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个月,形体瘦弱,泻利近半月,高热39℃以上旬余。形神委羸,睡时露睛,舌红唇朱,涕泪少,口渴引饮,小便短少。阴液大耗,元气亦惫。面色萎黄,舌红润,脉象未提及。
脾胃虚弱先天不足形体瘦弱高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食欲不振半年。主要症状包括纳呆、口干欲饮、夜卧不安、大便干。病程半年。中医病名厌食症,证型脾胃不和。病因病机为脾胃功能障碍。望诊面色无华,舌质红,舌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食欲不振、口干、大便干。切诊指纹红。
厌食症脾胃不和食欲不振舌苔白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主诉腹痛下利反复发作6年,近2个月加重,伴有低热、便溏带脓血、里急后重、体重减轻。面色萎黄,舌质澹红,舌苔薄黄,脉细弦小数。病程中见下腹隐痛,大便每日3~5次,后增至10余次,脓血便,体温37.8℃,肠镜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断为肠腑湿热,气血不和,病机为湿热未尽,气血不和,本虚标实。
脾胃虚弱溃疡性结肠炎湿热内蕴气血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7岁,男性。主诉胃胀3年。现病史示胃脘胀满,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倦怠乏力,手足不温,心情郁闷,多梦易醒,形体消瘦。舌象澹红,苔薄黄,脉弦细。辨证分析为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脾胃虚寒,受纳运化失常。中医诊断为痞满,证属脾胃虚寒,肝胃不和。
脾胃虚寒胃胀肝气郁结心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9岁,女性。主要症状为腹部肿块、大便变细。病程包含术后及化疗后体质虚弱。中医病名结肠癌,证型正气不足,脾胃虚弱,肝气乘脾。舌象苔腻,脉象脉细弦。
脾胃虚弱结肠癌肝气乘脾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胃脘疼痛,按之稍舒,痛引胁肋,噫嗳泛酸,饮食喜温而恶凉。脉濡,苔白。中医病名属胃痛,证型为肝胃不和,病因病机为肝气犯胃,阳虚胃寒。望诊见舌苔白,闻诊未提,问诊见胃痛、胁痛、泛酸、饮食偏好,切诊脉濡。
脾胃虚寒胃痛肝气犯胃
查看详情 →
女,48岁,形寒畏风,天气未冷即需多衣,夏日亦然,病程二三年。脾胃虚弱,清阳不升,卫气不固。体倦纳少,口澹不渴,舌苔薄白,脉细而缓,右脉浮而无力。
脾胃虚弱形寒畏风清阳不升卫气不固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主诉为解大便有黏冻,赤白相间,臭秽,夹不消化食物,便时腹痛,口干,腰酸,小便黄。中医病名属痢疾,证型为湿热内蕴兼正虚。病因病机为素体正虚,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肠腑,湿热蕴蒸,腑气阻滞,肠道气血搏结。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弦。
痢疾湿热内蕴脾虚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闭经74天,伴恶心呕吐、厌食。舌苔白腻,脉缓。中医诊断为妊娠恶阻,辨证为脾胃虚弱,冲气上逆。既往月经错后、量少,伴有腹痛,中药治疗后周期正常。
脾胃虚弱妊娠恶阻冲气上逆气滞腹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女性。主诉胃脘痞胀隐痛20余年,近半年加重,伴空腹胃痛灼热胀满。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中度,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胃脘隐痛灼热,胀满,空腹尤甚,得食稍减,喜暖喜按,体倦乏力,纳呆,便稍溏。舌质暗赤澹紫,舌下络脉澹紫粗胀,舌苔白滑。脉沉弦。中医诊断胃脘痞胀,脾胃虚寒证。
