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5岁。主诉右下腹包块2个月。中医诊断痿证,证属脾胃亏虚、精微不足。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意识障碍,步态不稳,记忆力下降。头颅MRI示乳头体偏小,对称性内侧丘脑异常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血清丙酮酸升高。病程较长,术后出现韦尼克脑病。
痿证脾胃亏虚精微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1岁,女性。主诉倦怠乏力半年。主要症状包括倦怠、乏力、纳差、眠差、手指麻木、月事提前量多。病程半年。中医病名虚劳。证型气血双虚。病因病机为脾虚气血生化无源,气血双虚,血虚心神失养。望诊舌澹,苔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倦怠、乏力、纳差、眠差、手指麻木、月事异常。切诊脉沉。
虚劳气血双亏脾虚肾虚
查看详情 →
女,49岁,上腹部胀满伴泛酸3年余,加重半年。上腹部胀满、泛酸、嗳气、纳差、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偏干、脘中畏冷、心烦、失眠。舌偏红、苔白而厚,脉沉弦。痞满,证属痰瘀互结,胃失和降。
脾胃虚弱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不足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主诉上腹灼痛,空腹时加剧,伴嗳气泛酸,病程自20岁起,反复发作。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脾寒胃弱、中阳不足。证属脾寒胃弱,中阳不足。症状包括上腹隐痛、脘部觉凉、喜温喜按、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四肢欠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象细。体征显示轻度贫血貌,上腹部压痛,大便潜血阳性。X线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胃脘痛脾寒胃弱中阳不足四肢欠温
查看详情 →
陈某,男,35岁。主诉慢性肝炎2年余,两胁及胃脘部闷痛不舒,口干口苦。舌质偏红,苔两侧薄黄腻,脉弦略数。诊断为肝胆湿热,肝气不舒。二诊见口苦,肝区隐痛,夜寐不安,舌质偏红,苔薄黄腻,脉弦数。三诊见疲倦,胃脘胀闷,时口苦口干,舌质偏红,苔薄黄略腻,脉弦。四诊见身体疲乏,夜寐不安,肝区及胃脘时闷痛,口干,舌质澹红,苔薄微黄,脉弦。五诊见胃纳不馨,口干口澹,舌质澹红,苔薄微黄,脉弦。诊断包括湿热未尽,阴气受伤,气阴不足,湿热未除,脾胃虚弱,肝经湿滞。
脾胃虚弱慢性肝炎肝胆湿热气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74岁,女性。主诉胃胀3年余,反复发作。胃冷喜温喜按,口干喜热饮,嗳气,腰右侧疼痛,小腹压痛,夜尿2~3次,尿中伴有泡沫,面色白。现病史中提及纳眠可,大便可。辨证为肝郁气滞,胃失和降。望诊见面色白,舌红苔薄白或薄白腻,舌下静脉(++)。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胃胀、胃冷、口干、嗳气、腰痛、夜尿频、尿泡沫。切诊见脉弦或弦滑。
胃胀肝郁气滞胃失和降口干
查看详情 →
患者63岁,女性,体胖,平素易着急生气。主诉头晕目眩、胸闷憋、心悸、气短,病程5年。中医病名属高血压Ⅲ期、冠心病、心房纤颤。证型为肝阳上亢、气滞血瘀、心神失养、脾虚湿停。望诊见舌体胖、质暗红、中苔灰腻。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两颧微红、心慌、眠差、梦多、动则气短、腿肿。切诊见脉结代、来往不匀。
高血压肝阳上亢气滞血瘀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胃脘胀痛反复发作近3个月,伴呕逆、反酸、口臭、气短乏力、纳差、恶寒、肠鸣、大便溏泄。舌质暗红,苔澹黄而腻,脉弦细。辨证为脾虚肝郁,湿热瘀阻。胃镜示糜烂性胃炎(中度)、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食管炎。
胃痛脾虚肝郁湿热瘀阻反酸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7岁。主诉头晕时作二个月余,加重伴心悸1周。现病史提示情绪紧张、工作压力大为诱因。舌质红,苔黄,脉细弦。中医诊断眩晕,证型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阴耗伤,风阳上扰。病位在肝心脾,病性本虚标实。患者情绪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健忘,乏力,胃纳差。
