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胃脘胀痛伴烧心2天。舌澹红,苔薄白,脉弦细。胃脘痛,脾胃虚寒。寒伤脾阳,寒凝气滞,阴寒内盛,寒阻气机。外感风热,余邪未尽。
脾胃虚寒急性胃炎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4岁。主诉阵发性咳嗽3个月,频繁干咳无痰,常于睡前、夜半或晨起发作,咳甚时胸闷气紧,咽干口干,不欲饮水。舌红、苔薄黄少津,脉细数。中医诊断为咳嗽,证属风热伤肺,肺失宣降。病程3个月,有类似发作史,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咳嗽变异性哮喘风热伤肺肺失宣降阴虚肺火
查看详情 →
8岁男童,腹痛3月余,痛见于脐周及小腹,隐痛不定时,食欲减退。面色白,舌澹红苔薄白,脉弦,手心发热。腹痛伴腹部发紧,触诊拒按。脾胃虚弱,阴阳失和。腹痛,腹部发紧,手心热,脉弦,舌澹红苔薄白。
脾胃虚弱肠系膜淋巴结炎阴阳失和手心发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岁,女性,反复呼吸道感染,本月感冒3次,曾因“肺炎”住院4次。面色苍白,易出虚汗,动则汗出,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瘦弱,肌肉松弛,大便偏干。查体面色苍白,皮下脂肪0.5cm。中医诊断小儿感冒病,证属肺脾气虚。病机为肺脾气虚,卫外不固,反复感邪。舌质澹红,苔白厚。脉象未提及。
反复呼吸道感染肺脾气虚形体瘦弱卫外不固
查看详情 →
57岁男性,反复左胸憋闷气短10余年,加重半个月。面色㿠白,舌质暗红,舌体胖大,舌苔厚腻,脉弦滑。胸痹心痛,证属心脾虚弱,湿瘀阻络。病因病机为嗜食肥甘,长期吸烟饮酒,劳累过度,胃癌术后,心气衰弱,气血亏虚,湿瘀阻络。
冠心病心脾虚弱湿瘀阻络胸痹心痛
查看详情 →
6岁男童,麻疹后并发痢疾,饮食不洁诱发。大便红白粘液,日夜20多次,里急后重,面白无神,噤口不食,饮水多则恶心呕吐。舌质澹红,苔薄白而腻,脉濡细带数。辨为脾胃虚弱,湿热错杂。
脾胃虚弱麻疹后痢疾湿热错杂噤口不食
查看详情 →
男,51岁,主诉胃痛胃胀1个月,舌澹,苔薄白,脉细滑,证属脾胃虚寒。男,45岁,主诉胃痛胃胀3个月,舌尖稍红,苔薄白,脉弦,证属脾虚肝郁。男,52岁,主诉胃病史,苔薄白,脉细滑,证属脾胃虚弱,气机不畅。女,65岁,主诉慢性胃病30年,苔薄白,脉弦滑,证属脾虚气滞,阴液不足。中医病名慢性胃炎,证型包括脾胃虚寒、脾虚肝郁、脾胃虚弱、脾虚气滞。病因病机涉及脾虚、肝郁、气滞、阴液不足。望诊舌象薄白、澹、舌尖红;闻诊未提及;问诊涉及胃痛、胃胀、畏寒、反酸;切诊脉细滑、弦、弦滑。
脾胃虚寒脾胃虚弱慢性胃炎脾虚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眩晕1年,病程较长。中医诊断眩晕,证型为痰饮中阻,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浊阴上冒。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显示头晕如旋、恶心呕吐,切诊未提及。
脾胃虚弱眩晕症痰饮中阻清阳不升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女性。主诉胃胀不适3年,腹胀加重半个月。主要症状包括脘腹胀闷、喜温喜按、纳差、大便溏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为痞满,证型为脾胃虚弱证。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
脾胃虚弱证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气虚气短乏力
查看详情 →
16岁男性,头晕、流清涕10余天,病程10余天。眩晕,太阳、少阳合病,风邪扰动,木摇不定。舌红,苔薄黄腻,脉弦。头晕时轻时重,晨起视物旋转,伴头痛、入睡困难,二便正常。
