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68岁,女性。主诉为结肠癌术后1年余。舌象澹紫,苔黄厚腻,脉沉细。中医诊断为气虚血瘀证。病程为术后1年余。
结肠癌术后气虚血瘀脾虚运化不足腹胀
查看详情 →
17岁女性,便秘,怕冷,月经不调,周期2~4个月,大便干,排出困难,2~3日1行,腹中冷痛,经前腰酸痛,畏寒肢冷,小便调。中焦虚寒,阳虚不运,大肠传导失职。舌澹苔白,脉沉细。面色苍白,舌淡,脉沉细。畏寒肢冷,腹中冷痛,月经不调,周期异常。脉沉细。
便秘中焦虚寒阳虚不运寒凝胃肠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大便秘结3年,近5天未解。主要症状为大便干结、左下腹胀满、按痛、易饥善食、口干。体格检查见左下腹压痛,可触及索条状物,苔黄,脉滑。中医诊断为便秘,证型为脾虚气弱、肠道积热型。病位在肠胃。病因病机为脾虚气弱,饮食辛辣致肠道积热,津液亏虚,肠道失润,腑气不通。
肠道积热便秘脾虚气弱里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男性。主诉大便次数增多、量少3月余。大便量少,质稀,有大便不尽感,便后手纸呈粉红色血染,伴有肛门会阴部阵发性胀痛。既往有骶尾部直肠腺瘤局部扩大切除术史。肛周潮湿,肛内指诊触及硬结,压痛明显。诊断为腹泻,病机为湿热壅滞肠中,气血失调。舌象、脉象未提及。
腹泻湿热壅滞气血失调脾失运化
查看详情 →
11岁男童,腹泻伴腹痛1周,脐周为主,泻后缓解,大便臭秽,体温37.2℃。神疲乏力,面色无华,懒言。腹软无压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诊断为腹泻,辨证为湿热蕴结脾胃,下注肠道,清浊不分。
腹泻湿热蕴结脾胃失调舌黄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主诉胃球部溃疡切除术后一周出现呕吐、腹胀痛、大便秘结。中医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辨证为气滞血瘀,津液不足,肠道失润。面色无华,皮肤皱缩,口渴引饮,腹痛拒按,舌边有紫色瘀斑,舌苔黄,脉弦紧。
粘连性肠梗阻气滞血瘀津液不足舌苔黄
查看详情 →
男,37岁。右侧胁肋区疼痛1个月,加重伴恶寒发热,腹胀呃逆,大便秘结3天。口干口苦,烦躁易怒,小便黄赤,胆囊区压痛,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数。肝胆湿热结证。
胁痛肝胆湿热腹胀便秘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反复大便带血4年余,加重半年。大便带血每日10余次,血色鲜红,伴胃脘烧灼感、腹胀、腹痛、小腹疼。舌澹红,苔白腻厚,脉沉细。中医诊断便血,证型脾肾阳虚。舌澹红,苔白腻,脉沉细。
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脾不统血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主诉头晕10余日,病程10余日。主要症状包括头晕、手麻、心悸、胸腹憋闷、口干不思饮、困倦嗜睡、下肢浮肿、大便溏薄、小便短少、月经后期。舌质暗澹、苔白,脉细弦滑。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水湿内扰。病因病机为脾肾阳虚,水湿内扰,湿浊上逆,津液气化受阻。
脾肾阳虚水湿内扰原发性高血压头晕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女性。主诉便秘、畏寒肢凉、睡眠少、精神差、口疮时发。舌胖,脉濡细。中医诊断血虚阳弱,心肾不交。舌象舌胖,脉象脉濡细。问诊见畏寒肢凉、睡眠少、精神差、口疮时发。切诊脉濡细。
