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男性,两侧小腿肌肉怕冷、麻木、足趾疼痛2年,双足麻木,足趾苍白怕冷、阵发性刺痛,皮肤干燥、不出汗,汗毛脱落,趾甲增厚变形,双足背动脉明显减弱。脱疽(脉络瘀阻证),气滞血瘀为主。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沉涩。
脱疽脉络瘀阻气滞血瘀足趾苍白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要症状为两足冻伤、隐痛、寒冷时加重,间歇性跛行,足趾发紫、发冷、苍白,肢端动脉痉挛,左足第2、3、4趾溃烂,疼痛剧烈,夜不能眠。体征包括两下肢肌肉萎缩、皮肤温度降低、汗毛脱落、趾甲变厚、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左足趾端溃烂、脓水多,左手食指干性坏死,桡动脉搏动减弱。诊断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坏死期)。舌红,脉细数。
脱疽气血凝滞火毒寒湿郁久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男性。主诉右拇趾末节发凉、麻木,逐渐加重至跖趾关节以上,伴静止痛。症状包括肤色青紫、瘀点夹杂、汗毛脱落、肌肤甲错、面黄肌瘦、心悸不寐、食少肢倦。中医诊断脱疽,证属瘀血内阻夹气血两虚。望诊见面色萎黄、肌肤甲错。闻诊未提。问诊见心悸不寐、食少肢倦。切诊未提。
脱疽瘀血内阻气血两虚心肾两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男性。主诉左脚凉痛,左腿变红,姆趾色紫暗,病程2年。中医病名脱疽,证型阴寒型。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缓。下肢血流图示左侧波幅降低,中等缺血。
脱疽阴寒型血瘀寒凝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6岁,男性。双下肢发凉怕冷,步态小腿酸沉胀痛6年余。右脚疼痛、踇趾、次趾肿胀两月余。患肢皮肤发凉,右脚暗红,趾甲增厚,踇趾、次趾肿胀,紫褐若煮熟红枣。左侧趺阳、太溪脉沉细,右侧趺阳、太溪脉消失。舌暗红、苔薄白,脉沉涩。诊断为脱疽,辨证为血瘀蕴热。望诊见右脚暗红、趾甲增厚、紫褐肿胀。舌象暗红,苔薄白。脉象沉涩。
脱疽血瘀蕴热脉沉细舌暗红
查看详情 →
男子足指患脱疽,色黑不痛。脱疽。病因病机为瘀阻脉络,气血不畅。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沉涩。
脱疽气血阻滞腐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8岁,女性。主诉双手遇冷后苍白、青紫1年余。病程1年余。中医病名脱疽,证型寒湿阻络。病因病机为寒邪客侵,营卫不和,气血运行不畅,阳气不达四末。面色苍白,满月脸,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贝格征(+),四肢末梢循环严重障碍。
脱疽雷诺综合征寒湿阻络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男,37岁,脱疽,病程1年,溃破疼痛,夜间失眠。舌红而干,苔薄黄,脉细数。瘀热交搏,气血运行不畅,脉络阻塞。
脱疽瘀热交搏气血不畅脉络阻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女性。主诉右脚第四、五趾疼痛一年半。症状包括皮色暗紫疼痛,午后痛甚,口干,夜睡不安,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色苍白。中医病名脱疽,证型寒热相杂型。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其他四诊信息未详细描述。
脱疽寒热相杂血瘀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男性。主诉左足趾冷痛1年,症状包括抽痛、怕冷、足色苍白青紫、间歇性跛行、夜少能寐。舌质暗,苔薄白,脉沉涩。专科检查见左足趾疼痛、皮肤凉、青紫、粗糙、无汗毛,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减弱。中医诊断为脱疽,证型为血脉瘀滞证。病因病机为外感寒邪,营卫失调,气血凝滞,经络闭塞。
