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胃失和

35岁男性,频繁发作性呃逆干呕1年,脘腑时胀满而痛,进食差,小便黄,大便秘。舌暗苔黄腻,脉弦。证型为湿热中阻,肝胃失和。病机为湿热内蕴,肝胃不和。
肝胃失和呃逆干呕湿热中阻脘胀满痛
查看详情 →
女,67岁,脘腹痞满1年余。肝郁气滞,肝胃失和。脘腹痞满,饭后尤甚,嗳气,纳食少,大便干燥,入睡难,多梦,晨起口干。舌下青紫,脉弦。
肝胃失和胃胀肝郁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男性,呃逆频作1周。主症为呃逆,声音洪亮,伴胸腹胀闷,矢气少作,大便不通5日。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有力。中医病名为呃逆,证型为胃肠积热、胃气上逆。病因病机为胃肠积热,胃气上逆。舌象红苔黄腻,脉弦有力。
肝胃失和呃逆胃肠积热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
产后瘀浊,淋沥未止,肝气郁结,瘀血凝结于脐旁右侧,冲脉作痛,按之如掌大,上犯作呕,下乘为泻,脾胃受损,饮食减少,肌肉瘦削,脉象弦数,舌苔薄白,肝胃失和,留瘀内阻。
肝胃失和产后瘀浊肝气郁结瘀血凝结
查看详情 →
患者病程2年,主诉胃痛时作,伴嗳气、泛酸、大便失调。舌苔淡黄腻,舌质紫,脉弦。胃镜示胃窦溃疡(S1期),充血渗出性胃炎。中医诊断为湿热中阻,肝胃失和。病机为湿热内蕴,肝气犯胃,气机阻滞。二诊见脉细,提示兼夹脾胃虚寒。三诊舌苔薄白腻,质暗红,脉细滑。四诊口稍干,右胁背不舒,脉细滑。
肝胃失和胃痛湿热中阻脾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主诉食少,腹胀,便溏,时而胁痛反复发作15年,再发1个月。既往史提示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中度)。现症见肢体困乏,两胁胀痛,齿衄,口苦、厌油,不思饮食,食后腹胀,大便溏而不爽,尿不黄。体征见肝病面容,蜘蛛痣,肝大伴触痛。辨证为湿热蕴结,郁瘀肝胆。舌澹红,苔薄微腻,脉细略弦。
肝胃失和慢性乙肝湿热蕴结舌薄腻
查看详情 →
女,55岁,血压偏高、心慌半月余,脘胀泛酸,纳食少,头晕干呕。舌红,苔腻微黄,脉弦数。证属寒热中阻,肝胃失和。
肝胃失和高血压寒热中阻头晕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反复头痛30余年,发作频繁10年。前额头痛,颈腰椎及背部酸胀,右上腹隐痛,口苦、食少。脉细数。肝郁化火,热入阳明经络,久病气滞血瘀,累及脏腑经络。心脉痹阻,胸闷气憋,气血不畅致晕厥。中医诊断为头痛(阳明头痛)、眩晕(气滞血瘀)、心痹(心阳不足)、脘胁痛(肝气郁滞,肝胃失和)。
肝胃失和头痛眩晕心痹
查看详情 →
53岁女性,主诉半夜失眠4个月,伴心烦意乱、胃胀、胃痛、胸闷、胁胀、纳少。舌暗红,少苔,脉沉。证属肝胃失和,虚火扰神。
肝胃失和失眠虚火扰神
查看详情 →
女性,37岁。胃脘疼痛、胀气、烧心1年,加重3月,伴反酸。胃脘胀满牵及两胁,剑突下及胸骨后灼痛,食后尤甚,自觉食物上冲至咽喉,遇情绪波动时加重。纳差、心烦、口干苦、疲乏、睡眠差。舌红,苔白,脉弦滑。证属肝胃失和。
肝胃失和胃痛胀气气郁化热
查看详情 →
