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脾两虚

患者年六十余,胁痛,病程短。中医病名胁痛,证型肝脾两虚,肾中亏弱,病因病机阴虚精亏。望诊面色如纸灰,舌燥硬如干荔。闻诊未提及。问诊左胁痛,痛处不可按,痛剧不可转侧。切诊脉两关俱伏,两尺极微,足冷过膝。
肝脾两虚胁痛肝肾阴虚阴虚精亏
查看详情 →
男,年龄未提及,主诉未明确,病程未提及。肝脾两虚,气阴不足。舌质红,苔薄乏津,脉濡滑,面色萎黄。
肝脾两虚气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全身皮色黧黑、精神困倦、形体消瘦、腰酸肢冷、头晕目眩、咽燥口干、大便溏薄、小便清长。中医病名为艾迪生病,证型为肾阴阳两虚,以肾阳虚为主,兼肝脾两虚。舌质澹,苔薄白,脉细数。病因病机为肾阴阳俱虚,以肾阳虚为主,兼肝脾两虚。
肝脾两虚艾迪生病肾阴阳两虚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上腹部疼痛不适。病程包括胰头癌根治术后及化疗史。现症见右上腹疼痛,脐腹局部包块硬结,触痛,腹部饱胀,大便闭结,尿黄,苔薄黄,脉细弦。辨证为肠失濡润,瘀毒内结。望诊见舌质偏红,苔薄白,舌质澹,边有齿印。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包括腹部疼痛、包块、大便情况、尿黄等。切诊见脉细弦、脉细。
肝脾两虚胰腺癌术后肠失濡润瘀毒内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5岁,女性。主诉上腹部胀闷、食欲不振、右胁肋部胀痛半年余。中医病名胁痛,证型肝脾两虚。病因病机肝虚则眩,肝气入络则痛,脾虚则饮食不归正化,郁而成湿,湿阻经络则神疲乏力。舌象舌苔薄净,边有锯齿之状。脉象脉濡软无力。
肝脾两虚胁痛食欲不振神疲乏力
查看详情 →
患儿10岁,女性,主诉指甲生长停滞1年,神困嗜睡,肢倦乏力,双膝关节冷痛,纳谷呆滞。面色萎黄,两目乏神,爪甲不长、薄脆色夭,舌淡苔白,脉细弱。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肝脾两虚,肾气不足。病因病机为肝血亏虚,脾虚生化乏源,肾气不足,木少滋荣。
肝脾两虚指甲不长肾气不足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女性,乏力10年余,伴口苦、头痛、眼干涩、大便干、白带量多发黄、小便频数、月经色暗。舌体胖大暗红,苔白微黄,脉沉。中医诊断虚劳,证属肝脾两虚。病因病机为肝脾失调,湿热下注,气血不足。舌象提示舌体胖大暗红、苔白微黄,脉象沉。病程长,症状涉及肝脾功能失调及湿热表现。
肝脾两虚虚劳少阳郁热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4岁,主诉头痛反复发作5年余。主要症状为左颞部疼痛,持续半天以上,伴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痰涎,月经期头痛加重,伴腰酸、神疲、烦躁、多梦、纳食欠佳、口干欲饮、腹胀、夜寐差、大便稍干。体征示面色萎黄,舌澹胖,苔白稍干,脉弦滑。中医诊断为痰浊头痛。病因病机为痰饮内停,上扰清明,兼脾肾阳虚。
肝脾两虚偏头痛痰浊内停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刘某某,男,主诉肝虚而有郁,脾虚而有湿,胁肋作疼作痞。脉濡缓,舌苔薄腻。中医诊断肝脾两虚。病因病机为肝虚郁结,脾虚生湿,湿郁互结。望诊见舌苔薄腻,闻诊未提,问诊描述胁肋疼痛、口苦,切诊脉濡缓。
肝脾两虚湿郁互结舌苔薄腻脉濡缓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女性,面黄乏力,饮食减少,贫血明显,血红蛋白100g/L。中医病名缺铁性贫血,辨证肝脾两虚。面色萎黄,舌淡,脉细弱。主诉面黄乏力,饮食减少,贫血现象明显。病程未明确提及。
肝脾两虚缺铁性贫血气血两虚肾阴虚
查看详情 →
23岁女性,主诉两目发困,眼珠颤动不适,视物模糊,眼睑下垂,左甚于右。脉细无力,舌质澹红,苔薄黄,面有愁容,眼睑稍松弛。中医诊断肝脾两虚,病因病机为肝血亏虚,目睛失濡,血虚生风,风走空窍,脾气亏虚,中气下陷。
