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

女,66岁,胃痛持续2个月,胃痛严重,食后呃逆反酸明显,胃脘不适,肠鸣,夜眠后汗多。脉沉弱,舌暗,苔白厚。脾胃虚寒,胃中积寒。舌象暗,苔白厚,脉沉弱。舌红,苔根部厚腻,脉沉弱。舌暗红,苔白厚,脉沉弱。
脾胃虚寒胃痛胃中积寒呃逆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9岁,男性。主诉口内糜烂9年,时轻时重,缠绵不愈。纳食一般,形寒怕冷,四肢欠温,大便时溏,脉沉弱。体征见上腭偏右侧黄豆大小溃烂面,色白,周围不红肿,流涎清稀,舌质偏淡,苔腻白,脉沉细。中医诊断脾胃虚寒口疮。辨证为脾胃虚寒,温化失调,水湿不布,上渍口舌,腐蚀肌膜。望诊见舌质淡,苔腻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纳食一般,形寒怕冷,四肢欠温,大便时溏。切诊见脉沉细。
脾胃虚寒水湿不布口疮白溃烂面
查看详情 →
男,73岁,黑便伴头晕、乏力10天。便血病,脾肾两虚证。面色苍白,舌质黯红,舌下络脉怒张。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慌,腰膝酸软,耳鸣。脉象未提及。病程10天,既往有黑便史,高血压病史30余年,胃、十二指肠球部复合性溃疡病史,病因包括饮食不节、情志过极、劳倦过度。
便血病脾肾两虚证实火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胃痛2年,加重1个月。胃脘胀满疼痛,胃部喜暖畏寒,偶有泛酸,小便清长,大便偏稀。舌澹红,苔白,脉沉弦细。中医诊断胃脘痛(气滞寒凝血瘀)。
脾胃虚寒胃脘痛气滞血瘀寒凝
查看详情 →
患者17岁,女性。腹痛2月余。腹痛于饭后易作痛泻,日行3次,纳眠尚可,月经后错,量可,色黑或红,痛经。舌暗,苔白,脉细滑。脾胃虚寒,清阳不升。冲任虚寒,寒凝血瘀。饮食不节,食滞不化或气滞寒凝。忌食生冷。
脾胃虚寒消化不良寒凝血瘀冲任虚寒
查看详情 →
男,56岁,反复胃脘痛3年,秋冬加重,伴腹胀、嗳气、纳差、时有腹泻。舌澹,脉沉无力。胃镜示胃粘膜充血、水肿。诊断为慢性胃炎,辨证为脾胃虚寒。病机为脾阳不振,寒自内生,胃失温养。
脾胃虚寒慢性胃炎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男性。主诉上腹部经常疼痛已4年多。症状包括脘痛绵绵,喜温喜按,得食痛减,纳谷不香,大便黑色,面黄体瘦,心悸,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中焦虚寒。
胃痛虚寒喜按纳少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男性。主诉双侧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2月余,加重2周。病程2月余。中医诊断痹症夹湿,证型湿热阻滞,气滞血瘀。舌质紫黯,苔薄白,脉弦。双侧膝关节轻度肿胀,局部压痛明显,浮髌试验阳性,双侧股四头肌轻度萎缩。
膝关节疼痛湿热阻滞气滞血瘀关节肿胀
查看详情 →
1岁男童,反复腹泻3月,加重伴腹胀、纳呆4天,发热、精神萎靡1天。腹泻粪质稀薄,水样,夹未消化肉食,日泻10~12次,夜泻3~4次,肛周潮红。舌澹红,苔白厚腻,指纹浮红,气关。体温38.6℃,心率128次/分,呼吸32次/分,身热肢凉,腹满肠鸣,嗳气拒食。辨证属脾胃虚寒,食郁化热,兼轻度失水。
脾胃虚寒食郁化热轻度失水腹泻
查看详情 →
13岁男性,反复腹痛半年余。胃痛隐隐,喜按,打嗝,泛吐清水,食欲减退,大便溏薄,神疲乏力。舌质淡,脉沉细。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返流性食管炎。胃脘痛,脾胃虚寒。
脾胃虚寒胃痛腹痛泛吐清水
查看详情 →
女,64岁,神经衰弱及脾胃虚寒病史多年,近2年症状加重,失眠易醒,记忆力下降,精神不振,纳呆腹胀,便溏,面色萎黄,舌淡,脉沉细,证属脾气郁结,心神失养。
