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3岁。主诉头痛10年余,伴心烦失眠、心悸易惊、昼夜多汗、耳鸣目眩、颜面烘热、全身关节疼痛、腰背酸痛怕冷、小腹痛、白带多。舌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厥阴头痛,属心肝失调,寒热错杂,虚实互见。
厥阴头痛心肝失调寒热错杂虚实互见
查看详情 →
患儿2岁,男性,主诉腹部逐渐增大,夜哭不止,食欲亢进,身体消瘦,大便不成形,常有不消化食物,伴轻度咳嗽。面色枯瘦,舌苔白腻夹黄,腹部膨隆,四肢消瘦,皮肤干燥,脉滑细而数。诊断为疳积。病机为乳食不节,损伤脾胃,食滞中焦,积滞化热,耗伤津液,脾虚气血不足,形体失养。
疳积胃滞脾虚气机不畅食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三十五岁,腹痛有形,兼下血,面色萎黄,口干不渴。脉弦涩。瘀血内阻,气虚不能统血。舌象未提,声音气味未述,病程未明。
瘀积腹痛下血面色萎黄口干不渴
查看详情 →
张某,男,35岁,头痛,发热恶寒,流鼻涕,咳嗽,全身困痛,无汗,病程未提及。风寒感冒证,病因病机为风寒之邪突袭机表,正邪相搏,肺失宣发。面色正常,舌苔薄白,脉浮紧。声音正常,无特殊气味。症状包括头痛、发热、恶寒、流涕、咳嗽、全身困痛、无汗。脉象浮紧。
风寒感冒恶寒发热无汗全身困痛
查看详情 →
8个月男婴,腹泻1个月余,大便稀、色青绿、蛋花样,夹不消化乳块,食后即泻,腹软,小便量少,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唇澹白,指纹澹白微红,舌质澹,苔薄白。辨证为脾胃虚寒型腹泻。
腹泻脾胃虚寒便稀色青绿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6岁。发热,体温38.7℃,头晕,胸闷,心烦急躁,恶寒,周身酸痛,咽痛口渴,夜间失眠。面部青暗,口鼻苍白,舌绛起刺,苔根厚黄干,咽喉肿痛白腐,呼吸急促,口干欲饮,谵语,小便赤少,大便三日未行。手脉沉涩弦细数。诊断为温邪蕴热,内闭于肺,气营两燔。二诊见遍身温疹,身热略退,神志渐清,心烦渴饮,口唇鼻梁苍白,舌绛如朱,尖部起刺,根部焦黄,大便不通,小便赤少,咽喉肿痛白腐,胸闷呼吸急促。三诊见脉弦滑濡滑,身热渐退,舌苔黄,尖部起刺减,面部青暗退,咽红肿愈。四诊见身热退净,皮肤脱屑,体温正常,二便自调。诊断为养阴生津,兼去余邪。五诊见诸恙皆安,皮肤脱屑净,饮食睡眠二便如常。
烂喉痧温毒蕴热气营两燔火郁渐解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0岁,男性。反复倦怠乏力并鼻衄10年,加重1周。乏力、盗汗、腰膝肢软、口干便秘、五心烦热。舌质澹红,苔少或薄,脉细数。中医诊断为虚劳,证型为气血两虚、肝肾阴虚。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阴血不生,虚火上扰。
再生障碍性贫血肝肾阴虚气血两虚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婚后3年未孕。月经不调,月经后期,量少色暗,带下黏稠,腰酸乏力,面部烘热,颈部粗大,甲状腺肿大,子宫发育偏小。脉弦细略数,舌红苔薄腻。证型为湿浊凝滞,结而成痰,病延日久,阴分已亏。病因病机为痰热互结,湿热下注,损及肾阴。
甲亢不孕痰热互结肾阴亏虚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男性。主诉颜面、胸部、背部痤疮11年。痤疮表现为红色丘疹、脓疱、褐色结节,面部凹凸不平。腹部中脘、气海、关元、天枢、背部膀胱经拔罐色紫黑,触之冰冷。中医诊断为痤疮,辨证为外火内寒(火包冰)。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明确,病程11年。脉象未提及。
痤疮外火内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7岁,男性。主诉为胃部不适,呕吐胃内容物并伴有硬质渣子。病程较短,约1天。中医病名为食滞积聚,证型未明确提及。舌质淡红,苔白腻中间微黄,脉沉细无力。上腹部压痛,可触及硬质包块。
胃柿石症食滞积聚心口痛恶心
查看详情 →
