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辛+口干

患者哮喘病程8年,对异味气体过敏,吸气困难,胸部逼闷,不能平卧,咽喉口舌干燥而不欲饮水,动则喘甚,夜寐不安,纳便尚可。舌澹胖有齿痕,苔薄黄,脉细弱。中医诊断为哮喘病中的寒热错杂证。
口干哮喘寒热错杂痰凝
查看详情 →
刘某,女,75岁。头痛,头晕,头重如裹,神疲,嗜睡,纳差,胃中嘈杂不适、时有疼痛,口干,精神萎靡,面色萎黄。舌质淡暗,苔稍白腻,脉缓。中医诊断为头重,嗜睡,病因为湿邪困脾。舌体正常,舌质淡暗,苔稍白腻。脉缓。病程未明确。
口干头痛头晕湿邪困脾
查看详情 →
女,61岁,咳嗽半年,咽痒咽干,咯白痰,夜间咳甚,胃纳欠佳,夜寐欠安。舌苔薄腻淡黄质暗红,脉细。中医病名属咳嗽,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详。舌象为薄腻淡黄质暗红,脉象细。
口干咳嗽肺虚有火咽干
查看详情 →
男,54岁,左侧偏头痛史20余年,时作时休,工作疲劳时发作频繁,头痛剧烈时伴有双手抽搐,头晕、头重、脚轻、少寐多梦,大便不爽,口干喜饮茶水。舌质红,苔薄白偏燥,脉沉弦。血管神经性头痛,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口干偏头痛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女性,主诉受凉后出现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病程较长,治疗无效。咳嗽咳大量白色泡沫痰及少量黏痰,咳甚胸闷,口干不喜饮,晨起或受冷空气刺激时鼻塞流清涕,纳减寐差。舌质微红,苔白微腻,脉弦滑、寸浮。两肺呼吸音清,X线胸片示两肺纹理粗乱。中医诊断为表寒未解,入里化饮,郁而化热。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内有水饮,郁而化热。
口干感冒肺寒饮邪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主诉甲状腺癌术后近2年,锁骨上淋巴结、肺、骨转移5个月。神疲乏力,咽痒,咳嗽,发音不扬,口干,颈项不适,右侧偏头痛。舌偏红,苔薄,脉细。中医诊断石瘿术后,证属气阴两亏,余毒旁窜。病程较长,病位涉及锁骨上、肺、骨等多处。
口干甲状腺癌气阴两亏余毒旁窜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周身关节疼痛10余年,手指关节疼痛为甚,晨起手指僵硬,活动后减轻,近端指关节肿大变形,胸闷心慌,失眠多梦,大便干,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数。中医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辨证为气阴两虚,风湿痹阻。舌象舌红少苔,脉象脉细数。
口干类风湿关节炎气阴两虚风湿痹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女性。主诉失眠5年余。主要症状包括入睡困难、易醒、心烦、身热汗出、心悸、口苦、口干、小便黄、大便稀。舌淡,苔薄白相间,脉弦滑。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痰热内扰证。
口干失眠肝郁脾虚痰热内扰
查看详情 →
65岁,口干2年余,饮一溲一,小便清长,面红如妆,目赤,眠差多梦,易醒,易上火,大便不爽,进食寒性食物则腹泻,易怒。舌嫩红少津,舌下脉络迂曲粗,脉沉细,寸旺。阴火,阳虚火浮,相火不密。舌淡嫩少津,苔少,舌下脉络粗,左脉弦,沉取乏力。舌嫩,苔薄,舌下脉络粗,脉滑数。
口干阳虚火浮相火不密舌嫩
查看详情 →
陈某,男,38岁。主诉偏头痛3年余,反复发作,左侧右侧交替,情绪不佳时发作。伴随头晕腰酸,胸闷不舒,口干,入夜难寐。舌边稍红苔薄白,脉弦数。诊断为肝经风火头痛。证属肝经风火头痛。病因病机为肝经风火上扰。
口干偏头痛肝经风火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59岁男性,头晕2个月余,加重5天。高血压病史20余年。舌红,苔薄黄,脉弦缓。眩晕,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头晕伴视物旋转、头沉、头胀、目干、耳鸣、口干欲饮温水、口苦、心烦易怒、盗汗、疲乏、入睡困难、多梦、夜尿频。舌红少津,苔白腻,脉弦缓。舌红,苔薄白,脉弦缓。舌红,苔白滑,脉弦缓。
口干眩晕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68岁男性,右侧头痛4天,伴发热1天,恶风,口干,睡眠欠佳,小便色黄。舌质暗红,少津,苔薄黄腻,脉浮弦数。中医诊断为风热上扰,窍络失和。舌象暗红少津,苔薄黄腻,脉浮弦数。
口干血管神经性头痛风热上扰窍络失和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反复扁桃体肿大化脓5年,再发1月余。左侧扁桃体肿大如橄榄,伴片状化脓,咽无疼痛,有异物感,口腔溃疡,易上火,烦躁,上腹不适,流涎,四末冷,大便溏。舌淡胖大嫩,苔薄黄腻,脉沉滑。诊断为阴火,证型为阳虚火浮。
口干扁桃体肿大阴火阳虚火浮
查看详情 →
女,11岁,声音嘶哑,咽喉不利似有物阻,咽肿时痛,病程5年,反复发作,扁桃体色淡红,口干欲饮水,大便干结,手足不温,时时低热,舌质淡红,苔薄白略腻,脉沉,辨证为寒痰夹郁热证
口干扁桃体炎寒痰夹郁热咽肿
查看详情 →
患者6岁,男性。主诉为水疝,病程2年。症状包括盗汗、口干、晨起咽干、大便干结、四逆、面白,易反复感冒。舌苔白,根腻。脉象细弦。辨证为六经属太阳、太阴、阳明合病。
口干水疝盗汗大便干
查看详情 →
女,67岁,乏力,颜面、下肢浮肿,按之凹陷,腰痛,口干,口苦,畏寒,食少,小便频数,大便时溏,尿蛋白++,潜血++,肾阳不足,面色苍白,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畏寒,乏力,浮肿,小便频数,口干,食少,大便溏,腰痛
口干慢性肾小球肾炎肾阳不足浮肿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男性。主诉胃痛数年,喜热饮、喜温按,食白薯后作酸,近因食辣加剧,伴口干、心烦、咽痛,大便溏薄。舌红多津,脉细数。中医诊断为寒热错杂之胃脘痛。病程较长,属寒热错杂证,病机涉及脾胃虚寒与内热互见。
口干胃痛寒热错杂痔疮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阵作心悸胸闷10年,加重伴晕厥一次。面色苍白,舌暗、舌尖瘀斑瘀点、苔白,脉沉细缓。中医诊断心悸,证型阳虚血瘀。病程10年,伴乏力、胸闷痛,血压150/90mmHg,心率50次/分,经期不规则。
口干心悸阳虚血瘀面色苍白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胸膺部作痒,干咳少痰,咳声重浊,口鼻干燥,咽痛,时感恶心。舌红,苔薄白少津,脉浮细。外感风寒,营卫失调,肺卫郁闭,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作咳。当秋凉燥当令,肺卫郁闭化热,肺热内蕴,化热不久。
口干咳嗽肺热咽痛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右侧颜面麻木,口眼歪斜,右半身活动受限,步履迟缓,语言謇涩。中医诊断中风。证型气虚血瘀,脉络瘀滞。脉象沉弦,后转沉迟,再转沉略数。舌象澹,苔白微腻,后转苔薄白。
口干中风气虚血瘀脉络瘀滞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