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25岁,产后6日,右侧乳房红肿疼痛,发热恶寒,体温升高,头疼,全身酸痛,乳汁不通,痛彻腋下,精神疲惫,食欲不振,睡眠障碍。舌质淡含青,苔白厚腻,脉沉细而紧。中医诊断为产后气血俱虚,感受风寒,经脉受阻,气血凝滞。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内伤正气,气血凝滞。望诊见舌质淡含青,苔白厚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发热、疼痛、精神疲惫、食欲不振。切诊见脉沉细而紧。
产后乳腺炎气血俱虚风寒外袭经脉受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岁,主诉咳喘3月余。咳声重浊,夜间和晨起咳嗽较多,咳喘明显,汗出如洗,面色苍白,舌苔白腻,大便干而难行,2~3天1次。证型为气虚夹滞证,病机为久病气虚,夹痰夹滞,成虚中夹实之证。面色苍白,咳声重浊,喉间有痰声,舌苔白腻,大便干而难行。脉象未提及。
迁延性肺炎气虚夹滞证咳喘汗出如洗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发热,晚间明显,恶寒,畏寒肢冷,头痛腰痛,咽痛,有汗出,神疲乏力,腿软,饮食不香,夜寐不佳。舌淡,苔薄白。脉浮细。中医病名为外感病,证型为肾阳不足,复感外寒,属太少两感证。病因病机为肾阳不足,复感外寒。舌淡润不渴,苔薄白。脉细。
肾阳不足太少两感营卫不和阳虚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左侧胸胁痛,翻身加剧,咳嗽,低热,盗汗,胸中痞闷不舒,胁痛难忍,卧则难起,低热不扬,咳嗽不畅,胃纳不甘,脉沉弦,苔薄白。中医病名肝着,证型肝气郁滞、血瘀经络。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导致胁肋疼痛及肺气不宣。望诊未见明显异常,闻诊无特殊,问诊提示症状复杂,切诊脉沉弦,苔薄白。
肝气郁滞血瘀经络胁肋疼痛胸痞满闷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咳嗽反复发作30余年,症状逐年加重,换季或感冒时加剧。刻诊见胸闷气促,咳喘难安,呼吸困难,夜不能平卧,动则气喘,口唇发绀,痰稀量多,纳少便溏,腰酸尿频。舌晦暗苔白滑,脉沉细,右寸滑,尺弱。中医辨证为脾虚痰阻,肺肾两虚。
咳嗽肺气肿肺肾两虚脾虚痰阻
查看详情 →
14岁女性患者,主诉手足发凉、多汗、畏寒喜暖、头昏头痛,病程2年。中医病名无脉症,证型阳虚血弱型。病因病机为阳气不足,不能温煦经络,心气虚,血脉动力不足,胃气虚,营血亏虚,脉见细弱,甚则沉伏欲绝。面色澹白,舌质澹红而润,右脉沉细弱无力,左侧脉搏触不到。
阳虚血弱无脉症手足发凉心悸气短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主诉甲状腺癌术后近2年,锁骨上淋巴结、肺、骨转移5个月。神疲乏力,咽痒,咳嗽,发音不扬,口干,颈项不适,右侧偏头痛。舌偏红,苔薄,脉细。中医诊断石瘿术后,证属气阴两亏,余毒旁窜。病程较长,病位涉及锁骨上、肺、骨等多处。
甲状腺癌气阴两亏余毒旁窜咳嗽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8岁。主诉胃脘隐隐胀痛,痛多胀少,按之痛甚,怯寒喜温,腰冷,噫气泛酸,不思食,大便溏,矢气少。中医病名属胃痛,证型为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阳虚寒盛,气滞血瘀。望诊见苔薄白,闻诊无特殊,问诊见畏寒、纳差、便溏,切诊见脉弦。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气滞血瘀虚实错杂
查看详情 →
女,53岁,喘咳上气,胸胀闷10余年,复发1天。喘证,痰湿壅肺,脾失健运。舌暗红,苔白腻,脉弦滑。
支气管哮喘痰湿壅肺脾失健运胸胀闷
查看详情 →
9岁男性,主诉咳嗽缠绵数月,气喘不能平卧,反复发作,每逢天气变化或感冒则哮喘发作。面色苍白,消瘦神疲,肢冷汗多,纳差便溏,痰多色白清稀,舌淡胖有齿印,苔白滑,脉细弱而数。肺脾肾俱亏,肺虚卫外不固,肾虚不能纳气,脾虚失运,寒痰壅盛,阻塞肺络,肺失宣降。