脾胃虚寒神经衰弱脾气郁结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75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吞咽困难、食欲不振、消瘦。病程自1997年2月起,持续约3年。中医病名为食道癌,证型为气阴两虚,癌毒积聚。望诊见舌淡、苔薄白,切诊见脉细弱。问诊见胸闷气急、纳食不香、夜寐不宁、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后续症状变化表现为咳嗽、痰黏色黄、舌苔灰黑、脉濡数,证属肺胃不和,脾运不佳,湿热内蕴。
脾胃虚寒食道鳞癌气阴两虚癌毒积聚
查看详情 →
75岁男性,便血2年余,柏油状,无腹痛。气血两虚,脾胃虚寒,中焦虚损,化源不足。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嗜饮酒,喜辛辣油腻,不忌寒凉。体质日差,病程久延。
脾胃虚寒便血气血两虚中焦虚损
查看详情 →
38岁,产后食少,腹胀,肠鸣,吐酸水,便溏,胃脘痛,脉虚弱,脾胃虚寒,脾虚寒盛,脾阳不足,舌淡,苔白腻,脉虚弱
脾胃虚寒产后食少腹胀肠鸣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月余,主要症状为啼哭声嘶哑、哮喘、纳少、汗出淋漓、鼻塞。面色皖白,额青,唇澹无血色,双手背发紫,躯干皮肤青斑点点分布,指纹极澹如无。精神萎靡,啼哭声低弱,小便短少,大便形正量少。中医病名为哮喘,证型为肺脾两虚、气阴不足,病因病机为肺热壅盛、脾虚不摄、血不循经。望诊见面色皖白、额青、唇澹、指纹澹紫。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啼哭声低弱、纳少、汗出、鼻塞。切诊见指纹极澹如无。
新生儿哮喘肺热壅盛脾虚不运阴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男性。主诉胃脘部疼痛反复发作6年,加重2天。病程6年,诱因受寒凉,症状包括胃脘部疼痛向嵴背放散,伴恶心、嗳气、泛酸、纳呆。体征面黄体瘦,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胃脘痛,病机属寒凝气滞。
脾胃虚寒胃脘痛寒凝胃络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主诉为吐泻、昏睡、露睛、手足瘛疭、身冷。中医病名为慢惊,证型为脾胃虚寒、脾肾俱虚。病因病机为吐泻致脾胃虚损,复以利下之法伤正,致虚寒内生。望诊见身冷、露睛,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吐泻、不语,切诊见脉象未提及。
脾胃虚寒慢惊风脾肾俱虚
查看详情 →
10岁女性患者,主诉上腹阵发性绞痛伴呕吐清涎及呕蛔虫。精神萎靡,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尿清便溏,痛时俯身屈膝,喜热饮,热敷可缓解,喜按摩。舌质澹,苔白润,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寒,蛔虫内扰。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寒,复贪凉食冷,内外合邪,蛔虫内扰作痛。
脾胃虚寒蛔厥蛔虫内扰四肢厥冷
查看详情 →
24岁女性 婚后一年不孕 月经量少不畅 脐周及少腹部阵阵剧烈绞痛 恶心 吐清水 不思饮食 面色苍白 脉沉细 舌暗淡 薄白苔 子宫缩小 后倾位 原发性痛经 脾胃虚寒 寒客胞宫 冲任阻滞 寒凝不通 血脉拘急 期门为肝经募穴 足厥阴 足太阴与阴维脉交会穴
脾胃虚寒痛经寒客胞宫
查看详情 →
18岁女性,呕吐5天,食入即吐,吐清涎,每日数十次,伴脘腹疼痛、头目眩晕、胃部喜热按、面色萎黄、肢体消瘦。舌苔薄腻,质淡有齿痕,脉沉迟。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寒,中阳不振,病机为升降失司。
脾胃虚寒呕吐中阳不振升降失司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