脱疽血脉瘀滞间歇性跛行足趾冷痛
查看详情 →
男子足指患脱疽,色紫不痛。脱疽病程未明。舌象、面色、脉象未明。声音、气味未明。病史未明。病因病机未明。中医病名脱疽,证型未明。
脱疽气血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4岁。左足曾截除四趾,左上下肢冰冷,喜热畏寒,左下肢肌萎,左足拇趾溃烂,疮面1厘米×1厘米,色黯。余四趾已截除,创面10厘米×8.6厘米,腐肉呈黄绿色,跖骨外露,脓水异臭,外周肤色黑,剧痛,夜间尤甚。腘、胫后、足背动脉不能触知。舌澹,苔薄,脉沉细。血流图示左足曲线低平波,血管弹性消失,搏动血流量显着偏低。脱疽病程9年,脾肾阳虚,寒邪侵袭,血脉凝滞,趾端失于温煦,气血不达。
脱疽脾肾阳虚血脉凝滞气血不达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6岁。右小腿皮色紫暗起红筋,疼痛,病程自1951年起。中医病名脱疽,证型寒湿凝滞,气血阻隔。望诊见足背皮肤色紫,痛不可触。舌苔白腻,后转黄腻,脉沉细,弦细而数,数。体征见右二趾疮口脓水多,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皮肤青紫。病因病机为寒湿外受,阳气不能下达,经络阻塞不通,气血运行失畅。
脱疽寒湿凝滞气血阻隔阳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3岁。左下肢麻木、发冷、疼痛持续1年。患肢麻木,皮色紫暗,疼痛剧烈,夜间加重,患足汗毛脱落,足背脉络消失,足大指及次指变黑溃疡。急躁易怒,小便短赤,大便干燥。脉弦数。辨证为脱疽(热瘀经络型)。
脱疽热瘀经络气血不足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男性。主诉双下肢憋胀、发凉怕冷、疼痛半年余。双下肢憋胀发凉怕冷,疼痛持续半年,左足冰冷尤甚,有间歇性跛行,双下肢爪甲增厚变形,生长缓慢,左足底苍白,布氏征阳性,左侧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右侧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舌质淡或黯,苔薄白,脉沉细。既往史有糖尿病史10年。中医诊断脱疽(寒凝血脉证)。舌红或黯有瘀点、瘀斑,脉细涩。证属气滞血瘀。
脱疽寒凝血脉证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45岁男性,主诉心悸、关节疼痛,病程较长。心阳衰微,瘀阻脉络,舌质淡多津,脉促无力,血压90/60毫米汞柱。面色苍白,四肢逆冷,双下肢苍白紫绀,发凉,剧痛不能行走,动脉搏动消失。
脱疽风湿性心脏病心阳衰微瘀阻脉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6岁,男性。主要症状为两脚麻木疼痛,逐渐加重,右足趾疼痛夜间尤甚,不能入睡,喜热恶寒,有时气短。体征为右侧足趾发凉,第二三趾缺如。证属阳气虚弱,气血瘀滞。面色苍白,舌质淡,脉沉。
脱疽阳气虚弱气血瘀滞足趾发凉
查看详情 →
74岁男性,双足疼痛3年,入夜尤甚,胃纳欠佳,夜寐不安。双足皮肤温度降低,右足肌肉稍有萎缩,双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舌淡红,苔白稍腻,脉濡。中医诊断为脱疽,证属痰浊瘀阻,脉络不通。
脱疽痰浊瘀阻脾肾两虚湿阻中焦
查看详情 →
患者76岁,女性。左脚疼痛、间歇跛行1年余,左脚冷已数年。中医诊断:脱疽。舌苔白,脉弦细。B超检查示左侧下肢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左侧股动脉中下部斑块形成,左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无回声。病程较长,气血凝滞、经络瘀阻、气血运行不畅。
脱疽气血凝滞经络瘀阻糖尿病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左足冷痛、间歇性跛行1年。左足姆趾青紫,皮温低,皮肤干燥,汗毛稀疏,肌肉轻度萎缩,动脉搏动消失。证属阳虚外感寒湿,血脉瘀阻,为虚寒证。面色晦暗,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沉细。
脱疽阳虚寒湿血脉瘀阻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