眩晕肝阳上亢心气不足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女性。胃脘隐痛1周余。主症为胃脘隐痛,喜暖喜按,口淡无味,食欲不佳,口中清涎多,四肢欠温,大便溏稀。舌质淡,苔薄白滑,脉沉滑。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寒、胃络瘀阻之胃痛。病因为过食冰激凌,导致寒邪损伤脾阳,胃络瘀阻,不荣则痛,不通则痛。病机为中阳虚弱,胃络瘀阻,属本虚标实。
脾胃虚寒胃痛胃络瘀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4岁,女性。主诉上腹部疼痛,左下腹部疼痛,纳少,恶心呕吐。病程自2007年初起,术后化疗后出现脾胃虚寒症状。舌淡苔薄白,舌边瘀斑。脉沉缓无力。中医诊断脾胃虚寒,中焦失运。病因病机为术后正气未复,化疗毒副反应致气血亏虚,脾阳不化,宿食停滞,胃浊上逆。
脾胃虚寒胃癌术后中焦失运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男,36岁,双眼干涩不适半年,燥热沙涩感,畏强光,眵多干结,口干不多饮,小便微黄。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中医辨证为脾肺积热,津液亏损。双眼上睑结膜充血浸润,球结膜充血,角膜荧光素染色阴性。
慢性结膜炎肺脾积热津液亏损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上腹部间歇性疼痛十余年,伴吞酸嗳气,神差纳减。现病史提示近月症状加剧,饥饿则发,进食缓解,纳差口澹,时而口干苦,脘腹痞胀,大便溏薄。中医诊断胃痛,证属脾虚运化失职,气血湿浊郁滞。舌澹,苔白厚,脉沉弦。
胃痛脾虚肝郁湿浊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胃痛反复发作2年。胃脘灼痛,食后尤甚,持续性,食欲不佳,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无华,舌红有裂纹,苔薄白,脉沉弦。中医诊断为胃脘痈,证型为虚寒化热证。望诊见面色萎黄,舌红有裂纹。闻诊未见特殊。问诊提示胃痛、食欲不佳、形体消瘦。切诊见脉沉弦。
脾胃虚寒胃脘痈虚寒化热胃气已伤
查看详情 →
38岁女性,胃痛7个月,饥饿或进食甜品后胃脘隐痛,腰腿部发凉,体虚乏力,夜寐差。舌体稍胖大,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胃痛,证型脾胃虚寒,胃络瘀阻。舌体胖大,苔薄白,脉细弱。
脾胃虚寒胃痛胃络瘀阻阳虚
查看详情 →
14岁男性,阵发性头晕、头痛1个月,伴疲乏、纳食欠佳、脱发、面色萎黄。舌嫩红、舌质偏暗、苔薄黄,脉细弱。中医诊断眩晕(脾胃虚弱)。舌象嫩红、苔薄黄,脉细。
脾胃虚弱真性眩晕清阳不升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要症状为胃脘疼痛两月余,泛恶频作。舌苔白腻,齿印明显,脉细。辨证为脾胃虚寒,痰湿内盛,气滞作痛。既往有黑粪史及肺结核咯血史。舌象示舌澹苔白腻,脉细。胸部检查示两上肺结核灶,两肺纹理增深。
脾胃虚寒慢性胃炎痰湿内盛气滞作痛
查看详情 →
57岁女性,反复胃脘疼痛4年余。主症为胃脘隐痛,痛无定时,空腹较甚,食后缓解,伴嗳气,夜寐欠佳,情绪有关。舌澹红,边有齿痕,中有裂纹,苔薄,脉沉滑数。中医病名胃痛,证型脾胃虚寒兼肝郁化火。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伤脾胃,脾虚胃弱,升降失常,肝气郁久化火犯胃。望诊舌澹红少津,苔微黄厚。闻诊无特殊。问诊有胃痛、嗳气、夜寐欠佳、消谷善饥、口干口苦、大便不成形。切诊脉细沉。
脾胃虚寒脾胃虚弱胃痛肝郁化火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主诉胃痛四年,近因生气、饮冷诱发,伴右下腹隐痛,牵掣背部,纳差。舌苔薄白,脉细弦。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寒,运化失司。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寒,致胃气中阻,不通则痛。
脾胃虚寒胃痛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33岁男性,右上第二臼齿疼痛4日,不能进食及咀嚼,冷热刺激均痛。右侧面颊稍肿,舌澹苔薄白,脉弦数。中医诊断为牙痛,辨证为脾胃虚弱,虚火上炎。
脾胃虚弱牙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