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心悸阵发20年,现感心悸,偶发心胸疼痛,疲乏无力,颜面浮肿,口黏,纳差,胃胀,大便黏滞,眠差。舌暗红,苔薄白,脉沉弦。既往史有高血压、冠心病、阵发性心动过速。辨证为瘀血阻滞,心络闭阻。
心悸瘀血阻滞心络闭阻疲乏无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岁零3月,男性。发热,微咳,流清涕,大便溏泻带白冻,小便短黄。舌澹红,脉浮数。初诊诊断为感受时邪,表里不清。二诊出现头面水痘,皮肤发痒,夜间烦躁惊惕,咳嗽,两目多眵,大便溏薄,小便短黄。舌尖红,脉浮数。诊断为风邪湿热从肺卫而透,发为水痘。
水痘风热湿热肺卫不清表里不清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主诉盗汗3月余。病程3月,伴有低热、胸闷、胁胀、头晕、鼻腔干燥、手足心热。中医诊断为盗汗,证型为肾虚肝郁证。望诊见舌质黯红,少苔。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盗汗多发于前半夜,绝经10年,有胸闷、胁胀、头晕、鼻腔干燥、手足心热。切诊见脉细弱。
盗汗肾虚肝郁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3岁,男性。主诉胃中鸣响如振水声反复发作半年。症状包括多饮水加重,嗳气,泛酸,大便先硬后溏。舌象澹红,苔薄白。脉象弦弱。中医病名为胃鸣,证型为肝脾不和证。病因病机为肝气疏泄太过,横逆犯脾胃。
胃鸣肝脾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主诉腹胀水肿。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鼓胀,证型湿热蕴结肿胀。病因病机为湿热蕴结。望诊面色澹黄而晦,目睛微黄,舌红,苔薄黄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腹胀、小便量少而黄、口苦。切诊脉弦细数。
肝硬化湿热蕴结鼓胀水肿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3岁。主诉左乳肿块渐大,术后化疗放疗后出现面色萎黄,口苦咽干,精神食欲差,恶心欲呕,形体消瘦。舌红苔薄白,脉细。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脾胃不和,后期辨证为气血亏虚,痰毒内结。四诊见舌红苔薄白,脉细。
乳腺癌肝郁脾虚气血亏虚痰毒内结
查看详情 →
77岁男性,主诉尿蛋白及血肌酐升高,病程半年。面色不华,舌质黯红,脉细数。中医辨证为脾肾亏虚,气血不足,湿浊瘀毒蕴阻。肾功能异常,肌酐清除率降低,B超示双肾缩小。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减少。
慢性肾炎肾衰脾肾亏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女,68岁,反复咳嗽15年,喘促6年,加重5天。咳嗽,喘促,活动后明显,胸部膨满,胀闷如塞,痰色白质黏,头晕乏力,四肢欠温,口苦,口中黏腻,纳差,小便频色黄量少。舌体胖大,舌质暗澹,舌苔白滑微腻,脉浮紧。中医诊断肺胀,证型外寒里饮,肺失宣降。病机肺叶胀满,不能敛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外寒里饮肺失宣降痰白质黏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血便反复发作3年。舌澹苔白润,脉缓无力。辨证为脾虚肝郁。病属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符合中医“痢疾”休息痢范畴。症见精神不振、倦怠消瘦、纳呆腹胀、腹痛腹泻、脘闷胁痛。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气弱肝郁气逆休息痢
查看详情 →
61岁男性,贲门癌术后3月余,胃脘胀痛,泛酸,口干口淡无味,饥不欲食,头晕乏力,气短自汗,便溏,舌质红苔白厚腻,脉弦细无力。辨证为气阴两虚,毒瘀交阻,胃失和降。二诊见食欲增加,精神好转,胃脘偶胀满喜温喜按,口淡无味,神疲肢冷,大便不成形,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辨证为脾胃虚寒,胃失和降。三诊见胃脘胀满喜温喜按,泛酸消失,纳食增加,大便成形,乏力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贲门癌术后气阴两虚毒瘀交阻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12岁男性患者,主症为双下肢紫癜呈片状,对称分布,伴有神疲乏力、面色苍白、食欲不振。舌质澹黯,舌尖红,舌苔薄白,脉沉。中医诊断为紫斑,证型为气不摄血。病程二月,血常规正常。
