2~3天,面部、胸腹、四肢皮肤斑疹红晕,咽痛喉肿,扁桃体肿大化脓,体温39.5℃,口周围苍白,舌红尖部起刺如杨梅,根部黄厚质绛干,头晕心烦急躁,唇焦破裂流血,大便二日未行,小便赤短深红。诊断为温邪蕴热,气营两燔,烂喉病痧重证。舌绛起刺,状如杨梅,根部黄厚,脉象未提及。二诊时疹痧已透,身热渐减,咽痛喉肿减轻,舌绛起刺,根部黄厚,唇焦破,小便短红。三诊时身热退,皮肤痧透齐,咽痛止,舌苔渐化,肥刺已退,唇色深紫。四诊时身热退净,皮肤脱屑,舌质略红,脉细弱。五诊时病已愈,皮肤脱屑未齐,胃纳佳,夜寐安。诊断为烂喉痧痧已愈。
烂喉疹热毒壅滞气营两燔舌绛起刺
查看详情 →
55岁女性,乏力、失眠、夜尿频、视力模糊,病程较长。舌质紫黯,边瘀斑,苔薄白,脉细涩。瘀血内停、浊邪中阻、脾肾两虚。面色正常,舌象紫黯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
高血压脾肾两虚瘀血内停浊邪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主诉婚后4年流产3胎,此次停经60天,阴道流血,色鲜红、量多,伴下腹痛、腰酸、头晕眼花、手足心热。舌红、苔薄黄,脉沉细数。证属肾虚血热之症。
习惯性流产肾虚血热肾气不足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男性。腰酸乏力,面颊及足跗浮肿,小溲短赤,大便二日一落。病程一年。舌红,苔薄白,脉弦细略数。中医诊断脾肾两虚,兼有湿热内蕴,本虚标实。病机为脾肾两虚,湿热内蕴。
水肿病脾肾两虚湿热内蕴肾虚阴亏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0岁,主诉胃脘痛2月。胃脘剧痛伴灼热感,嗳气吐酸,纳少口苦,小便黄,大便稀。舌质红,苔黄滑厚,脉弦滑数。辨证为肝火横逆,犯胃作痛,兼有湿浊。二诊症状减轻,仍见胃脘胀痛,嗳气,纳差,口苦,大便稀。舌质红,苔黄滑,脉弦滑数。三诊胃痛消失,嗳气平,食后脘满,口微苦,大便如常。舌澹红,苔黄滑,脉小弦滑略数。辨证为肝火下趋,湿热未清。
胃脘痛肝火横逆湿浊内蕴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7岁。主诉口渴喜饮、易饥饿、恶心、疲乏无力、视物模糊、小便量少淋痛、体重减轻。舌红,苔黄腻,脉数。眼睑肿,白睛红。诊断为消渴病,辨证为肺胃热盛,肝肾阴虚证。病因病机包括脾胃热盛、肺胃实热、肝肾阴虚、津伤肠燥、肾虚关门不利。
糖尿病肺胃热盛肝肾阴虚消渴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主诉青春痘密布满脸,伴扁平疣,病程3年。中医诊断阳虚寒湿凝聚。体征见脉细小,舌淡,畏寒。望诊见舌淡,闻诊未提,问诊见病程及饮食诱因,切诊见脉细小。
痤疮扁平疣肝肾不足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右胁积块,胀痛连及后背,厌食纳少,脘腹痞满撑胀,夜间加重,皮肤暗黄,赢弱乏力,下少气懒言,烦躁,干咽燥,头晕恶心,时有发热,下肢浮肿,腹大如鼓,大便秘结。舌光,无苔,脉细数。中医诊断积症(肝癌)。证属肝肾阴虚,肝气郁滞。病因病机为因虚致实,阴虚内热。
肝癌肝肾阴虚肝气郁滞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女性。主诉胃脘胀痛5年,加重3天,伴恶心。病程5年。中医诊断为胃虚气滞之胃脘痛(慢性胃炎)。病因病机为长期饮食不节致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气机不畅,胃气不降则恶心,清阳不升则头晕。望诊见舌质淡红,苔薄白。闻诊未见异常。问诊提示腹胀、纳呆。切诊脉象平缓。
胃虚气滞脾胃虚弱腹胀纳少
查看详情 →
男,42岁,慢性胃炎,脘腹疼痛,便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体温38.6℃,痰白泡沫状,舌白,脉浮弦。感冒,慢性胃炎。素体脾胃虚寒,外感风寒,肺气失宣,痰湿内生。面色正常,舌苔白,脉浮弦。主诉咳嗽、头痛、恶寒、发热,病程未明确。
慢性胃炎脾胃虚寒外感风寒
查看详情 →
朱某,30岁,主诉肉眼血尿7年,全身乏力,面色少华,舌红苔薄黄,脉细数。中医诊断虚劳,证属脾肾亏损,气血不足。现症见尿蛋白(++),异常红细胞(一),血压120/80mmHg。复诊见咳嗽咯痰,咽部充血,舌红苔黄,脉数。后期见口苦,咽部充血,舌红苔黄,脉弦数。实验室报告尿蛋白(+)至(一),异常红细胞(一)。
慢性肾炎脾肾亏损气血不足咽部充血
查看详情 →
84岁女性患者,身颤发冷,腿软无力,语言謇涩,口角歪斜,左上下肢不遂,三天未排大便,左膝腱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左上下肢肌力“0”级,舌质红嫩,苔略黄,脉弦数。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辨证属肝风内动,病在经腑。初诊时舌苔黄垢,脉弦数,二诊时仍无大便,尿黄,烦躁不安,谵语,心率增快,左下腹可扪及肠型,舌苔黄垢,脉弦数。三诊时神志清醒,但精神弱,舌嫩红,少津,脉虚数略沉。四诊时手足仍寒,舌质嫩红转润,舌苔花剥,脉弦细较前有力。五诊时左上肢略能抬举,下肢有动感,口干,脉弦细平,舌少津。诊断为气阴两虚,经络阻滞失养。
中风肝风内动气阴两虚经络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9岁,男性。主诉为腰痛伴尿血,病程四个月。中医病名为肾结石,证型属肾经气阴虚亏,湿浊内蕴。舌质红润无苔中剥,脉虚弦而大(沉取无力),后诊脉虚而略大,舌质略红,中剥少津,最终脉弦而细,舌质中剥消失。
肾结石肾经气阴虚湿浊内蕴腰痛
查看详情 →
女,79岁,大便3天未行,胃脘痛,口苦,纳呆,口不渴,不喜饮水,舌暗,苔薄微黄,脉弦细,慢性胃炎,胃下垂,证属脾胃不健,热积肠腑,腑气不通
便秘脾胃不健热积肠腑腑气不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