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平素肝胃虚寒,头巅痛疼,呕吐不止,脉迟虚大。此次病情暴崩如注,身寒战慄,头痛筋掣,吐泻并至,腿与尾闾刺痛欲裂,脉沉,两关紧甚。诊断为血脱,寒邪伤及血分。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暴崩、头痛、呕吐、吐泻、尾闾刺痛,切诊脉沉、两关紧甚、滑大数急、右关尺紧、沉紧无神。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血脱,病因病机为寒邪伤及血分,病程未明确。
肝胃虚寒血脱益气寒邪伤血脉沉紧
查看详情 →
39岁,疲劳乏力,胃脘胀塞,两胁胀,大便干结,口舌溃疡,午后低热,易感冒,食纳乏味,舌苔黄腻,质紫暗边尖红,脉弦滑数,肝肾亏虚,气阴两伤,痰瘀郁毒互结,舌苔中部黄薄腻,质红,脉细弦滑,化疗伤正,脾胃虚极,舌苔黄中腻,质紫暗有裂,脉细,舌苔黄腻,质暗红有裂,脉细滑
脾胃虚极淋巴瘤肝肾亏虚气阴两伤
查看详情 →
患者胃脘胀痛4年余,饥饿及情绪波动时尤甚,烧心泛酸,纳差恶食生冷,胃中有凉感,体倦乏力,大便时干不爽、时色黑。舌体稍胖大,质稍澹,苔稍白腻,脉弦。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证属脾胃虚寒,肝胃不和。病机为脾虚中寒,肝郁气滞,寒凝血瘀。
脾胃虚寒胃脘痛肝胃不和脾虚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女性。左侧胁下隐痛、腰痛3月余,加重1周。头晕,面色苍黄,口干,不思饮水,血压160/96毫米汞柱。舌红少苔,脉沉细数。中医病名为多囊肾,证型为肝肾阴虚,兼有瘀血。胁肋胀痛,腰痛不能屈伸,脾胃虚弱,气血不足,阴虚津液不足。面色苍黄,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多囊肾多囊肝肝肾阴虚瘀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男性。主诉大便秘结2年余,近1个月服泻药无效。面色无华,语言无力,腹部饱胀,口澹不渴,舌淡苔薄白,脉濡缓,大便5~6日一解,成形。中医病名为便秘,证型为脾胃虚弱,中气不足。病因病机为脾胃运化失常,长期服用通下药物损伤脾胃之气,导致中气不足,肠胃运动功能减弱。
脾胃虚弱大便秘结中气不足
查看详情 →
男,52岁,胃脘痛,胀满,呃逆泛酸,畏寒喜暖,大便溏泻,病程9年,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迟,畏寒喜暖,中阳虚衰,气机失调,寒凝胃脉,寒主凝滞收引,中阳虚衰,阻而不通,胀满呃逆,便溏。
脾胃虚寒重度萎缩性胃炎中阳虚衰气机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主诉月经周期缩短2年。主要症状包括月经量多、经血色暗澹质稀、神疲乏力、头晕气短、腰膝酸软、小腹空坠、纳少便溏、夜尿频多。舌暗澹,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脾肾两虚,冲任不固。病机为脾肾两虚,冲任不固。
月经先期脾肾两虚冲任不固脾失统摄
查看详情 →
患者67岁,男性,主诉吞咽困难5月余,饮食有噎塞感而疼痛,痛如锥刺,固定不移,胸痛彻背,呕吐胃内容物或咖啡样稀水,吐后疼痛稍减,吐白色粘痰,便溏时有脓血。舌红苔黄腻,脉弦细涩,稍带数象。中医病名为噎膈,证型为瘀血内阻,瘀而化热。望诊见舌红苔黄腻,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吞咽困难、胸痛、呕吐、便溏,切诊见脉弦细涩,稍带数象。
噎膈瘀血内阻湿热内聚胸痛彻背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胃脘嘈杂、胸骨后不适伴烧灼感10余天。舌质稍红,苔薄黄,脉稍数。中医诊断嘈杂,证属湿热内蕴。病因病机为饮食过量,脾胃运化失常,湿邪内生,郁而化热,湿热中阻。
脾胃虚弱反流性食管炎糜烂性胃炎湿热内蕴证
查看详情 →
