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23岁,女性。颜面红色丘疹反复发作3年,加重1月。大便每日2~3次,手足不温,喜热畏冷,月经延后。面色灰暗无光,舌质淡,苔白厚,脉沉细。面部及胸背部密集毛囊炎性丘疹,油脂分泌旺盛,脓头较多,耳后淋巴结肿大。中医诊断肺风粉刺,证属脾胃虚寒。
脾胃虚寒肺风粉刺月经不调耳后肿大
查看详情 →
10岁男性,主诉眨眼、扭嘴、肚脐抽动三年,伴有喉中“吭吭”作响、摇头扭脖子、口出秽语、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早产三周,幼时受惊吓,脾胃虚弱,食欲欠佳,大便不成形,纳差,睡眠不实,稍动即醒,不时出现不自主抽动。舌质澹,苔薄白,舌边有齿痕,脉细数。辨证为瘛疭,脾虚阴血不足,风阳上扰。
抽动秽语综合征脾虚阴血不足风阳上扰血虚风动
查看详情 →
74岁男性,吞咽困难半年余,进行性加重,乏力,吞咽不畅,饮水哽噎,纳少,大便不成形。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胃癌,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胃癌吞咽困难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病程两旬,主要症状包括舌强语涩、食少形疲、头昏足麻、虚里跳动。中医病名为内风,证型为肾真下虚、水不涵木、肝风内动。病因病机为肾阴不足,肝木失养,内风鼓动。舌象为舌强,脉象未明,面色未述,声音气味未提,病史提及喉痛,治疗前曾用清凉药,致脾胃受伤。
脾胃虚寒喉痛舌强语涩食少形疲
查看详情 →
3岁女性,纳差1年余,形体瘦弱,面色皖白,神倦懒言,舌淡苔薄白滑,脉细弱,小儿厌食证,脾胃虚寒型,脾胃虚寒,纳食减少,病后体弱,麻疹并发肺炎史,舌淡苔薄白滑,脉细弱,面色皖白,神倦懒言
脾胃虚寒小儿厌食证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主诉恶性淋巴肉瘤,病程较长。低热,脱发,舌淡苔白滑而腻,脉细濡。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弱,湿浊内蕴。
脾胃虚弱恶性淋巴肉瘤湿浊内蕴白细胞降低
查看详情 →
患者27岁,男性。主诉胃脘隐痛,时而泛酸,腹胀不适,大便色黑,体倦乏力。病程10余年。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而滑。证属脾胃虚弱,气不摄血。
脾胃虚弱十二指肠溃疡气不摄血胃脘隐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女性。主诉慢性胃病史10年余,胃脘部不适反复发作。病程约20天,胃脘隐痛,喜温熨,阵阵汗出,微恶风寒,腰背冷,纳食差。舌淡,苔白腻,脉沉紧。中医诊断为太阴阳虚兼卫阳不足证。
脾胃虚寒慢性胃病太阴虚寒卫阳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0岁,男性。主诉呕吐并吐酸水二年。病程二年。中医病名呕吐酸水。证型肝气郁结,胃失和降。病因病机肝气郁结,胃失和降。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滑。脘腹胀满疼痛,恶心呕吐,嗳气频繁,厌食,烦闷不舒,口干不欲饮,身倦无力,不能睡眠,大便不爽,小便短赤。
脾胃虚弱呕吐酸水肝气郁结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患者71岁,男性,主诉上腹疼痛伴消瘦2个月,病程2个月。主要症状包括上腹胀痛、刺痛、夜间加重、纳差、嗳气、烧心、吐清水。舌质淡紫,苔薄黄腻,脉细缓。中医诊断为胃积,证属脾胃虚弱,瘀毒凝聚,兼肝热犯胃。舌象淡紫,苔薄黄腻,脉细缓。
脾胃虚弱胃癌瘀毒凝聚
查看详情 →
