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恶心呕吐1个月,加重2天。形略瘦,两颧澹红,精神欠佳,痛苦病容。舌红略绛,苔少而水滑,口腔内粘涎泡沫状唾沫弥漫。脉沉弱,两寸尤甚,偶见结代。证型为气阴两亏、痰热壅盛、胃失和降。病程较长,有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心房纤颤、心功能Ⅲ级及上消化道出血病史。症状包括口腔粘涎、噫气、进食加重、喉中不适、心累、下肢无浮肿。舌质红略绛,苔少而滑,脉沉弱略数,参伍不调。
气阴两亏痰热壅盛胃失和降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董某,女,63岁。消化不良数年,久治效差。每日3~4次溏便,面色苍白,神倦乏力,腿软自汗,口干不欲饮,纳差,舌红少苔,脉细滑无力。脾虚不运,气阴两伤。面色苍白,舌红少苔,脉细滑。神倦乏力,腿软自汗,口干不欲饮,纳差,腹胀,足跟痛。脉细滑。
消化不良脾虚不运气阴两伤脾虚气弱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腹痛、黏液脓血便反复发作8年,加重1月余。腹部脐周时有疼痛,大便每日2~3次,稀便,有黏液脓血,时而手足汗出,纳食少。舌暗,边有瘀斑,苔白腻,脉弦滑。舌暗红,有瘀斑,苔白腻,脉弦细。舌暗,边部瘀斑减轻,苔薄白腻,脉弦细。
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弱湿热下注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三十余岁,少寐、羸瘦、形寒,病程二月。尸注病,腹痛撑胀,气逆便薄,外寒不暖。脉迟,苔澹黄。经事不准。患者曾抚亡者之首,病由尸气所致。
尸注病外寒不暖气逆便薄腹痛撑胀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男性。心下胀满不舒,按之痛,饥饿时痛重,烧心,病程3年。胃切除术后,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残留胃炎、吻合口炎。面色萎黄,舌苔薄黄,脉弦细。主诉为心下胀满、烧心,病史提示胃功能受损,病因与术后胃气失和、胆汁反流有关。
胃胀满烧心口干胃功能受损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咳嗽、痰中带血1年,近1周吐血量增多,痰绿腥臭,咽喉燥痒,午后发热,两颧红,盗汗,口干少津,脉虚芤而数。中医诊断为阴虚火旺,灼伤肺络。望诊见两颧红,舌红少津。闻诊有痰腥臭。问诊见午后发热、盗汗、口干。切诊见脉虚芤而数。
肺结核阴虚火旺肺肾阴虚灼伤肺络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胸腔满闷,腹痛,呕恶酸臭,中脘痞满,叩如空鼓,不欲饮食。脉弦涩,舌质偏红,舌苔黄腻。诊断为食饮郁滞,脾气乏运,升降失司。
食积停滞脾气不运气机阻滞四肢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男性。主诉胁肋胀闷隐痛,持续半年余。病史中提及去年患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经治疗后痊愈,春节后出现胸胁胀闷、口苦口干、恶食油腻、腹胀、嗳气、纳差、便溏等症状。中医诊断为胁痛,证型为脾虚肝郁,兼有郁热。望诊未明确描述,闻诊未提及,问诊显示症状及病史,切诊未明确描述。
胁痛肝郁脾虚郁热
查看详情 →
男,48岁,头晕,头部昏沉,睡眠质量差,怕热多汗,性情急躁易怒,大便干。肾水亏虚,肝阳上亢,水不涵木。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尺部重按无力。
高血压肾水亏虚肝阳上亢水不涵木
查看详情 →
患者腹痛不时举发,脉形沉滞,舌苔白腻。寒邪郁于气分。面色晦暗,舌苔白腻,脉沉滞。腹痛,便解未畅。邪滞未能尽化。
腹痛寒邪郁结便解不畅邪滞未化
查看详情 →
女性,25岁,停经65天,腰酸、小腹坠痛,阴道少量鲜红流血,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舌质正常,脉滑而无力,尿妊娠试验阳性,病因孕期跌仆致气血紊乱,病机气乱则胎失所系,血乱则胎失所养,冲任不固。
胎动不安气血紊乱冲任不固腰酸腹痛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男性,主诉胃痛2年,餐后胃脘部不适。病程较长,体重下降。胃脘部隐痛,喜温喜按,呃逆气多,饮食受限,大便质稀不爽。舌质偏暗,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型气滞寒凝血瘀。见胃脘部隐痛、喜温喜按、呃逆、便溏、舌暗、脉沉细等症。
胃痛气滞寒凝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胃脘痛伴烧心吞酸1年,痛如刀割,饥饿痛,进食缓解,大便秘结,3日1行。舌质红紫,苔白少津,脉弦滑。中医诊断心下痞,证型脾胃不和,寒热互结。舌质澹紫,白苔已退,脉沉缓。
十二指肠溃疡心下痞脾胃不和寒热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要症状包括高热、咳嗽、痰多、腹泻、烦躁、阵发性肢体抽搐、窒息、意识模糊、吞咽呛咳、两目失明、两耳失聪、腹胀、便结、睡眠欠宁、易惊、失语,病程约1年。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余邪未清,痰热阻闭。望诊见表情痴呆,口与眼睑不自主抽搐,舌苔白微厚,指纹青紫。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病史及症状描述,切诊见脉虚数,后诊脉细弱、沉细。
麻疹后肺炎余邪未清痰热阻闭四肢抽搐
查看详情 →
女,成年,水肿9个月,腹部饱胀,夜尿多,脉细弱,舌白滑,脾肾阳虚,湿聚中焦,脾肾阳虚兼夹湿气,气血不足,脾阳不振,水湿不运,肾阳不足,二便失常,脉缓,苔滑,脾湿,肾气不固
水肿病脾肾阳虚湿聚中焦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月经周期正常,经量多,有血块,经期7~12天。经期伴发热、心烦、头晕、眼花、腰腿酸痛、全身无力、睡眠不佳、食欲差。白带色黄稠。面黄少华,舌苔薄白,脉虚弱。辨证为脾肾两虚,阴虚血热。
月经过多脾肾两虚阴虚血热血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女性。主诉打嗝、大便黏滞不爽多年,伴随腰酸痛、双下肢乏力、头蒙头晕、气短、脚肿。中医诊断为胃肠气机不畅,浊垢留滞。舌紫暗,苔白腻,脉沉,尺脉不足。病程多年,症状持续存在。
胃肠功能失调浊垢留滞气机不畅脾虚湿盛
查看详情 →
男,12岁,高度水肿,腹部膨隆,腹水征阳性,阴囊肿胀,面色皖白,神疲气促,眼睑虚浮,喜暖怕冷,纳差,大便溏泻,舌澹红,苔白,脉沉无力,尿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3g,水肿8个月,中医诊断水肿,病机为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肾病综合征脾肾阳虚三焦气化失常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十八岁女性,月经未见,贫血。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提及,病因病机未描述。面色苍白,舌质淡,脉细弱。主要症状为月经未见,病程未提及。问诊提示月经异常,切诊提示脉细。
月经未行贫血养血活血
查看详情 →
患者舌红苔薄,脉弦细而滑。舌红苔腻,脉弦中带紧。舌绛少津,舌绛苔干。肝肺中热郁。心脾热盛。
咽痛咳嗽舌绛脉弦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