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3岁,男性。双侧胯部酸痛,伴双下肢乏力半年余,近期出现右下肢间歇性跛行及静息痛。舌质暗红,苔薄黄,脉沉细涩。中医诊断为脉痹,证型为气虚血瘀证。双下肢疼痛,伴乏力、拘急感,右下肢尤甚,皮肤紫暗,抚之冰凉。大便干,夜寐欠佳。双下肢动脉粥样性硬化并足背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流速减低,右侧胫后动脉不全闭塞。
脉痹气虚血瘀下肢动脉硬化间歇性跛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8岁,女性。主诉双手凉麻、苍白1年。中医病名雷诺病(脉痹),证型气血虚衰,风寒乘虚而入,经络郁阻。舌质澹,苔白,脉滑。双手皮色正常,冷水试验阳性,尺动脉搏动消失,足背及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腘动脉搏动减弱。
脉痹雷诺病气血虚弱风寒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双下肢水肿伴胀痛半年。双下肢肿胀、疼痛,按之凹陷没指,久立或活动后加重,患肢麻木,肢端发冷不温,腰酸腿沉,月经量少,色黯挟血块。舌澹暗,苔白,脉沉细。中医病名脉痹,证型术后气血两虚,寒湿瘀阻,病机为瘀阻络脉,水湿不运。
脉痹气血两虚寒湿阻络瘀阻络脉
查看详情 →
男,68岁,脚趾肿痛溃烂半年,加重1周。左下肢冷痛,足大趾与第2~3脚趾端溃破渗出脂水,皮色黯黑,六脉沉伏。脉痹,阳气不足,血脉不通。面色黯,舌象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症状包括足趾溃破、冷痛、渗出脂水。脉沉伏。
脉痹阳气不足寒湿伤阳脉络凝滞
查看详情 →
61岁女性,双下肢水肿半年余,红肿疼痛3月余。舌质暗红,有瘀斑,苔薄黄腻,脉滑。中医诊断脉痹,证型为血瘀、湿热闭阻脉络久而成毒。双下肢高度水肿,皮色发红,皮温升高,疼痛剧烈,行走困难,双侧胫前可触及大块硬结,触痛明显。
脉痹双下肢水肿血瘀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女性。主诉双下肢发凉、沉重、疼痛8个月。病程8个月。中医诊断脉痹,证型气虚血瘀、脉络不通。舌澹红,苔薄白稍腻,脉沉细。双下肢沉重、疼痛、发凉,午后水肿,左侧足趾青紫跳痛,心慌,腰酸痛。
脉痹气虚血瘀脉络不通肢体疼痛
查看详情 →
56岁男性,左下肢瘙痒、疼痛、肿胀,朝轻暮重,足部动脉可触及搏动。舌澹苔白,舌体胖大,脉浮。下肢凹陷性肿胀,皮肤温度可,伴有皮屑,无色素沉着。左下肢周径大于右侧,左下肢压痛(+),浅静脉曲张不甚明显。彩超示左下肢股静脉、腘静脉乏式试验(+),反流时间大于5s。中医诊断脉痹、水肿。
脉痹下肢静脉反流水肿
查看详情 →
女,65岁,右上肢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发凉麻木,心悸气短,纳差乏力,下肢浮肿。左脉结,右寸口及肘窝未触及动脉搏动,左臂血压110/70毫米汞柱,右臂血压测不到。心电图提示异位心律,房颤,右心室扩大。白细胞计数8200,中性78%,淋巴22%。心气不足,血运无力,血瘀脉道,发为脉痹。
脉痹风心病房颤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主诉左下肢慢性淋巴管炎,病程30年。左下肢轻度肿胀,活动后加重,饮食及二便调。左下肢肿,按之轻度凹陷,体大,舌质偏暗,有齿痕,脉沉细,双尺无力。中医诊断血劳、脉痹,证型湿邪闭阻脉络。
脉痹慢性淋巴管炎血劳气虚血瘀
查看详情 →
男性,62岁。右足疼痛2个月,双足麻木2年,右足怕冷,遇寒加重,得热则缓。舌质紫黯,舌苔薄白,脉沉细。中医病名脉痹,证型阳虚阴盛,寒凝脉痹。右足背皮色苍白,皮温降低,二趾、三趾紫红色,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糖尿病史10余年。