脾胃虚寒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气滞湿阻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主诉胃出血、吐血、大便黑色1周。胃烧痛,面色苍黄,舌暗红苔白,脉沉弦细无力。中医病名胃痛出血,证型脾胃虚寒,脾不统血。病因病机为胃热过盛,脾不统血,脾虚血郁,气血虚。望诊面色苍黄,舌暗红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胃烧痛、吐血、大便黑色。切诊脉沉弦细无力。
胃痛出血脾不统血胃热过盛脾虚血郁
查看详情 →
女,50岁,胃下垂5年,体质瘦弱,面色少华,纳食差。胃体下垂,食谷不香,嗳气吐酸,肋下有水流声,食后脐部胀满,气短乏力。舌薄白,脉虚细无力。脾气下陷。
脾胃虚弱胃下垂脾气下陷肺失所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男性。主诉发作性脑鸣4个月余,头昏沉,耳鸣史40年。中医诊断眩晕、耳鸣,证属肝气旺盛,湿阻脉络型。望诊见舌质暗澹,舌体偏大,舌苔厚腻。脉象弦滑。病程较长,有长期烟酒嗜好,性格急躁。病因病机为肝气旺盛,脾虚生湿,痰湿内阻,清窍被蒙。
眩晕耳鸣肝气旺盛湿阻脉络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反复腹痛腹泻30年。左腹痛,喜按压,俯卧为适,大便日数行,便溏,胃脘灼热,纳可,食生冷、辛辣后腹泻加重,眠差。舌澹,舌根腻,脉沉。中医诊断泄泻(虚实夹杂)。病因病机为初患痢疾治不及时,湿热留恋,肠道受损,正气内虚,形成正虚邪未尽之态。舌澹红,苔根腻,脉沉。
脾胃虚弱慢性腹泻肝气郁结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主诉泄泻十余年,便溏与便秘交替,近月大便稀溏,日行4~5次,腹胀,形体偏瘦,神疲倦怠,体重下降。口干欲饮,纳差,舌红少苔,脉细。辨证为脾胃虚弱,运化不健。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脾胃虚弱泄泻气阴两伤口干欲饮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主诉经闭二年,伴头晕、心慌、气短、失眠多梦、烦躁、手足心热、昏倒、自汗盗汗。中医诊断为阴虚血亏,脾胃失和。舌苔白黄厚,脉沉细弦。带下甚少,少腹右侧微痛,附件炎病史,胆囊炎病史,大便干,四日一行。病机为阴虚血不足,血海无余,心气不足,热扰神明,脾胃虚弱,冲任无血。
脾胃虚弱经闭阴虚血亏血不荣心
查看详情 →
15岁女性,停经4月余,月经初潮12岁,周期紊乱,量中,无痛经。面目虚肿,神疲易困,四肢麻木,大便溏,小便频数。舌质淡,苔薄白,脉虚缓。闭经,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舌质淡,苔薄白,脉虚缓。
脾胃虚弱闭经气血不足面目虚肿
查看详情 →
23岁,产后2月余,头晕气短胸闷6天。产后郁冒,胸窒,气虚。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头晕不适,偶有胸闷,心悸气短,胃纳欠佳,夜寐欠安。血压90/65mmHg。
产后郁冒气虚清阳不升脾虚湿困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2岁。主诉呕吐伴胃脘不适5年,加重伴呃逆1天。既往有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病史。刻诊见胸胁胀满,嗳逆频作,不能自控,躁扰不安。舌质偏红,苔薄黄,脉弦数。辨证为肝气犯胃证。
肝脾不和肝气犯胃胃气上逆胸胁胀满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主要症状为月经失调,经期错后,色澹量少,间有紫色小块,每次带经仅2天,用纸不过半包,经前乳房作胀,小腹坠痛,腰膝酸软,头晕眼花,心悸少寐,纳谷不香,面色苍暗,形瘦神疲。舌质澹红,舌苔薄黄,脉沉细略弦。中医诊断为肝肾不足,气滞血瘀,冲任不调。病因为肝肾亏虚,冲任血少,气血不畅。
脾胃虚弱月经失调肝肾不足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