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18岁,女性。主诉胃痛5年,加重半年,伴饱胀、嗳气、便秘、身困乏力、畏寒肢冷、痛经、崩漏、白带多。中医病名包括胃脘痛、痛经、崩漏、带证。证型为脾胃虚寒、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寒、湿浊下注、气滞血瘀。望诊见舌质澹红、薄白苔、体胖、齿痕。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胃痛、痛经、崩漏、白带多、畏寒肢冷、便秘等。切诊见脉沉细。
脾胃虚寒胃痛痛经崩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0岁,男性。主诉胃脘部胀满疼痛1月,加重4天。现病史示胃脘隐痛,喜温喜按,空腹痛甚,进食痛减,嗳气腹胀,纳差,大便稀溏。体格检查示面色欠润,舌质澹,苔白,脉沉。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型中焦虚寒证。病因病机为饮食失节、贪凉饮冷致脾阳不足,中焦虚寒,胃失温养,不荣则痛。
胃脘痛中焦虚寒脾胃虚弱纳差
查看详情 →
11岁男童,流涎8年,伴口干欲饮,食添涎增。唇舌肿痛,下颌赤烂,舌赤苔少,脉数。涎作臭,诊断为胃中伏热,逆诸廉泉。
流涎不止胃热上逆口干欲饮
查看详情 →
18岁男性,胃脘痛十年,冬春发作,夜间疼痛剧烈,反酸泛恶,便血色黑。舌苔白,脉细。中医诊断为脾虚肝热,病机为脾虚生寒不能摄血,肝虚生热不能藏血,统藏失职,血不归经,下渗大肠致便血。
胃痛便血脾虚肝热
查看详情 →
男,53岁,反复胃脘隐痛三年,痛时热敷可缓解,常吐清水,纳差。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舌澹苔白,脉虚软。证属脾胃虚寒型胃痛。
脾胃虚寒虚寒性胃痛
查看详情 →
患者64岁,男性。胃脘隐痛、胀满不舒反复2年余,近1个月痛胀加重,泛恶欲呕,大便溏薄。舌质红、苔黄腻,脉濡细。证属湿热中阻,胃气不降。
慢性胃痛湿重于热胃气不降舌红苔黄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2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大便溏泻20余年,加重半年,每日大便2~4次,甚则10余次,脘腹隐痛,喜温按,肠鸣,腹胀恶心,纳呆食少,倦怠乏力。舌澹红,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泄泻,证属中焦虚寒。二诊时舌稍暗红,苔薄微黄,脉沉细小弦。病程长,病情反复,涉及脾阳不足,运化失职,水谷清浊不分。
脾胃虚寒慢性肠炎泄泻中焦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男性,主诉大便溏薄2个月。舌苔薄黄腻边有齿痕,脉左关小弦,右脉沉。中医诊断为寒热错杂久泻证。病因病机为肝有郁热、脾胃有寒、热郁于内、久病气血亏虚。
脾胃虚寒久泻证肝气郁热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6岁男性,腹痛,便溏,肢冷,纳谷不馨,面色皖白,病程周前曾下蛔虫。脉虚细,苔薄白。证型为脾胃虚寒,虫患。病机为脾胃虚寒,虫扰肠道。
脾胃虚寒腹痛便溏肢冷
查看详情 →
15岁男性,主诉胃痛、恶心、呕吐,病程1个月。中医病名胃脘痛,证型脾胃虚寒兼有气滞。舌象澹,苔白,脉弦细。病机为脾胃虚寒,脾阳受损,寒凝气滞,肝胃气滞。
脾胃虚寒胃脘痛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长期腹泻,溏泻伴腹痛,头昏,颈椎憋闷,小腿及足发凉,多汗,喜温食。面色少华,舌暗红少苔薄白,脉弦细。虚劳病,脾肾两虚,冲任虚损。面色少华,舌暗红少苔薄白,脉弦细。夜眠可,食欲差,经量多有血块,经期缩短。多次流产史,调护不当。
