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4岁,男性,主诉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心率转窦性,仍感胸闷、心忡、气短、夜寐不谧、手足作胀、头晕、纳食一般、口渴、神疲、大便偏干。舌淡黯红,苔薄黄,脉细弦。诊断为心悸,证属心气阴亏虚,肝木失疏,心神失养。二诊主诉夜寐、手足作胀改善,仍有微咳、咯痰黏稠、胸闷、纳食一般、口干。舌澹红,苔薄黄,脉弦细,偶有结象,诊断为心气阴亏虚,肝胆失疏,痰瘀互结,心神不宁。三诊主诉夜寐易醒,手足作胀,胸闷若堵,舌澹黯红,苔薄黄,脉细弦,诊断为心气阴亏虚未复,肝木失疏,经脉郁滞,气道不畅,心神失养。
心悸心气阴亏虚肝木失疏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女,47岁,围绝经期综合征,焦虑症,胃溃疡,胃部不适,失眠,焦虑不安,潮热,舌暗,苔白,脉弦,肾虚血瘀肝旺
肾阴虚肝阳上亢心肾不交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后脑剧痛、眩晕、恶心呕吐、冷汗、小便失禁、昏迷,病程长达一年余。中医病名属瘫痪,证型为血瘀证,病因病机为血瘀阻络,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舌质偏红,有瘀斑,少苔,脉弦。四诊信息包括舌象、脉象及症状描述,体现血瘀与肝阳上亢之象。
血瘀为患肝阴不足蛛网膜下腔出血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女,64岁。后脑剧痛,伴眩晕、恶心呕吐,冷汗淋漓,小便失禁,昏迷。头痛头晕,胸闷腰酸。舌质偏红,有瘀斑,少苔。脉弦。血瘀为患,肝阴不足,肝阳上亢。
血瘀为患肝阴不足蛛网膜下腔出血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女,46岁。发作性头晕、目眩3个月。头晕以头部转动时为重,伴耳鸣、恶心、夜寐梦扰、颈部酸胀、胸闷、纳呆。舌淡,苔薄白,脉细弦。证属气虚血瘀,气血不能畅行以滋养脑髓。
头晕头痛耳鸣恶心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年龄未提及。主要症状为胁痛、乏力、纳差。病程半月。中医病名为胁痛,证型为肝肾阴虚。病因病机为肝郁化热,耗伤肝阴。望诊见舌红,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乏力、纳差、胁痛、口干。切诊见脉弦细。二诊脉弦,三诊脉弦滑。
胁痛肝肾阴虚脉弦滑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主诉视力急剧减退半年,右眼眼前黑影反复发作,眼胀头痛目眩,口苦咽干,虚烦不眠,溲黄赤。中医病名属眼衄,证型为肝经实火上逆,血热妄行溢于络外。舌象苔黄白,舌质红,脉弦数。
肝阴不足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肝经实火血热妄行
查看详情 →
患者15岁,女性。发作性抽搐伴语言不清1月余。主症为右侧嘴角及右手抽搐,言语不清,走路不稳,易跌倒。舌红、苔薄白,脉细数。中医诊断为“发搐病”。证型属风痰内蓄,横窜经络、空窍。病机为风痰阻络,肝阴不足。面色尚可,精神尚可,身体发育正常。舌象红、苔薄白,脉象细数。二诊见舌边尖红、苔薄白,脉细重按无力。
肝阴不足血瘀发搐病风痰内蓄
查看详情 →
男,51岁,高血压病1年余,血压波动在90~200/50~100mmHg,头晕,头发麻,头胀,视物不清,睡眠差,偶有胸闷。脉弦细,舌质暗红,舌苔薄黄。气虚血瘀,络脉瘀阻。肝阳上亢,脉络瘀阻。舌质暗红,舌苔薄黄,脉弦细。
气虚血瘀高血压脉络瘀阻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主诉心慌气短、心烦失眠、眼球突出、视物模糊、消瘦、月经紊乱。中医诊断为肝气郁结、阴虚火旺、气滞血瘀。脉弦细数,舌紫暗少苔。病因病机为七情内郁,肝气不疏,郁而化火,煎熬阴液,致阴亏血滞,瘀血内阻。