哮喘肺脾肾俱亏肺虚卫外不固肃降失司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主诉胸痛1年余,加重3月。胸痛阵作,日发数十次,伴汗出,活动后诱发,痛止后神疲乏力,胸闷不舒,胸部隐痛,脘痞噫气,纳食欠佳,大便溏薄。面色偏黯,舌暗红,苔黄腻,脉细滑。中医诊断胸痹,证型为心脾同病,中阳不足,胸阳不振,血行瘀滞。望诊面色偏黯,舌暗红,苔黄腻。闻诊未见特殊。问诊见胸痛、胸闷、脘痞、纳差、便溏。切诊脉细滑。
胸痹心脾同病中阳不足血行瘀滞
查看详情 →
男,68岁,慢性咳嗽、气急、浮肿,病程日久。中医病名:喘证,证型:虚实并见,病因病机:中阳不振,阴寒之邪凝结不散,上凌心肺则成喘咳,下侵肌肤则为水肿。望诊:口唇紫绀,胸廓畸形,桶状鸡胸,下肢浮肿。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咳嗽气急,痰浊咯之不畅,胸闷心悸,舌苔白腻而垢,舌质淡。切诊:脉象小滑不匀,濡滑,按之乏力。
慢性咳嗽气急浮肿痰浊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0岁。腰嵴疼痛,痛在腰骶右侧,连及臀下,痛处下坠,天寒加重。舌质红,舌苔黄腻,脉细。中医病名属骨痹,证型为寒湿痹阻,久郁化热。舌质红,舌苔黄腻,脉细。寒湿痹阻经脉,气机阻滞,不通则痛,郁久化热。
强直性嵴柱炎寒湿痹阻久郁化热肾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女性。主诉慢性咳喘十余年,因感受风寒复发。咳嗽喘息,不能平卧,喉中痰鸣,咯痰色白清稀,形寒背冷,恶风喜热饮。舌苔白滑,脉细弦滑。证属痰饮内伏,肺阳虚弱,卫阳不固,外感风寒,引动肺中寒饮,肺气失于宣畅。舌苔白滑,脉细弦滑。
慢性咳喘肺阳虚弱痰饮内伏风寒外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岁10个月,女性。主诉咳嗽、喷嚏2天。现病史示流涕、咳嗽、喷嚏,体温正常。脉象浮,舌象舌尖红,苔白。既往史有鼻炎、消化不良。诊断为感冒、消化不良。辨证为风寒犯肺证。望诊见舌质舌尖红,舌苔白。闻诊未见特殊。问诊示流涕、咳嗽、喷嚏。切诊示脉浮。
风寒犯肺感冒咳嗽流涕
查看详情 →
9岁男性患者,全身浮肿,眼睑肿甚,目不能开,阴囊肿亮,腹大如鼓,腰痛,口干不欲饮,便结。舌苔白腻,脉沉迟。急性肾炎,肺气郁闭,水湿潴留,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膀胱气化失职。少腹满,腰痛,神倦无力。正虚。
急性肾炎肺气郁闭水湿潴留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张某,47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心悸、胸闷、头晕、乏力,夜间加重,病程6年。中医病名为病态窦房结综合症,辨证为心肾阳虚,阴寒内盛。舌暗淡,苔薄白,脉迟缓。
心悸胸闷头晕乏力
查看详情 →
64岁女性,左侧口眼㖞斜半年多,耳痛,咀嚼食物时食物滞留左侧且不能鼓腮吹气。舌苔白,脉沉弦。辨证风寒外客,后转为血虚络瘀、生风。
口眼斜风寒外客血虚络瘀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诉头昏乏力10年余,加重半年。主要症状为头昏、偶有黑矇、易倦乏力。中医病名心悸,证型阳虚痰瘀,病因病机为心阳不振,痰瘀内阻。舌质淡红,苔根微腻,脉小迟。四诊信息显示舌象淡红、苔根微腻,脉小迟。
心悸心阳不振心肾阳虚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3岁。主诉痛风反复发作。病程自2012年4月起,持续约1年。中医诊断痛风,证型湿热痹阻。舌淡红润,中有裂纹,边有齿痕,苔前1/2薄白腻,后1/2黄厚腻,脉左关尺沉缓有力,右脉沉无力,关尺弱。血尿酸568μmol/L,肝酶偏高。
痛风湿热痹阻脾肾阳虚肝经湿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