脉痹寒凝脉痹阳虚阴盛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左下肢肿胀疼痛,恶寒发热,小腿疼痛,患肢发热,口渴,溲黄。湿热下注,血脉瘀滞。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正常,气味未提。病史为初产二十余天。脉象未提。
脉痹血瘀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女性。主诉头痛、头胀15年。病史中提及高血压病及腹主动脉炎。现病史见头痛、头胀、心慌气短、口干口渴、口苦、小便黄、两下肢发凉酸麻无力。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沉弦滑。中医诊断为脉痹。病机为元精内损、脏腑移热、湿热郁阻、阴阳升降失司、经络瘀阻。
脉痹腹主动脉炎湿热内蕴经络瘀阻
查看详情 →
刘某,女,36岁,主诉双手和双脚小关节痛,得温热缓解,遇寒凉肿胀,皮肤苍白,关节疼痛。素体脾虚,食少,便溏。体征见舌澹,苔白,脉细弱。诊断为寒湿痹阻四肢经脉,阳气不能通达四末。四诊信息包括:舌澹,苔白,脉细弱。
脉痹关节痛脾虚寒湿
查看详情 →
女性,42岁,双下肢沉重无力,左侧内踝部红肿热痛,皮色紫暗,疼痛剧烈,左拇趾红肿痛剧,不能下地行走,双膝酸胀无力,头晕咽干。脉痹,血瘀湿热下注,脉络不通。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弦滑。
脉痹血瘀湿热下注脉络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1岁,女性。主诉双手发胀,指端发凉1年余。病程1年余。中医诊断脉痹,属血虚寒凝证。舌象澹黯苔薄,脉象细涩。主要症状包括双手发胀、指端发凉、遇寒或紧张时手指变色、周身关节疼痛、畏寒肢冷、眠差。病因病机为血虚寒凝,阳气不足,四末失温。
脉痹血虚寒凝四肢发胀指端发凉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8岁,男性。左腹下部条索状隆起伴疼痛、微红十余天。舌质澹红、苔白,脉弦。诊断为脉痹,辨证为外邪入侵,瘀血阻滞脉络。
脉痹外邪入侵瘀血阻滞养血通络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术后20天感行走不便,右下肢肿胀,肌肤觉热,疼痛甚剧。病程20天。中医病名:脉痹。证型:气滞血瘀、脉络阻滞。病因病机:术后血行不畅,血瘀阻塞血络。望诊:右下肢皮肤色红微热。舌象:舌澹苔黄。脉象:脉弦细数。
脉痹气滞血瘀血瘀阻络肌肤灼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右下肢胀硬,皮色暗红,肌肤紧韧,大腿内侧板硬、剧痛,步履困难。脉痹。舌苔白厚浮黄,脉滑数。胸闷,食少,口干不欲饮,恶油腻,小便黄。大腿肿胀,周径58厘米,小腿周径37厘米,皮温高,按之凹陷。湿热下注,瘀血凝滞,脉道不通。
脉痹湿热下注瘀血凝滞热毒较重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女性,左下肢与髋关节以下肿胀、压之凹陷、疼痛,背行时患肢发凉、麻木,影响睡眠,心情烦躁,口干,大便干。舌淡暗、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脉痹,证型为热毒入侵,气滞血凝,血脉经络瘀阻。
脉痹血栓性静脉炎湿热蕴结气滞血凝
查看详情 →
68岁男性,多饮乏力2年,手麻3个月。烦渴多饮,口干乏力,尿频,双手指麻木刺痛。舌质红,舌苔少,脉沉数无力。气阴两虚夹瘀之消渴、脉痹。
脉痹消渴气阴两虚瘀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