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42岁,右足麻木疼痛伴间歇性跛行,右母趾溃烂9个月。右母趾皮色暗红,有溃疡面,已黑色结痂,痂下流脓。心悸失眠,烦躁不安,时而谵语。舌紫暗,苔黄燥。脉实大。脱疽(坏死期),燥邪伤及营血所致。
脱疽燥邪伤血心悸失眠烦躁谵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1岁。主诉双下肢活动后困痛,病情逐渐加重。形体消瘦,面色青黑,夜间小便量多,腰酸腿软,形寒肢冷,双下肢小腿肌肉萎缩,夜间静止疼痛,局部皮温降低,皮色苍白,趾甲不长,汗毛脱落。舌质澹,舌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证属阳虚寒凝,血脉不通。中医病名脱疽。病因病机为素体阳虚,寒凝血脉,脉络不通。
脱疽肝肾不足阳虚寒凝气血瘀滞
查看详情 →
42岁男性,左脚凉疼,左腿变红,趾色紫暗,病程2年。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缓。下肢血流图示左侧波幅降低,中等缺血。脱疽(阴寒型)。
脱疽阴寒型血瘀寒凝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7岁,男性。主诉左下肢麻木、发凉、酸胀,伴轻度跛行,病程1年,近3个月加重,疼痛持续,夜间加剧,皮肤出现紫斑,小趾变黑溃烂。左下肢皮温降低,皮色苍白干燥,左足第五趾颜色变黑,趾尖溃烂,肉芽紫黯,有坏死组织,分泌物不多,溃疡有恶臭味。中医诊断脱疽,病因病机为素体阳虚,脉道瘀阻,复感外邪,邪郁化热,热盛肉腐。
脱疽气血闭塞寒邪阻脉热盛肉腐
查看详情 →
李某,男,40岁。右足疼痛4月,间歇性跛行2月。双下肢皮温左侧高,右下肢皮温低,双侧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搏动不明显。舌瘀紫,苔白腻,脉弦细。证属脾虚肾阳不足,寒湿痹阻,经络不通。二诊舌瘀紫,苔黄腻,脉数,证属脱疽之寒湿阻络。
脱疽脾虚肾阳不足寒湿痹阻经络不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左腿及足拇趾麻痛,如针刺,疼痛难忍。患处瘀紫、漫肿、灼热、剧痛。脉细数,舌苔薄黄。中医诊断为脱疽,病因病机为邪毒郁火引起营卫不调、气血凝滞。
脱疽气血凝滞郁毒邪蕴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左足麻木凉痛,间歇性跛行29年,足趾紫黑溃烂,左足跖部溃疡,肉芽澹红,有脓性分泌物。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气血两虚证。左小腿肌肉萎缩,左足趾缺如,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腘动脉弱,股动脉正常,右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腘动脉正常,股动脉正常。双上肢动脉搏动正常。家族史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史。患者吸烟30年,每日20支。
脱疽气血两虚四肢发凉间歇性跛行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男性。右足姆趾疼痛、怕冷10年,加剧4月。右足趾疼痛,怕冷,皮肤发红,间歇性跛行,疼痛昼轻夜重,第一、四趾皮肤发黑。中医诊断脱疽,证型热毒瘀滞。面色暗红,舌红苔黄腻,脉弦细。专科检查右足背皮肤潮红,皮温降低,第1、4趾端皮肤干性坏死,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脱疽热毒瘀滞肾精亏虚肝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3岁,女性。主诉雷诺氏病20余年。肢末欠温,指端青紫疼痛,指节脱落伤口溃烂胀痛。体虚形瘦,面色白光白,舌质胖嫩色黯,苔薄白,脉沉细。证属寒伤脉络,血脉凝滞而成脱疽。
