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半女性患者,高热持续不退,伴咳嗽、无汗、口渴、形体消瘦、肤热灼手、唇干舌嫩红、指纹深红。诊断为小儿夏季热,病机属暑伤肺胃、气阴两伤。舌象嫩红,脉象未提及,指纹深红,无汗,口渴,易发脾气。
小儿夏季热暑伤肺胃气阴两伤津亏伤肾
查看详情 →
女,27岁,月经量少色淡红,腰酸痛,四肢乏力,易感冒,纳呆,宫颈糜烂I°,AsAb(+),诊断为免疫性不孕症,腰酸乏力症状存在,经期无腹痛,平素症状持续,舌象未提,脉象未提,病程较长,未提具体病程时间,未提其他四诊细节。
免疫性不孕症肾阴虚肝郁胎停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周身倦息乏力,面色萎黄无华,头晕腰酸,有时腰痛,晨起稍觉恶心,月经量多。舌质澹紫,苔薄白,脉沉细。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史5年,肾功能不全1年。辨证为脾肾两虚,兼夹湿浊内蕴。
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两虚湿浊内蕴肾功能不全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反复心悸2年余伴纳呆,加重1月。舌红苔薄白,脉细小数。中医诊断心悸,辨证肝郁夹痰。主症为心悸、纳呆、咯痰、心烦、夜寐不安。病史有冠心病,心电图T波改变,偶发房早。
心悸肝郁夹痰痰湿内阻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男性。主诉胃脘痞闷不适伴发作性心慌2年。主要症状包括胃脘痞闷、腹部隐痛、腹胀、嗳气、晨起口苦、发作性心慌、饥饿感,进食后缓解。纳眠差,大便质稀,1~2日1次。舌象澹白苔,脉象弦长稍数。中医诊断痞满,辨证为湿热内蕴,困阻脾胃,气机不利。
慢性胃炎湿热内蕴脾胃困阻气机不利
查看详情 →
29岁女性,产后发热1周,神疲乏力,短气懒言,自汗,食少,大便稀溏,小腹坠胀,恶露澹红。面色苍黄,舌质澹红,脉沉细弱。证属产后气虚发热。
产后发热气虚证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0岁。主诉双手掌指及近端指间关节肿痛3月余,加重1周。晨僵持续3小时以上,体温38.1℃,口干口渴不欲饮,小便黄量少。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双腕关节触之发热,压痛(+)。关节肿痛伴活动欠利,累及肩、肘、膝关节。实验室检查示血沉升高,类风湿因子阳性,C-反应蛋白升高。
类风湿关节炎湿热证关节肿痛舌红苔黄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女性,主诉不寐,病程10年,近半年加重,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短,多梦,伴有头重身困、胸闷痰多、心悸胸憋、纳食不馨,近2日大便泻下如水柱。舌红苔白腻,脉滑。中医诊断不寐,证属胆胃不和,痰湿内扰,心神不宁。
顽固性失眠痰湿内扰心神不宁肝胆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主诉肠鸣腹泻半年余。腹胀肠鸣,大便溏,日3~4行,两胁胀满,纳差食呆,怕食生冷,喜食热饮,面色萎黄,疲乏倦怠,失眠多梦,心悸汗出。舌澹苔薄,脉沉细。中医病名胃肠功能紊乱,证型脾胃虚弱,气机不调,运化失司。病因病机为精神紧张,忧虑过度,伐伤脾土,脾虚湿盛,运化失常。面色萎黄,舌澹苔薄,脉沉细。
胃肠功能紊乱脾胃虚弱气机不调脾虚湿盛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反复鼻塞、流涕2年余,加重7天。鼻塞、流涕因吹风受凉后加重,流清涕或黄涕,嗅觉减退,形瘦,易感风寒,纳可,眠差,大便不成形。舌淡,苔白,脉沉。中医诊断鼻渊(肺卫失固)。辨证属肺卫气虚不固,兼有清热除湿。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沉。
鼻渊肺卫失固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胃脘胀满隐痛1年余,嗳气反酸,恶心欲吐,大便溏薄带黏液,每日2~3次,腹胀肠鸣,食少体倦。舌淡苔薄黄,脉弦细。证属湿滞脾胃、肝郁胃热,兼见脾胃虚弱。
胃胀隐痛嗳气反酸大便溏薄肠鸣食少
查看详情 →
胸满、食欲减少、腹胀、吞酸、月经不调。中气虚,不能施行化。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缓。
胸满食欲减少腹胀吞酸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哮喘病史18年。主症为哮喘,伴乏力、身困、腰膝酸软、咳痰色白。舌质澹暗,苔白稍厚,脉沉滑稍数。中医诊断为哮喘,证属肺肾两虚,卫外不固。
支气管哮喘肺肾两虚卫外不固肾精亏虚
查看详情 →
62岁,恶心、腹泻、头昏乏力、进行性消瘦、夜间盗汗,病程未提及。结肠非柯杰金氏淋巴瘤,弥漫性B细胞型。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弦滑。证型为痰气交阻,气阴两虚。
气阴两虚痰气交阻
查看详情 →
刘某,甲状腺癌术后2月余,颈两侧发胀,胃脘部胀闷,进食后痞闷胀痛,呃逆,消瘦,面色少华,苔薄腻,脉濡细。中医诊断为瘿瘤、胃脘痛(胃失和降),病因病机为瘿瘤术后气血受戕,胃气失和,失于健运。舌苔薄腻,脉细弦。
甲状腺癌术后胃失和降脾虚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女性。主诉阴户中有物突出,坠胀后重,卧床可回纳,过劳加重。病程未明确提及。中医病名子宫脱垂,证型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脏器下坠。望诊舌质澹,边有齿印,苔白微腻。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全身乏力、畏寒肢冷、头晕耳鸣、腰酸腿软、食欲不振、小腹下坠、夜尿频数、大便湿软。切诊脉细弱。
子宫脱垂脾肾阳虚脏器下坠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反复头痛、头晕、双下肢浮肿7年,近期伴头晕目眩、内热、怕冷、汗多、易疲劳、夜寐差、口内生疮糜烂、口臭、视力下降、眼压升高。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气阴不足,肝风上扰,后转为脾虚携有湿热内滞,肝风上扰清窍,最终辨证为脾弱肝燥。病程7年,病情复杂多变,证型演变明显。
头痛头晕浮肿气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月经先期而至,量多,经期10日未净,色鲜红有血块,伴头晕、身倦无力、胸闷心悸、四肢麻木、胃纳不佳、腹胀腰酸、身腰畏寒、下肢浮肿。中医辨证为血虚肝不养筋、脾阳不制水、肾精不足、真阳不足不能温运脾土、脾不统血。望诊见面色苍白,舌质淡。闻诊未提。问诊见症状广泛,病程一年。切诊见脉象未提。
月经先期脾不统血血虚肝不养筋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4岁。身体羸瘦不支,面色黧黑,巩膜黄染,口唇干燥,高度腹水,腹部膨隆,脾肿大位于肋下3横指,脘腹胀满不能饮食,大便不爽,3日1行,小便量少,颜色黄赤。舌质红,舌苔白厚而干,脉沉弦滑。肝胆血瘀,无力运化,湿邪困脾,郁而化热,水湿与邪热交互为患。
肝硬化失代偿肝胆血瘀湿邪困脾郁而化热
查看详情 →
姚某,27岁,男性,面色萎黄,食少纳呆,胃脘隐痛,泛酸腹胀,胃溃疡病史多年,腰困,神疲,四肢无力,舌淡苔白,脉细弱,证属脾肾阳虚。
脾肾阳虚肾气不足精冷不育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