便秘血虚阳弱心肾不交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0天,男,主诉嗜睡、精神萎靡、厌食、全身皮肤发黄、大便灰白、小便浓茶色。中医诊断胎黄,证型湿热郁积,血滞瘀阻。望诊面色黄,舌色暗,苔厚,腹胀,肝脾肿大。闻诊未提。问诊示病程10天。切诊肝剑下2.5cm,肋下3cm,质中硬,脾大2cm,脉象未提。
新生儿黄疸湿热郁积血滞瘀阻
查看详情 →
12岁,腹痛,呕吐,面色苍白,额头微汗,四肢发凉,呕吐清水,脉细数无力,舌澹苔白,脉濡缓,中医病名属胃肠病,证型为脾胃虚弱,病因病机为饮食伤胃,病程短。
白果中毒胃痛呕吐疲乏腹胀舌淡苔白
查看详情 →
3岁男性,脘腹阵痛、呕吐两天。病程短。中医病名:虫积。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面色见“虫斑”,舌质澹红,苔薄白,指纹澹,稍显苍白,已过气关。腹软,脐周轻压痛,似可触及少量条索状物。无发热咳嗽,饮食少,睡眠欠安。卫生习惯差,很少饭前、便后洗手。
蛔虫症腹痛呕吐虫斑
查看详情 →
男,42岁,创伤性出血性休克,脾破裂,脑挫伤,肋骨骨折,骨盆骨折,左肾挫伤,尿道损伤,血性腹膜炎,内出血,右侧瞳孔散大,面色苍白,指甲口唇青紫,脉搏细弱,血压低,血色素低,巩膜黄染,双下肢浮肿,体温升高,胆红素升高,谷丙转氨酶升高,白细胞升高,血便,黄疸,尿蛋白,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舌质红无苔,脉沉细数。
胃肠道出血创伤性休克脾破裂脑挫伤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反复腹痛腹泻10余年。腹中阵发性疼痛,解黄色稀便,便中夹黏液,便后腹痛缓解。面色少华,形体消瘦,舌澹苔微黄腻,脉沉细。中医诊断为泄泻,证属脾肾虚衰,湿热内蕴,虚实互见,寒热错杂。病因长期饮酒,湿困脾土,命门火衰,肠道功能失司。
慢性结肠炎脾肾虚衰湿热内蕴脾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6岁。主要症状为大便不成形、夹血及黏液,伴腹痛、肠鸣、纳食不多、口干。病程持续至少一个月。中医病名为大瘕泄,证型为肝脾不调、肠道湿热积滞、肠间气血逆乱。舌淡红,苔薄黄腻,脉濡弦。四诊信息包括舌象、脉象及症状描述,未提及其他诊断信息。
肠道湿热大瘕泄肝脾不调气血逆乱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8岁。主诉下肢水肿、下焦湿阻、腹中饱气、口渴多饮、腰腿酸困、尿短浊毒、头晕头痛。病程自2002年11月起。中医病名为肾病综合征,证型为脾失健运、伏湿蕴火、浊毒逆冲、气血循环受阻、气虚血弱。望诊见舌质淡苔白浊,舌平伸尖收样。闻诊声微嘶且重浊。问诊提示有鼻炎及咽炎史。切诊脉象六脉细弦紧。
肠道伏湿肾病综合征脾失健运肾虚
查看详情 →
王某,44岁,身体羸瘦不支,面色黧黑,巩膜黄染,口唇干燥,高度腹水,腹部膨隆,脘腹胀满,不能饮食,腹胀难于行动,大便不爽,3日1行,小便量少,颜色黄赤,舌质红,舌苔白厚而干,脉沉弦滑,肝胆血瘀,湿邪困脾,郁而化热,水湿与邪热交互为患。
肝硬化失代偿期肝胆血瘀湿邪困脾郁而化热
查看详情 →
张某,男,30岁。主诉胃脘疼痛,大便色黑,体虚乏力,不欲饮食。病程4年。中医病名胃溃疡病。证型胃阴不足,久病伤络。病因病机胃阴不足,出血。舌质瘦,苔白。脉沉细无力。
胃溃疡胃热炽盛胃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慢性腹泻14余年,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腹胀,便溏,日行2~3次,时有黏液,无脓血,腹痛腹鸣,咳痰。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沉细而弦。中医病名为泄泻,证型为肝郁化火,木火刑金,脾虚木侮。病因病机为肝郁化火,劳倦伤脾,肺失肃降。
慢性腹泻肝胆郁火脾虚肺失肃降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