眩晕风邪扰动木摇不定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主诉胃脘痛反复发作4年,再发3天。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舌质红苔薄,脉弦滑。证属气阴两虚、肝胃郁热。胃脘疼痛,伴有头晕呕吐,呕吐物为食物及黏痰,时带血丝,疼痛剧烈,大便不畅,无泛酸。面色正常,无明显异常气味。病程4年,情绪焦虑,饮食无规律。
胃脘痛气阴两虚肝胃郁热头晕呕吐
查看详情 →
患者便溏20余年,加重半年。倦怠乏力,头部昏沉不清醒,食凉则肠鸣,纳差。舌淡苔白厚腻,脉沉细。证属脾胃虚弱证。
脾胃虚弱证便溏倦怠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主诉腹痛、便血、吐血、不能进食。病程近半月,逐渐加重,三天前突发便血吐血,色黑量多,伴四肢紫斑。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厚,脉虚芤而数。头晕目眩,疲乏倦怠。中医诊断便血,辨证气血两虚,脾不统血。
便血气血两虚脾不统血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诉胃脘部胀闷痞满2年余,泛酸烧灼,消瘦,体重减轻10kg,夜间胀痛,大便偏干。中医诊断为胃痞,证属中虚气滞、胃络瘀阻、胃失和降。病因病机为素体脾胃虚弱,气滞血瘀,饮食不节,过食酸冷。舌象澹苔薄,脉沉细略弦。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痞证中虚气滞胃络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4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头痛畏冷、精神疲倦、四肢懒动、头目旋转、身热汗出、少气懒言、口淡乏味、不欲饮食、大便不实、小便清白。中医诊断为气虚眩晕,证型为脾胃虚弱,中气下陷。病因病机为饮食劳倦损伤脾胃,气血虚损而发热。舌质淡少苔,脉细无力。
脾胃虚弱眩晕中气下陷血气不足
查看详情 →
女,56岁,干咳痰少,喉痒,吹冷风或夜间加重,晨起吐白粘痰,咳剧时伴胸闷、轻度气喘、眼花、出冷汗、恶心,病程3个月余。舌质淡胖,苔白少津,脉沉细无力。中医病名属咳嗽,证型属脾虚肺弱,病机为脾虚致肺肾不足,肺金受邪,阳气不足。
干咳痰少脾肾不足肺气虚畏风怕冷
查看详情 →
患者气短3月余,活动后加重,偶尔咳嗽,胃脘部烧灼,乏力,纳呆。面色萎黄,唇甲发绀,形体消瘦,语声低怯,呼吸急促。舌质红,少苔,脉细弦。证型为气阴双亏,病因吸烟致气道损伤,肺气阴亏,痰瘀互结于肺而成积,气血暗耗。二诊咯血,色鲜红,挟血块,舌质红,无苔,脉细数,证型为肺阴不足,阴虚火旺,血热妄行。三诊咯血止,咳嗽减轻,舌质澹,苔薄白,脉细滑,证型为虚火已退,脾胃仍亏。四诊腹痛,纳呆,便溏,舌质红,苔白花剥,脉细滑,证型为脾胃虚弱,运化失司。
脾胃虚弱肺癌气阴双亏肺阴不足
查看详情 →
53岁男性,脘痛经年,嘈食易怒,虚烦不寐,神疲腑窒,便艰溲赤,唇燥舌红,苔薄黄少津,脉细弦。中医病名属胃脘痛,证型为肝肾阴虚,病因病机为阴虚内热,肝郁气滞。望诊见唇燥舌红,苔薄黄少津;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示症状复杂,病程较长;切诊脉细弦。
胃虚胃痛肝阴虚肾阴虚
查看详情 →
73岁男性,主诉肝硬化、肝肿瘤、肝囊泡,病程半年,腹部积水如鼓,坚硬如石,上不能食,下不能便,体重减轻。面色晦暗,舌淡苔白腻,脉沉缓。中医诊断为寒极之证,病因病机为寒极则气结。腹部胀满,按之不坚,大便不实,心下痞,食入反吐。
脾胃虚寒肝硬化肝肿瘤肝囊泡
查看详情 →
女,62岁,阵发性胸痛半年余。心悸、腹胀、纳差、嗳气、恶心、欲呕、疲乏肢倦、便溏。舌质清嫩,苔白厚腻。脉弦滑。冠心病心绞痛。脾虚湿蕴、心脉痹阻。
冠心病心绞痛脾虚温蕴心脉痹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