男,32岁,便秘反复二月,呕逆食少,胸胁满闷,口苦,大便未行一周。舌苔薄白,脉沉弦。中医诊断为邪在少阳,肝胃失和。
肝胃失和便秘少阳证呕逆
查看详情 →
女,59岁,胃脘胀痛反复发作20余年,伴灼热感、食后加重、阵发性烘热、双目干涩、夜间口苦口干、睡眠差、大便干少。舌红质暗胖大,脉弦脾胃弱。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型肝火犯胃。舌红质暗,脉弦,脾胃脉弱。
肝胃失和胃痛肝火犯胃肝郁脾虚
查看详情 →
女,37岁,胃脘疼痛、胀气、烧心1年,加重3月,伴反酸。胃脘胀满,牵及两胁、剑突下及胸骨后灼痛,食后尤甚,食物上冲咽喉,情绪波动时加重,纳差、心烦、口干苦、疲乏、睡眠差。舌红,苔白,脉弦滑。证属肝胃失和。
肝胃失和胃痛胀气反酸
查看详情 →
43岁女性,胃痛呕吐4年,胃脘隐痛,饮食或油腻后发作,胃酸度减低,诊断为慢性胃炎,西药无效,胃液分析游离酸为零,舌上无苔,两关脉沉弦,诊断为神经性呕吐,辨证为肝胃失和,气郁化火,肝郁化火,胃失和降,舌无苔,脉沉弦。
肝胃失和慢性胃炎气郁化火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男性。主诉胃脘部胀痛,渐移至右下腹,伴恶心、呕吐。病程较短。中医诊断为肠痈症,证属饮食伤脾,肝胃失和,气滞食积。舌苔薄白,脉弦滑。右下腹压痛及反跳痛。
肝胃失和肠痈饮食伤脾气滞食积
查看详情 →
刘某,女,67岁。胃有肿块,食后呕吐食水或吐酸水,口不渴,大便干,心悸不安,舌苔薄而光,两脉细弦数。肝胃失和,胃酸过多。舌尖绛苔薄,两脉细弦数。
肝胃失和消化不良胃酸过多心悸不安
查看详情 →
男,59岁。食道黑色素瘤术后3个月,食后不运、胃胀、嗳气、泛酸、嘈心、大便或秘或溏。脾虚胃弱,肝胃失和,湿热痰瘀互结。舌苔黄腻,舌质黯红,脉小弦滑。舌苔淡黄腻,舌质黯,脉细滑数。舌苔黄薄腻,舌质黯红,脉细。舌苔中后部淡黄腻,舌质黯紫,脉细弦。舌苔淡黄薄腻,舌质黯紫,脉细弦滑兼数。舌苔中后部淡黄腻,舌质黯紫,脉细滑兼数。
肝胃失和食道黑色素瘤脾虚胃弱湿热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主诉胃脘疼痛、胀气、烧心1年,加重3个月,伴反酸。胃脘胀满牵及两胁,剑突下及胸骨后灼痛,食后尤甚,食物上冲至咽喉,情绪波动时加重,纳差,心烦,口干苦,疲乏,睡眠差。舌红苔白,脉弦滑。诊断为反流性胃炎-食管炎。辨证为肝胃失和。病机为情志不遂致肝气郁结,气逆犯胃,脾胃升降失调。
肝胃失和反流性胃炎肝气郁结气逆犯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男性。主诉胃脘部疼痛不适3年余,加重1年余。形体瘦弱,症状包括头晕痛、乏力、上腹部烧痛、心烦、失眠、纳差、口干喜冷饮、四肢发凉、大便干。舌象苔薄白,脉象脉细缓。证属气阴两虚,肝胃失和。中医病名属胃痛范畴。病因病机涉及气阴两虚,肝胃不和。
肝胃失和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虚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37岁男性,胃脘胀痛伴嘈杂,病程2月。胃痛,肝胃失和,气机不畅。刻下症见胃脘胀满痛,嗳气,口不苦,舌红苔薄,脉弦。
肝胃失和慢性胃炎肝气郁结气机不畅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