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湿困

患者28岁,男,阳痿2年。面红体胖,腰腿酸软,胸闷,肢懒乏力,便干溲黄。舌质红,苔厚腻泛黄,边罩紫气。脉滑而缓。证属湿热下注。
脾虚湿困阳痿湿热下注三焦壅遏
查看详情 →
女,49岁,头晕头昏,失眠多梦,寒热往来,大汗,喜暖怕冷,胸闷气短,心慌心悸,胃痛腹胀,食欲不振,腹泻便秘交替,小便失禁,经量少,经期后延,腰酸背痛,手足麻木,心情烦躁。面色枯黄,形体消瘦,舌苔白厚,舌质红刺,脉弦细,脉搏116次/分,血压170/96。更年期综合症,神经官能症,高血压,心动过速,胃肠功能紊乱。
脾虚湿困更年期综合症神经官能症高血压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为胸闷胃呆,饥而不纳,口味澹腻,四肢乏力。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痰湿内蕴,证型为脾虚湿困。病因病机为痰湿内蕴,气机失畅,中焦健运不力。望诊见舌苔薄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胸闷、胃呆、饥而不纳、口味澹腻、四肢乏力。切诊见脉来濡细。
脾虚湿困痰湿内蕴胸闷胃呆
查看详情 →
张某,67岁,男性。大便不规则,便秘与腹泻交替,大便带少量新血。直肠癌,肿瘤距离肛门约4厘米。面色萎黄,全身倦怠,腹痛,腹泻频繁,毛发稀少,脉细濡,苔白质微红。
脾虚湿困直肠癌腺癌气血两虚
查看详情 →
14岁女性,下肢紫癜一年,鼻衄、齿龈出血三个月,阴道出血二个月。唇舌淡白,脉象细数。中医诊断肌衄。血小板计数2.6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4.6克%,红细胞计数140万/立方毫米,白细胞计数12600/立方毫米,嗜中性粒细胞72%,淋巴细胞26%。头晕,心悸,失眠,乏力,面部浮肿,腹胀纳差,阴道出血。
脾虚湿困血小板减少阴虚内热气虚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1岁。腹泻1个月。直肠癌根治术后2个月。大便溏而不爽,日行10余次,怠惰嗜卧,身热不扬,脘腹胀闷,口苦泛恶,口渴少饮。中医诊断泄泻。证型湿热蕴脾。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面色萎黄,舌象红腻,脉象濡数。身热不扬,脘腹胀闷,口苦泛恶,口渴少饮。脉濡数。
脾虚湿困泄泻湿热蕴脾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患者咳嗽症状冬季加重,初夏更甚,音烁于上,便溏,能食无力,嗌干或咽痛。中医病名为咳嗽,证型为脾肺两虚,病因病机为劳倦伤脾,脾失健运,湿困肺脏。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濡弱。
脾虚湿困脾肺两虚肺气虚弱便溏
查看详情 →
二十八岁,发黄,身体倦怠,经水自来不行,未曾生子,脉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涩。病程未明,病因未详,属月经失调,可能与气血不足、肝郁脾虚有关。
脾虚湿困黄疸脉涩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岁,男性。腹胀、厌食、便溏反复一月余。体格检查示精神委顿,营养欠佳,腹部膨隆,舌苔白滑,指纹澹,已达气关。中医诊断为走胎(食滞)。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脾胃受损,运化失司,清浊失调。
脾虚湿困消化不良营养不良食滞中焦
查看详情 →
6岁男童,晨起及活动后咳嗽2个月余,咳痰不易咯,多量白粘涕,鼻欠畅,晨起打喷嚏,咽稍红,面色少华,舌红苔白。辨证为痰湿阻肺,宣降失常。望诊见面色少华,舌红苔白。闻诊未见异常。问诊见咳嗽、痰多、鼻塞、打喷嚏、食欲欠佳。切诊未提。
脾虚湿困痰湿阻肺宣降失常肺气失宣
查看详情 →
高某,男,37岁,水样腹泻十天,腹不痛、不胀,下肢困乏,脐腹发凉,腹胀腹痛,舌澹红、脉濡缓,舌苔白腻,舌体偏大,脉沉细无力。腹泻肠鸣,水泻如注,脾虚湿困,暑湿夹寒,脾阳受损,运化失常,湿重于热,邪困中焦。
脾虚湿困暑湿暴泻舌苔白腻脉濡缓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女性。主诉体重增加10kg,伴头晕无力、晨起眼睑水肿、嗜睡、食后腹胀、月经量少色澹。病程1年。中医病名肥胖症,证型脾虚湿困。病因病机脾虚湿困。望诊面色皖白,舌质胖大,苔白滑。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体重增加、头晕、水肿、嗜睡、腹胀、月经异常。切诊脉沉细。
脾虚湿困肥胖症痰湿内盛月经量少
查看详情 →
女,23岁。发热、纳差、恶心、尿黄、眼黄。身目发黄如橘皮色,皮肤瘙痒,尿黄自利,胃脘有振水声。舌质红略暗,苔黄腻,舌下脉络增粗延长,脉弦略滑。黄疸(血瘀血热、脾虚湿困型)。TBil>171μmol/L持续40余日,TBil 306μmol/L,ALT正常,HBVM(+),抗HAVIgM6.0。
脾虚湿困黄疸血瘀血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男性,主诉手脚麻木,行动不便,病程较长。中医诊断为痿证,辨证为脾虚湿困。现病史示手脚对称性麻木,运动障碍,肌肉消瘦,双下肢肌肉萎缩,舌淡,苔白厚腻,脉濡细。望诊见舌淡,苔白厚腻;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症状及病史;切诊示脉濡细。
痿证脾虚肌肉不仁湿困
查看详情 →
女,80岁,反复呕吐酸苦酱色液体2年余,胃脘嘈杂灼热,口干苦,纳一般,眠差多梦,时有便秘。中医病名属呕吐,证型为痰饮内阻,胃失和降。望诊见舌红苔少,闻诊无特殊,问诊见呕吐、嘈杂、灼热、口干、纳差、眠差、便秘,切诊见脉濡缓。
脾虚湿困呕吐痰饮内阻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女性。主诉失眠10余年,加重8天。烦躁易怒,头目不清,大便质干,头晕头痛,纳食减少,两胁不适。中医诊断不寐,证属肝郁气滞,肝火上炎,血行不畅。舌澹,脉沉。面色晦暗,舌质淡,脉沉。烦躁易怒,头目不清,两胁不适,大便质干,头晕头痛,纳食减少。脉沉。
脾虚湿困失眠肝郁气滞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男性,38岁,不思饮食,纳呆、乏力、头蒙、多梦,病程未明确。舌质澹,苔薄白,脉滑稍弦略数。中医诊断纳呆,证型为脾虚湿困。病因为脾虚湿困,导致运化失常,纳呆乏力。无其他四诊信息详细描述。
脾虚湿困脂肪肝
查看详情 →
女,31岁,右耳疼痛数日,伴寒热头痛,耳中出脓,脓色黄有血丝,口苦咽干,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浮稍数。风热邪毒侵袭与肝胆火热上扰证。
耳痛风热肝胆火盛耳中出脓
查看详情 →
王某 34岁 女 主诉胃脘疼痛,腹胀纳差,嗳气欲呕,身困倦怠,反复双下肢肿胀 病程两年 舌红苔浊腻 脉虚濡 脾虚湿困
脾虚湿困胃脘疼痛腹胀纳差嗳气欲呕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病程2月余。主要症状为荨麻疹。舌白润,脉细缓。中医病名为荨麻疹,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
脾虚湿困荨麻疹风寒外袭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