产后患者,营阴亏耗,恶露未尽,旧患便溏,脾土薄弱,胃呆纳少,舌苔薄腻,脉象濡缓。初诊见寒热,头痛骨楚,胸闷不思饮食,舌苔薄腻,脉象弦滑带数。二诊恶露未止,舌苔腻布,脉象弦滑带数。三诊形寒身热,有汗不解,胸闷,饥不思纳,渴不多饮,舌苔薄腻而黄,脉象弦滑带数。五诊寒热得退,小溲短赤,舌苔薄腻。中医诊断为营血亏虚,恶露未楚,氤氲之邪乘隙而入,宿瘀留恋,痰滞交阻阳明,阴血亏虚,蕴湿未尽,脾胃运化无权。
脾胃虚弱产后气血虚营血亏耗恶露未止
查看详情 →
女,40岁,胃痛伴消化不良3个月,便溏,大便不成型,怕冷,胃胀,气短,舌暗体胖,口干,大便时干时稀,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沉滑,中医诊断胃痛,证属脾胃虚寒。
脾胃虚寒胃痛便溏舌暗体胖
查看详情 →
9岁男性,主诉饮食不慎后反复上腹部胀闷不适,食后加重,便秘,大便4日未解,不思饮食。辨证为脾虚食滞,腑气不通。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病机为脾虚导致食滞,腑气不通。
胃炎脾虚食滞腑气不通便秘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0岁。主诉肝炎病史,半个月前复发。精神不振,胸闷腹胀,纳差乏味,恶心厌油,烦躁不安,身目发黄迅速加深,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质绛红,苔黑燥,脉弦滑数。中医病名:慢性重症肝炎。证型:瘀热互结、热毒侵入营血、阴黄、肝脾不和,湿热未尽。病因病机:湿热毒盛,侵犯脾胃,损及肝胆,弥漫三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舌质澹红,苔薄润,脉弦缓。舌质澹红,苔薄白,脉弦。
脾胃虚弱慢性肝炎瘀热互结热毒侵营
查看详情 →
女,18个月,食欲不振3个月,拒食2天。颜面萎黄,形体消瘦,脘腹膨胀,大便不调,舌质澹红,苔中部黄厚腻,指纹紫滞。寒湿伤脾,湿浊中阻,久而化热,过服温燥之品,湿与热互结。面色萎黄,舌澹红,苔薄黄,指纹澹滞。脉象未提。
食欲不振寒湿伤脾湿浊中阻湿热互结
查看详情 →
女,78岁,恶心呕吐1周,舌深红,边紫暗,少苔,脉弦滑,胃阴不足,胃气上逆,胃失和降,气逆向上,虚热内生,阴津不足,腑气紊乱,耗气伤血,胃热嘈杂,便稀,精神委靡,头晕乏力。
脾胃虚弱恶心呕吐胃阴不足胃气上逆
查看详情 →
男性,50岁,口腔溃疡疼痛十余年,饮食及寒热刺激后加重,灼痛难忍。舌质红燥,唇内舌颊白色溃疡点遍布,食欲差,消化迟滞,脘腹胀满。六脉弦急。中医病名属口腔溃疡,证型为上热下寒,脾胃虚弱,病因病机为水湿格阳,阳气不达。
脾胃虚弱复发性口腔溃疡上热下寒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主诉胃脘痞满不舒,进食后加重,饮食量减少,时有恶心、干呕。病程10余年,近1年加重。舌质澹红,苔薄黄,脉弦。诊断为脾胃虚弱,胃失和降。
脾胃虚弱胃失和降肝气郁结胃气不降
查看详情 →
患者,女,67岁。腰背部疼痛4年,加重2周,酸软无力,腰部活动不利,食少纳呆,腹胀,便溏,面浮不华,气短,神疲乏力。舌澹,舌体胖大,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骨痿证(脾肾亏虚)。脾肾亏虚,精微不输,骨松不健。腰椎骨质疏松,骨密度降低。体征示胸腰段棘突压痛、叩击痛阳性,腰椎活动不利,双下肢肌力正常,膝腱、跟腱反射减弱。
骨痿证脾肾亏虚肾阳虚衰肾阴亏损
查看详情 →
8岁男性,腹部阵痛,大便稀7天。湿热内壅,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舌质澹红,舌苔薄白,脉细。精神软,面色白,体瘦。病程较长,脓血便后余邪未尽,脾虚失运,水湿内停,脾胃气机失调。
泄泻湿热内壅脾虚失运水湿内停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