气滞血瘀痰凝血瘀甲状腺功能亢进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婚后7年未孕,有2次自然流产史。病程长达6年。中医病名为不孕,证型为肝肾亏损,病因病机为宫外孕失血后肝阴不足,太冲脉虚,木邪侮土,脾气受制,血海失养,气滞瘀结。望诊面色少华,舌淡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有神疲腰酸,纳谷不振,形寒体冷,月经量少色暗紫,乳胀乳痛,小腹胀滞。切诊脉细,尺部无力,时有结代。
肝阴不足气滞血瘀不孕症脾虚
查看详情 →
谭某,女,40岁。头痛10年,心前区痛反复发作1年。心前区痛频作,轻重不一,轻则胸前紧闷,隐痛,可放散于背,重则胸前压榨感,刺痛,憋气,流汗,恐惧。头晕头痛,时而加重。面色憔悴,行动须人扶持,气短、语言低微,指头清冷,口苦便结,心情紧张而悲观。舌淡而紫黯,苔白黄干腻,脉数无力。心气受损,血脉运行不利,阻滞经络,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肝失疏泄,心络挛急,心血瘀阻,病机虚实夹杂。
肝阴不足血瘀冠心病高血压
查看详情 →
49岁女性,主诉四肢无力、麻木酸痛、手不能握、腿不能立、行动受限,病程1周。中医诊断气虚血瘀、经脉失养、肝阴不足。舌质紫暗,有瘀点,苔薄白,脉沉弦,患侧无力。神志清,纳食差,语言不利,口眼歪斜,右侧肢体完全偏瘫,肌力Ⅰ级,头晕,微恶寒,大便2日1次,尿色澹黄。
气虚血瘀肝阴不足脑血栓形成经脉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男性。主诉头晕、头痛、耳鸣10年。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10年,血压波动于160-140/100-90mmHg。现症见头晕、头痛、耳鸣,面部潮红,急躁易怒,肢体发麻,口苦,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弦细。中医诊断眩晕,证型肝阳上亢,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眩晕肝阳上亢肾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胁痛,身黄,目黄,小便黄3天。症见胁痛,身黄,目黄,黄色鲜明,小便黄,纳呆,口苦,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辨证为肝胆湿热型胁痛。病因病机为脾胃运化失职,内生湿热,蕴结肝胆,肝络失和,胆不疏泄。
胁痛肝胆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成年,性别女。主诉严重失眠1年余,日夜不寐。头昏烦躁,腰膝酸软,口渴咽干,大便秘结,眼眶四周青黑凹陷。脉弦数、两寸尤显,舌绛少苔。中医病名为不寐,证型为肾虚肝旺。病因病机为谋虑过度,肝阴不足,虚火上扰心神。望诊见眼眶青黑凹陷,舌绛少苔。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失眠、头昏、腰膝酸软、口渴、便秘。切诊脉弦数。
肝阴不足不寐肾虚肝旺
查看详情 →
李某,女,9岁。烦躁多动半年,上课不专心,易出汗,头晕,眠不沉,消瘦,双上肢不自主抽动,后转为下肢抽动,喉内有“咕、咕”叫声,做鬼脸。舌质红,少苔,有瘀点。脉弦数。诊断为抽动秽语综合征。辨证为肝气郁结,久而成火,灼津成痰,痰瘀互结,上扰神明。
抽动秽语综合征肝气郁结肝阳上亢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女性,36岁,烦躁易怒、眠差、心悸多汗、体乏无力、颈前肿大2年余,五心烦热、口干喜饮。甲状腺Ⅱ度肿大、质软,心率115次/分钟,手指颤动,舌质绛红少苔,脉弦细数。中医辨证属气阴不足,肝失调达,痰瘀阻塞,虚风内动。
血瘀甲状腺功能亢进气阴不足肝失调达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