肝脾两虚目珠动摇眼睑下垂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右胁不适、腹胀、低热、目黄、皮肤发黄、两胁隐痛、胃脘疼痛、食后呕吐、腹部胀大、尿黄、大便黏滞不爽、肝硬化、脾大、腹水。体征示脉弦滑数,舌苔黄厚而燥。诊断为鼓胀,辨证为肝血瘀阻、湿热内蕴、浊阴不降、清阳不升。四诊信息包括舌苔黄厚而燥,脉弦滑数。
肝脾两虚鼓胀肝血瘀阻湿热内蕴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9岁,男性。主诉腹部胀大2月余。病史显示乙型病毒性肝炎10余年,现症见腹胀、双下肢浮肿、少尿、神疲乏力、口干不欲饮、纳食差少、大便溏泄、小便黄量少。腹部胀大,腹壁脉络隐现,面色晦暗,白睛轻度黄染,舌质瘀暗,苔黄腻,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臌胀,证属肝脾两虚、湿热血瘀。
肝脾两虚臌胀湿热血瘀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右眼不能视物1年。高血压病史20余年,左腿麻木数年。神清语明,形体肥胖,行动尚好。舌澹,苔净,脉虚缓。右眼视力1.2,左眼0.01,右眼底视网膜动脉变细,反光强,动静脉交叉压痕明显,左眼底视物不清。血灌瞳神(玻璃体积血),肝脾两虚型。
肝脾两虚玻璃体积血气血双亏脾不统血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主诉为长期焦虑、失眠、精神差、饮食减少。病程2年。中医病名为慢性HBV携带者,证型为肝脾两虚。舌质淡红,边有齿印,苔微腻。脉弦细。平素易感冒,易疲劳。病因病机为长期情志不遂,导致肝脾功能失调。
肝脾两虚乙肝焦虑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3岁。主诉腹胀满痛一年余。病程一年。中医病名臌胀,证型肝脾两虚,瘀血停滞。病因病机为酒食不节,损伤肝脾,阻滞气机。望诊面色暗褐色,舌红少津。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有腹胀满痛、胁肋隐痛、头晕乏力、心烦口干、嗳气频作、纳食甚少、失眠、尿少。切诊脉弦细数。二诊仍见舌红少津,脉弦细数。三诊舌暗红,脉细。
肝脾两虚臌胀瘀血停滞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男,44岁,剑突下隐痛不适,病程较长。肝细胞性肝癌伴坏死,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区隐痛不舒,尿微黄。舌质偏红,脉细弦。辨证为肝脾两虚,正虚邪恋。舌苔薄白,脉细弦。
肝脾两虚肝癌正虚邪恋化瘀解毒
查看详情 →
何女,主诉经水不常,淋漓不断,胁痛气短,腰胀酸,体倦怠,胃纳差,脉弦不匀。诊断脾虚肝郁,病机为脾虚肝郁。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见经水异常、胁痛、气短、腰胀、体倦、胃纳差,切诊脉弦不匀。二诊病情变化,头痛心烦,胁痛腹胀,肢体酸软,脉弦虚,诊断肝脾两虚,肾精亏虚。
肝脾两虚经水不常脾虚肝郁肾精亏虚
查看详情 →
8岁女性患者,发热一月余,突发双下肢乏力不能站立。面色面黄肌瘦,精神较差,纳差,盗汗,大、小便困难。舌淡红,苔薄白,脉缓细。辨证为肝脾两虚、气阴不足,阳亢风动。既往有颅内感染史,胸椎MRI示胸髓中央扩张,肝功能ALT 49 IU/L, AST 85 IU/L。
肝脾两虚发热气阴不足阳亢风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7岁,男性。主诉胁痛纳差,脘腹胀满,肢体乏力,大便溏泻。中医病名属癥积,证型为邪毒久羁、肝郁脾虚、气血痹阻。面色晦滞,舌苔腻,舌质衬紫,脉细弦。肝肋下1.5厘米,剑突下4厘米,质Ⅱ°+,脾大肋下1厘米,质软,表面光滑,有肝掌及蜘蛛痣。
肝脾两虚肋下痞块胁痛纳差脘腹胀满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