脾胃虚寒脾肾两虚冲任虚损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上腹部隐痛,遇寒尤甚2年,加重1个月。腹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面色少华,神疲肢倦,手足欠温,纳食减少,食后腹胀,大便稀溏,舌澹苔白,脉沉缓。中医诊断为腹痛(脾胃虚寒)。病因病机为平素贪凉饮冷,饮食不节,生活无规律,伤及脾胃之阳,中阳不振,脏腑失于温养,脉络凝滞。四诊信息包括面色少华,舌澹苔白,脉沉缓。
脾胃虚寒中阳不振寒气腹痛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主诉胃痛反复发作2年。主要症状为胃脘隐痛,时腹胀且冷,口不干苦,纳食少,大便溏。舌质澹,苔白。脉沉细兼弦。中医诊断脾胃虚寒。病因病机为脾虚与寒滞相兼。
脾胃虚寒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胃脘隐痛
查看详情 →
脾胃病 脾虚胃弱 痰瘀互结 阴阳失衡 脾主运化 胃主通降 脾阳不振 胃阴不足 精微不化 水湿聚痰 气机失调 寒热错杂 正虚邪实 阴阳偏盛 阴阳失衡 气血生化不足 升降失司 痰阻气滞 精微不归正化 气机升降枢纽 外感六淫 内伤七情 饮食劳倦 气血阴阳失调 脏腑功能失调 五脏俱损 五脏俱荣 甘辛化阳 酸甘化阴 中气不立 阴阳相生 调和对立统一 本虚标实 病程较长 反复发作
脾胃病脾阳不振胃阴不足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男性,主诉上腹胀痛不适两月余,加重伴呕吐宿食3天。病程两月余。中医病名胃癌,证型脾胃虚寒,运化失司。望诊面色白,舌澹胖,舌边有齿痕,舌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纳少,便稀,四肢冷,喜穿厚衣。切诊脉沉缓无力。二诊见脉沉细,舌澹边有瘀点。
脾胃虚寒胃癌术后运化失司脾虚
查看详情 →
8岁男童,反复脐周痛四年,阵发频繁,喜揉按,纳食欠馨。舌胖淡,苔少,脉滑缓。脾胃虚寒,凝滞气机。腹部柔软,无压痛,无硬块物。二诊后腹痛消失,呕吐未作,食欲仍少,舌红嫩,少苔,脉滑缓。
脾胃虚寒气机凝滞脐周痛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男性。主诉口内糜烂9年,时轻时重,缠绵不愈。纳食一般,形寒怕冷,四肢欠温,大便时溏。上腭偏右侧有黄豆大小溃烂面,色白,周围不红肿,流涎清稀。舌质偏澹,苔腻白,脉沉细。诊断为口疮,证型为脾胃虚寒,温化失调。病因病机为脾脏虚寒,水湿不布,上渍口舌,腐蚀肌膜。
脾胃虚寒口疮温化失调舌质淡
查看详情 →
27岁男性 持续胃痛 腹泻 口干渴 手足心热 寐差 脉细弱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慢性结肠炎 胃纳不良 消化不良 体重下降 舌苔白黄厚腻 病程多年 病因病机属脾胃虚寒 脾胃虚弱 气血不足 气血亏虚 气虚血弱 脾阳不足 脾失健运 胃失和降 脾肾阳虚 精气亏虚 气虚湿困 气血两虚 气血不足 气虚寒凝 气虚血瘀 气虚阳虚 气虚阴虚 气虚湿阻 气虚寒湿 气虚痰湿 气虚血瘀 气虚阳衰 气虚阴伤 气虚阳虚 气虚寒凝 气虚血弱 气虚湿阻 气虚阳衰 气虚阴伤
胃痛腹泻脾虚寒证
查看详情 →
黄某,54岁。胃痛时作,嗳气,泛酸,大便失调,病程2年。湿热中阻,肝胃失和。舌苔澹黄腻、舌质紫,脉弦。舌苔澹黄腻,脉细。舌苔薄白腻、质暗红,脉细滑。
脾胃虚寒胃痛湿热中阻肝胃失和
查看详情 →
女,40岁,反复右侧偏头痛5年,发作于冬春季节。头痛剧烈伴呕吐,无反酸,不欲饮。头戴棉帽,畏风怕冷,四肢冰凉。舌质澹,脉细而涩。寒滞肝脉,血瘀而痛。寒邪侵袭,渐至血凝而痛,寒瘀相结。寒滞肝脉,肝胃虚寒、浊阴上逆。巅顶头痛,畏寒肢冷,脾胃虚寒。
脾胃虚寒右侧偏头痛寒滞肝脉血瘀而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