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29岁,女性,妊娠后呕吐5月余,加重1周。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不能进食,恶闻食嗅,伴大便干,口干唇燥,口中黏腻,嗳气,面色黄,形体消瘦。舌质红、苔白腻,脉沉滑。中医诊断为妊娠呕吐,辨证为脾胃虚弱,肝气犯胃。病机为胃气上逆,失于和降,冲气挟肝火上逆犯胃。
脾胃虚弱妊娠呕吐肝气犯胃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口腔黏膜及舌上有多个溃疡,色淡白,疼痛剧烈。病程缠绵难愈。中医病名口疮病,证型脾胃虚弱证。舌质淡,苔白滑,边有齿痕,舌尖红,脉细弱。乏力倦怠,胃纳欠佳,食欲不振,反酸,脘腹胀满,大便稀溏,面色淡白无华。
脾胃虚弱口疮病中气下陷清阳下陷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胃胀12年,加重伴胃痛半年。胃胀,食后为甚,喜温喜按,胃脘隐痛,时有嗳气,倦怠乏力,语声低微,四肢不温,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大便稀软。舌暗,苔稍腻。脉关弦。中医诊断痞满(脾胃虚寒)。病因为脾胃阳虚,纳运不健,升降失宜,胃气壅滞,胃失温煦,中寒内生。
脾胃虚寒痞满胃气壅滞中寒内生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自汗乏力,饭后尤甚,纳差,夜寐不安,多梦,四肢不温,大便不规律。舌淡苔白腻、中心无苔,脉弦无力。诊断为脾胃虚弱,气血化生不足。病程较长,有左侧输尿管轻度积水(手术所致)。面色苍白,舌象淡苔白腻,脉弦无力。主诉涉及自汗、乏力、纳差、夜寐不安、多梦、四肢不温、大便不规律。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气血化生不足,脏腑功能衰退。
脾胃虚弱自汗乏力纳差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3岁。主诉腹痛、停止排便、中毒性休克。刻诊面色少华,形体消瘦,倦怠乏力,腹胀,纳差,大便稀溏。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中医诊断脾胃虚弱,癌毒内结。
腹痛纳差便溏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症状包括痢疾、呃逆不止。脉象六脉沉弱。中医病名包括痢疾、呃逆。证型为肝郁气滞、脾胃虚寒。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寒、肝气郁结。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为六脉沉弱。
脾胃虚寒痢疾呃逆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附子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阳虚、寒湿、瘀阻、气血不畅等病机。素体阳虚者遇寒则肢节疼痛,虚劳损伤致四肢麻木,腰脊损伤留瘀者,寒凝经痛者,腰骶胀坠者,皆属适用。病机多为寒凝、阳气痹着、气血不畅、瘀阻经络。舌象多见舌淡,脉象多见脉沉迟或脉弱。
阳虚水肿寒凝经痛肢节疼痛血行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岁半,女性。反复感冒,胃纳差,大便溏,面色萎黄,精神不振,唇澹少华,盗汗。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之血虚证。舌象澹,苔薄白,脉细弱。病程5个月。
脾胃虚弱反复感冒气血不足面色萎黄
查看详情 →
男,46岁,主诉饮酒后腹痛腹胀、纳差、恶心呕吐、尿黄目黄,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肝瘟(急黄),证型脾胃湿热,病因病机为湿浊内生,熏蒸肝胆,胆汁外溢,浸淫肌肤。望诊面色黄染,舌苔澹黄垢浊,舌质黯红。闻诊无特殊。问诊有黄疸深重、神志昏蒙、胸脘胀满、倦怠乏力、恶心呕吐、呃逆、尿少。切诊脉濡滑。
黄疸湿热痰浊脾虚
查看详情 →
29岁女性,主要症状为肌肉萎缩,双腿不能站立,手不能持物,病程自1976年10月4日始。面色淡白,精神萎顿,四肢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受限,痛感降低,步态为跨越步态,伴头晕、惊悸、失眠、自汗盗汗、气短、纳食欠佳、大便干燥。舌嫩红无苔,脉细弦尺弱。中医诊断为拘痿,病因病机为药毒伤及三阴,肝肾耗伤,阴精不足,风阳内动,脾胃虚弱,气血戕伤,筋骨肌肉经脉失于荣养。
