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闷+阴虚内热

王某,女,40岁。喉痒咳嗽反复1周,咽喉疼痛,咳吐稠痰,胸闷,心悸,头晕,晚上出汗。舌质稍红,苔薄,脉缓。中医诊断风热犯肺,内舍于心。舌质偏红,苔薄微黄,脉浮缓。舌质稍红,苔薄白,脉细缓。舌质红暗,苔薄白,脉细缓。
阴虚内热风热咳嗽风热犯肺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男性。主诉双眼视物不清2年,现视力继续下降,伴眼睛干痛、头痛、口渴欲饮、胸闷纳少、便润。舌象舌尖赤无苔,脉弦数。中医诊断为双眼青盲(视神经萎缩)。病程2年。
阴虚内热青盲视神经萎缩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王某 男 65岁 主诉左侧季肋部外伤后疼痛、瘀肿、胸闷气急、咳嗽、便秘 舌红苔黄腻 脉弦数 左侧第七、八肋骨横型骨折 肝气郁结 瘀血阻络 外伤所致 痛则不通 胸胁气机不利
阴虚内热肋骨骨折气滞血瘀肺热壅盛
查看详情 →
患者间断双下肢水肿1年,胸闷,心悸,少寐,双足踝微肿。中医诊断水肿,证属脾肾亏虚,热毒炽盛,血瘀水停。面色萎黄,舌红苔薄中剥,脉细。心阴不足,心脉失养,脾肾亏虚,水湿运化失常,瘀热互结,缠绵难愈。阴虚火旺,虚火扰神,燥热伤津。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脾肾亏虚热毒炽盛血瘀水停
查看详情 →
张某,女,41岁。主诉咳嗽剧烈,咳时牵引腹痛,鼻流清涕,微恶寒,手足心热,心烦失眠,口干思饮,汗多夜间尤甚,纳谷无味,小便黄,大便频。中医诊断为伏寒化燥,肺气失宣。舌质淡,苔白黄腻,脉右寸浮虚,关浮弦,尺沉滑,左寸沉,左关弦滑。二诊脉弦滑,舌转红,苔薄黄腻。三诊脉微弦数,舌红,苔黄腻未净。
阴虚内热感冒肺气失宣寒郁表闭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主诉发热微恶寒四月不愈。病程始于去年农历十二月,起病症状为发热恶寒、头痛、清涕、咳嗽胸闷。入院时体温40.2℃,微恶寒,午后及夜晚热甚,少汗,头昏头痛,精神疲惫,干咳少痰,胸闷乏味,纳少腹满,大便干结,小便灼热。舌质红苔少根部淡黄微腻,脉濡数。中医诊断为外感发热,湿热久留。病因病机为外感湿热,误治伤阴,致阴虚内热。
阴虚内热证胸闷乏味外感发热湿热久留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女性。主诉胸闷、气短3年,加重1个月。中医诊断消渴,证型为阴虚内热。舌红,苔薄黄,脉数。病程3年,症状包括胸闷、气短、头晕、口干、乏力。病因病机属阴虚内热,兼有血瘀。
阴虚内热胸闷2型糖尿病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病毒性心肌炎1个多月。症状包括面色苍白、心烦胸闷、精神委靡、呼吸困难、口唇紫绀。脉象结代,舌红苔少或微黄。诊断为热久内伤心气。病机属热伤心气,气虚厥脱。望诊见面色苍白、舌红苔少或微黄。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心烦胸闷、精神委靡、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切诊见脉象结代。
阴虚内热病毒性心肌炎心气不足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男性,主诉咯血反复发作3年,近半月加重,咯血量多,色鲜红,伴胸闷胁痛、头汗、饮食少纳。面色苍白,脉沉细,舌苔薄白。中医诊断为咯血,证型属肝火上炎,刑金损络。望诊见面色苍白,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情志不遂,咳嗽咯血;切诊见脉沉细。
阴虚内热胸闷胁痛支气管扩张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女,42岁,胃脘部嘈杂灼痛,反复3年。食后胃部不适,食量减少,胃脘隐痛,饱胀,嘈杂如饥,胃脘烧灼难受,按之轻压痛,有时空呕,口干欲饮,大便干结,形体消瘦,心烦善怒。胃脘嘈杂灼热隐痛,肝气郁结,灼伤胃阴。情志所伤,肝气郁结,久郁化火,灼伤胃阴。肝气失宣,胸闷,阴虚内热,心烦、口干、便结。
