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6岁。主诉头痛反复发作,病程8年。头痛遇风寒加剧,痛势胀重,伴恶心,偏于前额及眉棱骨。舌质红、苔薄白而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头痛,辨证为风寒湿邪侵袭,阻遏清阳,久痛入络,瘀阻气血。病因为风寒湿邪夹杂,病机为寒湿化热。
头痛风寒湿邪瘀阻气血寒湿化热
查看详情 →
王某,女,52岁。主诉全身肌肉关节疼痛、肢软乏力,肌肉萎缩,体重减轻,饮食少,口干不欲饮,眠差。舌红、苔白,脉细。中医诊断肌痹,证属肾气亏虚,下元不藏,虚火上泛。二诊舌澹、苔薄黄,脉沉细。三诊舌澹、苔薄黄,脉沉细。四诊舌澹、苔黄腻,脉细弱。
多发性肌炎肾气亏虚虚火上泛肌肉萎缩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3岁。主诉头痛1年,两侧局部疼痛,有搏动感,持续性,头部恶风畏寒明显,双手冰凉,舌红少苔,脉弦细。中医病名头痛,证型少阳夹风,病因病机为少阳经气不利,风邪侵袭。望诊见舌红少苔,切诊见脉弦细。问诊见头痛持续,恶风畏寒,纳可,寐一般,二便调,双手冰凉。闻诊未提及,舌象为舌红少苔,脉象为脉弦细。病程1年。
头痛少阳夹风肝胃不和舌偏红
查看详情 →
男,46岁。嗜睡1年余。形体肥胖,血压高。神倦,嗜睡,鼾声呼响,口干,口气重,干咳。舌苔灰腻,脉弦缓。肥人多痰,湿蒙清窍,心神不振。体征见舌苔灰腻,脉弦缓。辨证为痰湿内盛,清窍被蒙。
嗜睡痰湿困脾心神不振舌苔灰腻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女性,主诉崩漏、头痛、浮肿、纳呆、失寐、惊悸、气短、肢软、腹冷、恶寒、身痛、面色苍白、形容憔悴。舌质澹,苔白滑,根部微腻,脉沉而微细。中医诊断为太阴少阴证崩漏。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阴寒内盛,冲任不固。病程较长,长期大量失血,病情反复。
崩漏脾肾阳虚阴寒内盛冲任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男性。主诉左侧颈肩部、上肢麻木疼痛不适1年,加重1个月。病程1年。中医病名项痹,证属气滞血瘀。舌质暗紫,脉弦紧。左侧颈肩部肌肉僵硬,压痛明显。左侧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头顶叩击试验阳性。颈椎活动度受限。
项痹气滞血瘀舌质暗紫脉弦紧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胃脘食后作痛五个月,伴两胁胀满、食欲差、心悸、双下肢酸胀浮肿一月,偶咳嗽有痰。舌苔白厚,脉沉缓,下肢浮肿(+),双肺呼吸音粗,可疑干鸣音。中医诊断为胃脘痛、咳嗽、喘证。病机为脾虚湿困,肺气失宣,痰饮内停。望诊见舌苔白厚,闻诊见双肺呼吸音粗,问诊见食欲差、咳嗽有痰,切诊见脉沉缓。
胃炎慢性气管炎肺心病心功能不全度
查看详情 →
61岁女性,主诉两手清冷,肤色苍白,接触冷水加重,病程较长。中医病名属雷诺病,证型为寒凝血瘀,气血失调。舌苔少,舌质澹隐紫,寸口脉细。舌苔薄黄,舌质暗,脉细。舌苔黄,舌质暗,脉细弦。舌苔薄,舌质暗,脉细。舌质暗红,舌苔薄黄,脉细弦。
雷诺病寒凝血瘀气血失调肢端青紫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男性。主诉咳嗽8年余,冬重夏轻,今又感寒10余天。症状包括咳嗽、气喘、咳吐稀白痰、喉中有水鸡声、夜晚加重、不能平卧、背部恶寒。面色黧黑,舌苔水滑,脉弦。中医诊断为痰饮郁结,肺气上逆。病因病机为寒邪扰肺,肺失宣降。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上逆痰饮郁结寒邪侵袭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主诉头痛间断发作2年,加重10天。中医诊断风热之鼻渊头痛。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脉弦紧。体形稍胖,表情痛苦。双侧巨髎穴、太阳穴压痛(+++),攒竹穴压痛(++)。病程2年,伴头昏、颈肩不适、少量黄痰、黄涕。切诊示巨髎穴、太阳穴、攒竹穴压痛。
