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60岁,双目稍肿痛,畏光,微腹满,便干,舌苔薄白,脉浮细而数。证属肝火外风交并,气滞血瘀化热。
外风犯目肝火上炎气滞血瘀便干
查看详情 →
1岁半男童,发热、咳嗽、哭闹不宁4天,伴喘促呛咳、肌肤壮热无汗、面唇紫黯、鼻翼扇动、喉中痰鸣、腹部硬满拒按、矢气频转、大便七八日未行、小便短赤,舌深红、苔黄糙,指纹位于气关、色紫黯滞,生命体征示高热、呼吸急促、脉数。中医诊断肺热喘嗽,证属邪热犯肺兼阳明热结。
腹满肺热喘嗽阳明热结便秘
查看详情 →
女,1岁,疳积腹满,口馋嗜食,毛发如穗,便下酸臭,舌苔薄腻,形色萎倦,刺四缝穴有黏液。疳积,脾虚湿滞,饮食不节。面色萎黄,舌苔薄腻,脉弱。形体消瘦,大便频数,形神倦怠。
疳积脾胃虚弱口馋嗜食便下酸臭
查看详情 →
7岁女性患者,全身浮肿,腹满按之软,大便时溏,小便短少色黄,手足冷,不渴,偶欲热饮,食欲差。舌苔白润,脉沉小迟。证型为水湿内阻,阳气抑遏。病因病机为水湿浸于外,水湿渍于内,阳气郁遏,不能达于四肢,不能温暖脾胃,不能化膀胱之气。病程发病1月余,近日加剧。
全身浮肿水湿内阻阳气抑遏大便时溏
查看详情 →
51岁,肝阴不足,腹满膜胀,大便间有溏薄,病程未明确提及。肝阴不足,病因病机为肝阴不足,疏泄失职,气机着滞。舌干红少苔,稍有裂纹,脉濡弦。
肝阴不足肝硬化腹水腹胀大便溏薄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主诉便下紫黑色稀便、神志昏煳,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属蓄血证,证型为瘀热内阻,病因病机为瘀热壅盛。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质红绛,苔灰黑无津。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神志昏迷,腹满按之坚硬,大便干结。切诊脉象寸口沉细有力。
腹满硬肠伤寒蓄血证便紫黑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腹痛泄泻5年,日行4~5次,伴食欲不振、恶心、饭后腹胀、泻后爽快。舌苔白腻,脉沉弦细。辨证为脾阳不振,水湿停滞证。
腹痛泄泻脾阳不振水湿停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妊娠八月,腹满胎坠,玉门大张,胞形外露,不能坐。两手脉坚大搏指。中医诊断为双胎,病无害。病因病机为胎肥气弱,不能束约,致胎下坠。舌象、面色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提及。病史为子满病,治疗无效,腹满转甚。脉象两手俱坚大搏指。
子满双胎胎肥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主诉慢性胃炎3年,胃痛遇寒即作,大便常年秘结,2~3日一行,夏季尤甚,便结时胃痛加重。症状包括舌澹少苔,脉细弱。中医病名慢性胃炎,证型属脾胃虚寒,阴阳两虚而偏于阳虚。病因病机为土虚木旺,阳虚为主。望诊见舌澹少苔,切诊见脉细弱。
慢性胃炎胃阳虚脾虚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日间恶寒,夜间发热,病程未明。中医病名为阴阳失调,证型为阳虚阴虚并见。病因病机为阳虚导致日间恶寒,阴虚导致夜间发热,疟后余邪影响全身,饮食不运致脾虚,肺受累致咳嗽。望诊见形瘦、色黄、舌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恶寒、发热、足浮、腹满、溺短、咳嗽。切诊见脉象细弦。
日间恶寒夜间发热疟后余邪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腹满及中脘,按之如鼓,脐突腰楚。脾阳虚而湿滞不化。面色晦暗,舌苔白腻,脉沉迟。
脾阳虚湿滞不化腹胀
查看详情 →
毒发肝肾,透于太阳,色紫顶平,根不收束,脉至细弱无根,转侧不能轻便,腐而不化,按之板硬,毒甚正虚。色转红活,略能高耸,根亦稍聚,脉数稍减,舌苔稍净,胸腹满闷如前,按之中空。
胸腹满闷肝肾毒发肝火毒邪正虚邪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9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腹痛腹胀2天。腹满腹胀,腹中坚实,疼痛拒按,纳呆,口渴,发热。舌红苔黄厚而腻。腹部B超未见异常,肠鸣音亢进。辨证为血瘀之腹胀腹痛。
腹胀腹痛血瘀腹中坚实疼痛拒按
查看详情 →
31岁女性,主诉痛经十余年,行经后少腹痛,持续4~5天。舌苔薄白,脉细弦。辨证为冲任虚寒,瘀血阻滞。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有痛经十余年,畏寒、神疲。脉象细弦,舌象薄白。
痛经冲任虚寒瘀血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腹中结瘕,脘胁攻痛,食减内热,咳嗽痰多,当脐动跳,心悸少寐,口干肠燥。中医病名属积聚,证型为肝气横逆、营血不调、气滞血瘀。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气血失和,痰瘀互结。望诊未详,闻诊见咳嗽痰多,问诊有腹痛、内热、心悸、少寐、口干,切诊未明。
积聚气滞血瘀虚劳血痹肝肺同病
查看详情 →
张某,男,7岁,主诉大便干结,1周始行1次,病程1年多,腹满,午后低热,咳呛,痰阻喉鸣。舌苔薄腻,脉弱而滑。痰湿交结,脾虚夹滞。脉濡弱,舌苔薄,腹满时作,低热未尽,神色较萎。
腹满便秘低热痰阻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主诉小便闭塞,点滴不通,小腹满急,意欲小便而不能。脉象沉实有力。诊断为癃闭,病因病机为命门相火郁结,肾气不化。舌象未提及,面色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未提及。
癃闭肾阴虚命门火旺小腹胀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岁半,主诉久痢、发热、自汗、神志疲倦、肌肤干燥、两目无神、每日腹泻十余次。面色萎黄,形容消瘦,自汗盗汗,声低息短,脓血夹杂,小便黄短,五心烦热,啼哭不安,口渴腹满,脉细数,舌质澹苔白腻。中医诊断为外感时气,内伤饮食,寒热不调,湿热蕴积。
久痢湿热蕴积脾胃虚弱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杨某,42岁。外伤后4天未排便,伴腹痛、腹胀。低热,汗出,口干,食欲减退。舌紫红,苔黄干,脉弦细略数。腰3~5椎体压缩性骨折。瘀血蓄积腹中,血瘀气滞,肠道传导功能失常。腹满腹胀,腹中坚实,疼痛拒按,腑气不行,瘀阻化热。
腰椎骨折血瘀气滞肠道传导失常便秘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岁,主要症状为泄泻,每日10次左右,伴肠鸣、完谷不化、里急后重、黏液或鲜血便,口渴思饮而多饮则吐,知饥不欲食,强食则呕,小便黄短。体征见肌肉消瘦,神气疲乏,昏睡露睛,惊惕搐搦,烦躁呼叫,息微而促,四肢厥冷,后脑发热,腹满如鼓,青筋暴露,舌质黯晦,尖边红刺,苔黄燥,脉弦细数。中医诊断为泄泻,证属肝木偏旺,寒热虚实错杂。病机为火衰土败,肝木疏泄太过。
腹满如鼓泄泻肝木偏旺寒热虚实错杂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