过敏性紫癜气不摄血脾虚统血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3岁。主诉腹痛、消化不良、大便溏泄、食量较少,伴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多。舌苔薄白,脉象缓迟。中医诊断中宫寒湿,病因病机为寒湿内盛,脾失健运,痰湿内生。舌质澹红,脉象虚弦。病程较长,因过劳损气诱发宿疾,中气不足,脾肾阳虚。
消化不良腹痛大便溏泄寒湿
查看详情 →
患者23岁,女性,主诉气短、无力、行路易摔跤、劳累发热、大汗、恶心呕吐、体重减轻、面色变黑、腹痛泄泻、月经淋沥不净、头晕耳鸣、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心中慌乱、四肢阵发性冷热麻、毛发脱落、神倦、目懒睁。舌质灰黑枯干,脉沉细尺微弱。中医辨证为五脏虚损,重在脾肾,中阳虚衰,胃气上逆。
五脏虚损脾肾亏虚中阳虚衰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男性,主诉发热、恶心呕吐、腹部胀满、黄疸、腹水。病程月余。中医病名:黄疸,证型:阴黄证。病因病机:脾胃素虚,劳累饮食内伤,误用苦寒之品,致脾胃虚损,湿从寒化,寒湿内聚,阻滞气机,肝失疏泄。望诊:面目及全身皮肤重度黄染,舌苔厚腻。闻诊:无明显描述。问诊:精神不振,纳差腹胀,小便黄赤而少,大便溏软。切诊:脉沉弦细。
重症肝炎阳黄证阴黄证脾胃虚损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午后发热半年余,病程半年。主要症状为低热,体温38℃左右,午后发作,先恶寒后发热,汗出热退,伴咽痛及右侧胸背部疼痛。望诊见面色晦暗少华,舌质紫暗,边尖有瘀斑。切诊脉浮涩。中医诊断为瘀血发热。病因病机为瘀血阻滞,气血不畅。
瘀血发热血瘀正虚舌紫暗
查看详情 →
女,44岁,月经量多,行经日久,心慌气短,身倦乏力,腰酸腿软,易出虚汗,睡眠较差,血红蛋白90g/L。功能性子宫出血。心脾不足,冲任不固。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细弱。问诊见月经异常,病史半年,情绪诱因。脉象细弱。
功能性子宫出血脾肾两虚冲任不固心脾不足
查看详情 →
55岁男性,口角向右歪斜,语言謇涩4个月,舌质黯红苔澹黄腻,脉弦滑,高血压病史10年,中医诊断为中风恢复期,辨证为风痰瘀阻,肝郁脾虚,病机为肝阳化风,夹风痰上扰清窍,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利,痰湿困脾,中气不足,清阳不升,脾虚不能温养四肢。
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肝郁脾虚肝阳偏亢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双膝关节疼痛、红肿发热,累及双踝、腕关节,病程1个月。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属湿热之邪入侵,痹阻关节经络。望诊见面色无华,舌红,苔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口干喜冷饮,食少纳呆,大便溏,排便不爽,乏力,动则心悸气短。切诊见脉滑数。
风湿热痹湿热内蕴气滞血瘀脾虚湿困
查看详情 →
女,43岁,腰膝酸软,小腹坠胀冷痛,尿频,尿急,尿痛,周身无力,畏寒,手足冰冷。病程10余年,近2年加重。膀胱湿热。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迟。尿常规示白细胞3~5,中段尿培养细菌数>104/L。
慢性肾盂肾炎膀胱湿热肾阳虚尿频尿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主诉全身紫斑、牙龈出血四月。中医诊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辨证中气不运,肺胃不降,气滞血瘀。舌苔白薄腻,脉细濡、稍滑、关寸略大。病情演变中舌苔白腻,脉细濡、稍滞、关寸大,脉细濡、稍涩、关寸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气血双虚脾虚胃弱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