萎缩性胃炎肝气郁结胃阴虚心烦
查看详情 →
女,32岁。午后身热,口干不欲饮,食纳减退,胃脘胀闷,性情急躁,善太息,睡眠不佳,梦多,月经提前量少。病程1年。中医病名属肝气不舒,证型为肝气不疏,肝经郁热。舌澹红,苔薄白,脉沉弦。辨证为肝经郁热,病因病机为情志不遂,肝气不舒,气郁化火,火热伤津,阴津不足。
阴虚内热功能性低热肝气不疏肝经郁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女性,主诉左眼周及鼻侧胀痛,逐渐累及左侧头部,呈游走性胀痛,伴恶心呕吐,夜间痛甚,情绪波动时诱发,冬令加重,伴鼻塞、心悸、胸闷、耳鸣、纳少、口干、汗少、月经量少色暗、脉小弦软、舌正红略胖苔薄白。中医病名偏头痛,证型属肝郁气滞、风邪袭络、中焦湿困、阴虚内热。望诊舌正红略胖,闻诊无特殊,问诊有头痛、鼻塞、心悸、月经异常等,切诊脉小弦软。
阴虚内热偏头痛肝阳上亢风热上扰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主诉头晕、胸闷、心慌十余年,近日加重。病程十余年,反复发作,停药后复发。头晕伴呕吐,心慌、胸闷或胸痛,双下肢乏力。中医诊断眩晕,证型胆胃不和,痰浊上扰。病因病机为胆气不足,情志不遂,气郁生痰,痰浊内扰,上扰清空,阻于中焦,胆胃不和,胃失和降,痰湿困阻脾胃。望诊见苔白厚,闻诊无特殊,问诊见头晕、呕吐、胸闷、胸痛、下肢乏力,切诊见脉弦数。
阴虚内热原发性高血压胆胃不和痰浊上扰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女性。反复咳嗽,痰少,咳嗽剧烈时痰中带血,气急,自汗,盗汗,烦躁易怒,口干,便秘。舌质红,苔薄白腻,脉弦细兼紧。中医病名为咳嗽,证型属木火刑金、肺阴受损。病因病机为木火刑金、灼伤肺阴。望诊见舌质红,苔薄白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咳嗽、痰血、气急、自汗、盗汗、烦躁、口干、便秘。切诊见脉弦细兼紧。
阴虚内热咳嗽肺阴虚肝火旺
查看详情 →
26岁女性,反复紫癜近2年,尿蛋白1年余,双下肢皮疹,咽痛,腰酸,双踝关节酸,纳差,舌质红,苔薄,脉弦,尿常规蛋白3+,中医诊断血证之“肌衄”,证型为风热毒邪,迫血妄行,兼阴虚内热。
阴虚内热紫癜性肾炎风热毒邪迫血妄行
查看详情 →
患者心悸半年余,精神恍惚,眠差梦遗。脉促,左寸尺均沉,舌澹胖,苔黄而干,有剥脱。中医诊断心悸,辨证阴虚内热,心神失养。
心悸肾阴虚心神失养水火失济
查看详情 →
患者44岁,女性。主诉头晕、神疲乏力、口干、心烦寐差、阵热阵寒、微微出汗、胸闷嘈杂、性情急躁、喜静闭目、懒语音低、月经3个月未潮。面色苍白,脉细弱,舌澹苔薄。中医诊断气阴两虚,肝经郁热。病因病机为气阴两虚,肝经郁热,伤阴耗液,阴虚内热,气虚则神疲乏力,面色苍白,脉细弱,冲任衰竭致月经闭止。
气阴两虚肝经郁热心烦寐差月经不行
查看详情 →
女,52岁,烦躁失眠发热2年余,加重1个月,烦躁易怒,失眠神疲,潮热汗出,畏寒,口苦,咽干,胸闷太息,月经紊乱,头痛,乳胀,舌边尖红,苔薄白,脉弦细迟弱,脏躁,证属肝气郁结、阴虚阳亢
更年期综合征肝气郁结阴虚阳亢心肝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岁,主诉哮喘咳嗽,病程五个月。主要症状包括呛咳不休、纳呆、溲多、喉中痰鸣、夜间盗汗、胸闷口干。舌苔薄白,脉弦数。中医诊断为痉咳,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详细描述。望诊见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包含咳、痰、汗、胸闷等,切诊脉弦数。
阴虚内热哮喘咳嗽痰阻气逆肺失宣降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双下肢红肿疼痛伴活动不利1周。双下肢踝及趾关节红肿拒按,触之灼热,以右侧为甚,动则疼痛更甚。面赤发热,口干口渴,喜冷汗出,烦躁不安,胸闷不适。舌红苔黄,脉弦数。体温38.3℃。血沉77mm/h。
阴虚内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热毒蕴结风湿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