脾胃虚弱拘痿肝肾耗伤阴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腹胀多年,加重三月。舌体澹,舌苔薄白,脉弦。证属肝郁脾虚,脾气亏虚,肝郁化热,热而上迫。头晕、乏力、手足麻木,食欲下降,下午腹胀加重,常觉热气从鼻孔而出。
脾胃虚弱肝郁脾虚气机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慢性泄泻五年,症状时轻时重。大便稀薄夹粘液,日3~4次,形体消瘦,纳少腹胀,食入不化。遇寒凉则痛泻加重。舌质淡,苔薄腻,脉弦细。中医诊断为慢性泄泻,病因病机为寒湿内盛,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慢性泄泻寒湿内盛腹胀
查看详情 →
田某,50岁,主诉心悸气短,反复发作,后半夜加重,伴胸胁满闷、心烦口苦、善叹息、失眠多梦。舌红苔黄,脉弦。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属肝气郁滞,心脉瘀阻。病机为肝气郁滞,气机不畅,心血瘀阻。望诊见舌红苔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烦口苦、失眠多梦,切诊脉弦。
脾胃虚弱心悸肝气郁滞心脉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女性,主诉胃脘疼痛20余年,反复发作,遇寒加重。舌淡白,脉沉细。辨证为脾胃虚弱,中阳不振,寒以内生。
脾胃虚弱胃脘疼痛中阳不振寒证
查看详情 →
女,49岁。双手遇冷变白变紫10年,口干眼干3年,胸闷气急半年。皮痹,燥痹,肺痹。阳虚寒凝,痰瘀阻肺。面部表情僵硬,鼻唇沟变浅,额纹减少,口干眼干,手指皮肤变硬,指尖凹陷性斑痕,两下肺Velcro啰音。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系统性硬化症干燥综合征间质性肺病阳虚寒凝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女性。主诉3年来小产3次。病程3年。中医病名滑胎,证型肝肾阴虚,气血不足,冲任系胎无力。舌质暗红,无苔,镜面舌。脉细数。月经多推迟5~8天而至,经色暗红,夹少量血块。口干,梦多寐差,面部及背部常出痤疮,白带色黄,量不多,无异味,脘腹疼痛,大便溏泄,每日排便4次。
脾胃虚弱习惯性流产肝肾阴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2岁,主诉反复中脘疼痛半年。苔薄黄腻质淡红,脉细滑。中医病名胃痛,证型脾胃虚弱,湿热中阻。病程半年,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弱,湿热内生,胃失和降。患者饮食不节,工作紧张,伴有泛酸、嗳气,大便溏薄。胃镜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胃窦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理示萎缩、肠化生、不典型增生。
脾胃虚弱胃痛湿热中阻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21岁。主诉间断皮肤瘀斑2个月。舌质澹暗,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滑。中医诊断紫斑,证型为气阴两虚夹湿瘀。病程2个月。皮肤可见陈旧性瘀斑,乏力,夜寐差。舌象澹暗,苔白腻,脉弦滑。
气阴两虚湿瘀脾虚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主诉呕吐不纳,卧则安,起即吐,头有微汗,肢微厥冷。面色皖白,脉象软弱,舌澹苔白。中医诊断为水寒上越,胃气内虚。望诊面色皖白,舌澹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呕吐不纳,头微汗,肢微厥冷。切诊脉象软弱。复诊脉象虚大,舌澹,苔白。三诊脉象弦滑,舌红,苔白。四诊脉软,舌澹,苔白。六诊脉软缓,舌澹红,苔白腻。七诊脉迟软,舌澹苔化。八诊脉虚软,舌澹,苔滑。
呕吐不纳水寒上越胃气内虚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饭后翻胃呕吐15天余,舌淡苔白腻,脉细滑。辨证为脾胃虚弱,寒邪犯胃,气机不利,胃失和降,属呕吐倒食证。病因病机为素体脾胃虚寒,喜食冷饮,寒邪内犯,致胃气上逆,伤及胃阴,脾失运化。四诊表现为舌淡苔白腻,脉细滑。
脾胃虚寒脾胃虚弱寒邪犯胃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