鼻渊头痛风热证头痛加重头昏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3岁。主诉周身关节酸痛,手指及膝关节肿胀变形,病程4年。中医诊断痹症(虚痹),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症状包括关节肿胀疼痛、活动不便、口腔溃疡、大便干结、消瘦、行步蹒跚。舌象薄,脉细。望诊见口腔黏膜多处溃疡,舌边有小溃疡。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关节肿胀变形、疼痛、活动受限、口腔溃疡、大便二日一解、纳呆。切诊见脉细。
痹症虚痹类风湿关节炎气血两虚风寒湿邪
查看详情 →
4岁女性患者,呕吐夹蛔虫,头痛,胸胀膨胀,按之灼热且痛,面黄不华,苔白,脉数。中医诊断为胃中蓄热,蛔虫不安于宫,扰动上膈致吐。望诊见面黄不华,舌苔白。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呕吐、头痛、胸胀、腹痛。切诊见脉数。
呕吐蛔虫证胃热胸胀
查看详情 →
男,脐腹胀痛两周余,形体消瘦,脉弦迟细,苔白中心黄,腹部可触及肠管样索状物,有压痛,肠鸣音亢进,大便稀糖,蛔虫卵20-30,中医诊断蛔厥,病因病机为胃肠寒热失调,蛔虫扭结阻滞气机,证属寒热夹杂,虚实并见。
蛔厥寒热夹杂虚实并见腹痛
查看详情 →
62岁男性,主诉肝转移、肺部肿物。面色萎黄灰暗,畏寒,食生冷冷彻心脾,腰困如折。脉沉细微,舌淡紫无苔,齿痕。辨证为病由劳倦内伤,痰湿中阻,肾气大虚。
胰腺癌肝转移肾气虚痰湿阻
查看详情 →
3岁男童,反复哮喘2年,半月前复发,咳嗽喘憋,不能平卧。面黄体瘦,多汗,轻度喘咳,喉中痰鸣,纳减。舌淡红,苔薄,脉细滑。听诊两肺哮鸣音。外感风寒,肺气不降;脾肺气虚,中气下陷。
哮喘脱肛肺气不降脾肺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5岁,女性。主症为行经时头痛,自太阳穴连至前额及巅顶,伴微恶寒、遍身疲倦,经行后缓解。病程十余年。中医病名为行经头痛,证型为气血两虚,冲任失调,寒凝瘀阻,经络不通。望诊见面色容色不佳,舌质暗红,苔白。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经行头痛规律性发作。切诊脉象沉弱。
行经头痛气血两虚冲任不调寒凝瘀阻
查看详情 →
男,60岁,高血压,左手麻木,语言不清,下肢风湿困痛,病程较长。中医病名中风,证型肝经病变,阴亏阳亢,肝风内动。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左手麻木、语言不清、下肢风湿困痛、舌干、气短、便干、舌齿发麻、语言障碍、面少光泽、大便干。切诊脉象左虚软、右弦硬,右弦急、左缓弱,弦大,左大右小,弦而无力,弦无力,细稍急。
高血压肝经病变阴亏阳亢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女,72岁,头痛发热、身重疼痛、胸闷不饥、午后身热、咳嗽、喘促、头目眩晕、小便不利、双下肢水肿,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水湿内停。面色淡白、浮肿,舌体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数弱。
脾肾阳虚水湿内停双下肢水肿喘促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胸闷气短3年,近1月加重,突发晕厥2次,手足冰冷。胸闷气短,心悸易惊,头晕头痛,手足发凉,四肢乏力,纳谷不香,夜眠梦多,腰膝痠软,大便干燥。舌澹黯,苔薄白,脉沉细而迟,血压80/50mmHg,心率36次/分。证属心肾阳虚,阴寒凝滞。病位在心肾。
心动过缓心肾阳虚阴寒凝滞心悸易惊
查看详情 →
肥人中风,口歪,手足麻废,痰壅盛,舌苔白腻,脉沉伏。主病为中风,证型属痰瘀阻络,病因病机为痰湿内盛,气血运行不畅。面色晦暗,舌质暗,脉沉实。痰壅盛,口眼歪斜,不能言,气虚,血虚,筋枯,遗尿,舌强失音,痰如拽锯,鼻鼾,眼瞀,手撒,遗溺。
中风痰盛血虚气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