3岁男童,食欲不振,面黄肌瘦,夜眠不佳,多饮多尿,经常发热,大便时稀时干。舌质较红、苔白垢,脉细弱。证属脾虚食滞。
脾虚食滞食滞内热疳积舌红苔垢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主要症状为双手不能握、两足不能步、极度怕风,病程近半年。面色黧黑,消瘦,周身畏寒,双手及两脚麻木,肌肉萎缩,四肢轻度水肿,卧床月余。舌质澹,苔薄白,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沉细缓。中医诊断为痿病,病机为阳气亏虚,寒湿阻滞。
痿病阳气亏虚寒湿阻滞肌肉萎缩
查看详情 →
27岁,产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按喜揉,恶露量少,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怔忡,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气血两亏所致产后腹痛。舌淡,质稀无块,面色苍白,脉细弱。
产后腹痛气血两亏恶露量少面色苍白
查看详情 →
孙某,23岁,面黄肌瘦,夜读失眠,白天精神不振,只饮水,间吃水果,米、面、荤、蔬不沾唇,大便7天1次,月经近半年未来潮,情绪易激动,疑心重,怀疑食中有异物,舌质澹红而润,脉弦细带涩。思则气结致脾运失常,胃纳受阻。病因包括娇养成习、情绪变化、思虑伤脾。
神经性厌食脾运不健胃纳受阻思虑伤脾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进食生冷食物后1小时出现呕吐清水及痰涎,吐出物为摄入食物的3倍,病程3年。舌澹,苔白,脉滑。证属痰饮内阻、胃失和降。病机为痰饮水邪阻塞胃腑,胃冷脾不运化,停水积饮上逆呕吐。
慢性胃炎痰饮内阻胃失和降舌淡
查看详情 →
患者20岁女性,右下肢触电样灼痛持续半个月,行路蹒跚,阴雨天疼痛加重,劳累或活动后剧烈。第三、四腰椎右侧及环跳穴压痛明显,放射至胭窝、小腿外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舌象未提,脉象未提。中医病名为筋痹,证型属肝肾不足、气血瘀滞,病因病机为肝肾亏虚,筋脉失养,气血运行不畅。
筋痹肝肾不足血瘀阴雨痛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主诉痛经反复3年余,以经前疼痛为主。痛经伴经血紫暗有血块,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经前乳胀,白带偏多色黄有臭味,时有阴痒。舌象正常,脉象细弱。诊断为痛经,辨证为肝脾郁滞,瘀血阻滞胞宫。
痛经肝脾郁滞瘀血阻滞肾虚宫寒
查看详情 →
女,31岁,月经稀少,经期小腹及腰部隐痛,病程2年。面色无华,唇甲淡白,性欲淡漠,腰酸肢麻。舌淡嫩瘦小,舌下络脉细紫,脉沉细。证属肝肾亏虚,气血双亏。
月经稀少肝肾亏损气血双亏胞宫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面目浮肿,时肿时消,病程七八年,睡眠不好,饮食不多,大便或闭或泻,精神欠佳,腰部作痛,面色晦暗,口舌干燥。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不能制水,水气上泛。望诊见面色晦暗,舌象未提及。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睡眠不佳、饮食少、大便不调、精神欠佳、腰痛。切诊见脉象缓弱无力。
脾肾阳虚水气上泛面目浮肿脾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3岁,女性。主诉为五年前开始出现黎明腹痛、稀溏便,每日2~3次。舌质澹,苔白腻,脉沉迟。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所致五更泄泻。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运化失职,寒湿内生。望诊见舌质澹、苔白腻。闻诊未提。问诊描述腹痛、稀溏便。切诊见脉沉迟。
五更泄泻脾肾阳虚舌质淡苔白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