脱疽雷诺氏病血脉凝滞寒伤脉络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双手背、足背胀抽痛,皮色发红,沿血管处有硬结,皮肤干燥,黯紫红,神软乏力,少食懒言。舌黯红,苔黄腻。中医诊断为气虚血瘀,湿热毒邪蕴结脱疽。病机为病程长,气血瘀阻,湿热毒邪蕴结于肌肤。
脱疽气虚血瘀湿热毒邪皮肤瘙痒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双下肢冷痛、麻木1年,行走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双下肢酸胀疼痛、麻木怕冷,小腿及足背皮肤可见游走性红斑,舌暗红,苔白腻,脉弦,趺阳脉消失。中医诊断为脱疽,证型为气滞血瘀证。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湿热与瘀血互结,阻于脉道。
脱疽气滞血瘀湿热内生脉络滞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5岁,男性。左足第三趾肿痛一年,足背肿痛、麻木、疼痛。局部症状表现为左足第三趾皮色紫黑,破皮流出水液,足背漫肿,寒冷麻木,有时疼痛。面色苍白,饮食无味,小便清长,舌苔白厚而润,脉象沉迟。中医诊断为脱疽(寒型),病因病机为寒气凝滞,气血瘀积。
脱疽寒型气血瘀积足背肿痛
查看详情 →
58岁女性,右足拇指、次趾脱疽,溃破渗液,疼痛剧烈,终年不愈,头昏目眩,腰酸耳鸣。舌红少苔,脉细。证属肝肾不足,阴血亏虚。
脱疽阴血亏虚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81岁男性,左下肢冷痛2月余,伴麻木、间歇性跛行、左下肢发紫。舌苔白质紫,脉弦。高血压病史20余年,冠心病史10余年,心功能不全病史5年。脱疽,气虚血瘀型。左下肢青紫色花斑,皮温低于健肢,伴触痛。
脱疽气虚血瘀左下肢冷痛左下肢发紫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间歇性跛行2年,右足大趾溃疡2个月。双足发凉怕冷麻木,跛距约300米,右足大趾溃疡疮面澹白,挟有白色脓腐,触痛明显,疮周皮色瘀暗僵滞,双足静息痛,肤温降低,夜寐欠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舌质澹暗胖,边有齿痕,苔根白腻,脉弦细数。中医诊断脱疽,证属气虚血瘀兼有湿毒。
脱疽气虚血瘀湿毒足凉麻木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左足发凉疼痛,间歇性跛行10个月,左小趾趾端溃疡1个月。面色黄,肌瘦,慢性病容。左足小趾端溃疡1cm×1cm,有黄色分泌物,足背黯紫色,左足发凉,足背动脉尚可触及。脉滑数,苔黄微腻。中医诊断脱疽,证属寒凝湿阻,经络痞塞,气血不行,寒郁化热,热胜肉腐。
脱疽寒凝血瘀气血不行寒湿化热
查看详情 →
52岁男性,左下肢憋胀8个月,伴疼痛、发冷。右下肢足背动脉减弱,皮色如常,右手发冷两年。左脉沉细,苔白。中医诊断为脱疽,证属阳虚寒凝。
脱疽阳虚寒凝
查看详情 →
女性,48岁,左下肢胫部疼痛不适,发凉,局部皮肤黑紫,伴走路不便1年余。局部皮肤黑紫,触之发凉,舌苔薄白,脉沉。中医诊断脱疽,证型阳虚寒凝,气血不和,筋脉失养。
脱疽阳虚寒凝气血不和筋脉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8岁,男性。双下肢发凉怕冷、间歇跛行6年余,左脚肿胀溃烂半年,疼痛剧烈。体征见小腿萎细,左脚肿胀至踝,皮色暗红,足背溃烂,腐肉无脱,新肉无生,第二、三、四趾枯黑,其他二趾暗褐,双侧足背动脉、踝后动脉搏动消失,小腿发凉。舌暗红、苔黄燥,脉沉涩。中医诊断脱疽,辨证血瘀脉络,热毒炽盛。
脱疽血瘀热毒足部溃烂
查看详情 →
中年肥胖,消渴病三年,右手食指麻痒,指节生泡后渐肿,疼胀,黑斑紫黑,脉洪大数有力。辨证为脱疽,病因包括纵欲膏粱、服热药、忧郁寡欢、家业败落、失荣。面色晦暗,舌象未详,声音未详,气味未详,问诊含消渴病史、情绪失调、生活变迁,脉洪大数有力。
脱疽消渴病肾阳虚脉洪大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