男,34岁。反复胃脘部胀满1年余,加重1个月。饮食乏味,食后腹胀尤甚,伴隐痛,空腹尤显,进食痛减,嗳气频,泛酸,胃脘部烧灼感,喜冷饮,大便干,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滑。中医诊断胃痞,证属脾胃虚弱,气滞中焦,兼有瘀热。胃镜示Barrett食管?糜烂萎缩性胃炎,病理示炎症++,萎缩++,肠化++,HP(-)。二诊症状减轻,舌淡苔薄,脉滑。复查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示炎症+,萎缩+,肠化+,HP(-)。
脾胃虚弱胃痞气滞中焦瘀热
查看详情 →
女性,38岁,胃疾5年,脘痞腹满,餐后加重,胃中振水声,胃脘至脐下如索状坚硬,大便时干时溏,纳食甚少,身高形瘦,舌质红,苔白,脉弦细弱,中医诊断胃缓,证属脾胃虚弱,水饮痞结。
脾胃虚弱慢性胃炎水饮痞结胃中振水声
查看详情 →
女,43岁。神疲,乏力,消化不良,极度虚弱。舌淡,苔白。脉细弱。气血亏虚,脾胃虚弱。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神疲乏力,消化不良,手脚软,脚肿,身瘦弱。脉细弱。脾虚证。脉沉弦,脉弦数,脉滑数。
脾胃虚弱气血亏虚脾虚证脉沉弦
查看详情 →
男,62岁。上腹部隐痛时作时休3年,加重伴嗳气1周。慢性胃炎病史,现症见脘痛隐隐,嗳气嘈杂,食欲减退,晨起恶心,大便时干时溏。舌胖边有齿印、苔薄白,脉象虚软。胃镜检查为萎缩性胃炎。证属肾阳不足,脾胃虚寒。
脾胃虚寒萎缩性胃炎肾阳不足腰酸肢凉
查看详情 →
36岁男性,双眼视物为双,眼球转动失灵1个月,左眼球外展受限,外转时眼痛头痛,复像检查示左眼外直肌麻痹,舌苔薄白,脉稍数无力,左眼目偏视(左眼外直肌麻痹),脾胃虚弱,气虚风侵,脉络失畅。
脾胃虚弱麻痹性斜视气虚风侵脉络失畅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食欲不振,胃脘闷堵,肝区隐痛,排便困难。舌苔薄白,脉细弦。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瘀毒内留。辨证为脾胃虚弱,瘀毒内留。舌苔薄白,脉细弦。病情为晚期胃癌伴肝脏、锁骨上、纵隔淋巴结、腹膜淋巴结多发转移,病程较长。
胃癌肝区隐痛便结难解腹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70岁。主诉脘腹不适、嗳气、纳谷不振、大便溏薄、夜寐差。病程为胃低分化癌术后1月余。中医病名属胃积,证型为脾胃虚弱,湿阻中焦。舌象厚腻,脉象细滑,后转为弦数。四诊显示面色萎黄,舌苔白腻,脉象细滑或弦数。症状包括脘腹不适、嗳气、纳差、大便溏薄、心悸、夜寐差。病机为脾胃虚弱,运化失常,痰凝气滞,热毒血瘀,日久成积。
脾胃虚弱胃积湿阻中焦痰凝气滞
查看详情 →
男,63岁。食后胸部梗阻感,进干食明显。病程自1995年12月起。中医病名:食道癌。证型:脾胃虚弱,气血凝滞。病因病机:脾胃虚弱,气血凝滞。面色红润,体胖。脉象未提及。症状变化包括梗阻感、吐黏水、泛酸水、食管饱胀。病史包括食道癌根治手术及化疗。复查示无转移性病灶,食管X线片无异常。
脾胃虚弱食道肿瘤气血凝滞
查看详情 →
女性,18岁。经水六月未行,身倦无力,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左关脉弦数而大,右寸脉小数,右关脉濡。气滞血凝兼脾胃虚弱。气滞血凝,脾胃虚弱,肝实脾虚。面色萎黄,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经水六月未行、身倦无力、食欲不振、大便秘结。脉象左关脉弦数而大,右寸脉小数,右关脉濡。
脾胃虚弱经闭气滞血凝
查看详情 →
5岁男童,全身皮肤红疹湿烂伴瘙痒3年余,大便时溏薄,面色无华,舌质澹红,苔薄黄,脉细数。异位性皮炎,中医诊断为湿疮,辨证属脾虚湿热,后转为脾虚湿困,最终辨证脾胃虚弱。舌象质澹红,苔薄黄,脉数。
脾胃虚弱异位性皮炎脾虚湿热湿疮
查看详情 →
女性,60岁。反复心悸、失眠2年,头晕目眩1月余,纳食欠佳,气短懒言,纳食渐减,失眠尤甚,动则气短眩晕加重,大便稀溏,排泄无力。面色少华,精疲体倦,目不欲睁,神志清,懒言语。舌质澹,苔白薄,脉细弱。脾虚失运,气血亏虚,肾气不足。
脾胃虚弱心悸失眠头晕目眩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