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30岁,主诉经前烦躁、乳痛两年余。月经后期,40余天一行,经量少,伴有瘀块,历程3天。行经前2~3天出现乳胀、胸闷胁痛、烦躁易怒,不思饮食。舌苔薄腻,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肝郁之象。病程每月复发,已成规律。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屡发肝厥,面色发赤,自啮其肉,对镜吐舌,自歌俚词,欲自缢,病程反复。中医诊断为肝厥。病因病机为疫邪客于膈中,气郁而致忧愁无喜乐。望诊见面色发赤,舌象未明。闻诊见自言自语,声音异常。问诊见自述头痛心烦,肌肉咬伤。切诊见脉滑数有力。
肝厥痰火疫邪气郁
查看详情 →
患者因恐惧致惊气入心,表现为心风证,屡作奔走,不避水火,与人语则自贤自贵,或泣或笑。切脉上部弦滑,左部劲于右。诊断为惊气入心,痰阻膻中,风扰五脏。面色未提及,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未提及,脉象弦滑、左部劲。
膻中气滞心风惊气入心心胞受扰
查看详情 →
女,37岁。主诉结婚2年未孕,痛经20年,白带少色白,经前乳房胀痛拒按,性生活频率低。体形健壮,肤色黝黑光润,声音洪亮,舌澹红边有瘀斑,苔薄白,脉沉弦略数。诊断原发不孕症、原发痛经、右乳房小叶增生、巧克力囊肿。病程长,痛经与乳癖与奇经相关,病机涉及肾与肝经。
原发不孕症肾虚肝气郁结奇经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语言慌惚,步履欹斜,人事瞀乱,两目左右顾盼,时发怒,乱走胡言,禁之即止,时按摩心胸,脉浮大而软。病因忧思不遂,抑郁不舒,心精日耗,神明丧失。中医病名属郁证,证型为心脾两虚,病机为忧愁思虑伤心脾,体乏劳顿损气神,心血不足,神明无主。舌象未提,面色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病史为数载辛苦,适逢饥馑,太翁之变,惊忧备集。
郁证心血不足神明无主心悸怔忡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主诉右侧乳房胀痛,乳汁分泌不出,乳房皮下结节发硬,伴随疼痛加剧及全身发寒热。中医诊断为气血瘀滞,病因病机为气血运行不畅。体征见右侧乳房内侧凸起,局部发红,可触及鹅蛋大硬块,皮肤灼热,压痛明显,右臂抬举牵掣痛。舌质红,苔薄白,脉数有力。
急性乳腺炎气血瘀滞
查看详情 →
4岁女性患者,咳嗽、声哑2天,发热1天,夜间咳嗽加重,咳声嘶哑如破竹,夜寐不安,鼻流清涕,舌苔白腻、舌质红。体查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中医诊断为急性喉炎(风热夹积),辨证为外感风热,郁表犯肺,夹痰夹积,痹阻喉间。望诊见舌苔白腻、舌质红,闻诊无特殊,问诊见咳嗽、声哑、发热、鼻流清涕,切诊未提。
急性喉炎风热夹积痰热未尽喉梗阻
查看详情 →
54岁女性 纳呆欲呕 失眠 手抖 右肩胛骨痛连肩部 便秘 腰痛 晨起过敏喷嚏 血压升高 舌淡红 肝脉浮亢而弦欠力 脾脉弱 胸骨膻中穴压痛 华佗夹嵴左侧脾俞压痛 肝气犯胃
肝气犯胃肝气郁结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胸痛反复发作9个月,再发1周,左肩疼痛,活动受限,胸痛放射至背部。面色灰黑,舌质红,舌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气滞血瘀证。病程较长,症状以胸痛为主,伴有左肩疼痛及活动受限,舌脉提示气滞血瘀。
胸痹气滞血瘀证脉弦舌红苔白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8岁,主诉咳嗽痰多,色黄黏稠,难以咯出,喉间痰鸣,胸闷,发热口渴,烦躁不安,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诊断为痰热咳嗽。病因病机为痰热互结,壅塞于肺,阻于气道。
痰热咳嗽肺脾虚弱气不化津食积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左乳房胀痛四年余,加重3个月。左乳房外上象限与内上象限各有一包块,边界尚清,质中等,与周围组织不粘连,无压痛,与月经周期无明显关系。舌红,脉弦。肝气郁结,郁久气血郁滞,痰湿凝结成核,积于乳房。病位在乳房。中医诊断为乳癖,证型为肝气郁结型。
乳腺小叶增生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31岁,女性。主诉双乳房包块4年,近2~3月经前乳房胀痛加剧。既往风湿性关节炎病史。体征双侧乳房外上象限及内上象限各触及包块,边界尚清,质中等,无压痛。舌红,脉弦。辨证为肝气郁结,痰湿凝结成核。
乳腺增生肝气郁结痰湿凝结胀痛
查看详情 →
5岁男童,主诉咳喘病史,近2周咳。中医诊断咳嗽,证属风寒证,病机为风寒夹痰,犯肺失宣。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面色、声音、气味等望诊、闻诊信息未提及。问诊提示咳喘病史及近期咳症状。切诊未提及脉象。
咳嗽风寒证风寒夹痰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8岁。主诉胸闷、心前区疼痛8年,加重10天。诊见面色赤红,表情烦躁,喉间有声,高亢有力,四肢筋脉抽搐频繁,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数。中医诊断奔豚气。病因病机为情志不舒,冲任气机紊乱。
奔豚气肝气郁结痰火上扰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女,37岁,神志不清,抽搐1小时。精神抑郁,受惊后突然晕倒,牙关紧闭,四肢抽搐。面色红润,呼吸气粗,四肢僵直不温。脉弦滑。中医诊断气厥,肝气郁滞。
气厥肝气郁滞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男性。主要症状包括心速、气短、头晕、胸闷压迫感、精神烦躁不安、跳窗越墙等精神症状。病程自1967年起,1975年下半年起频繁发作,1978年初几乎每日频发。中医病名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伴早搏,证型为心脾两伤、宗气戕乏、气逆膻中、气血两亏。舌边齿痕,质淡紫气,苔薄,脉濡弱伴结代。
气逆膻中心脾两伤气血两亏心气不匀
查看详情 →
女,50岁。主诉气短、咽喉异物感3个月。胸闷烦躁,善太息,少寐多梦,脘胁痞满,嗳气,纳呆,咽喉异物感。体质胖,面色萎黄,表情呆板,神疲倦怠。舌质澹,苔白腻,脉弦滑。辨证为肝郁气滞,痰湿闭阻。膻中可触及条索状物并有压痛。
肝郁气滞痰湿闭阻胸闷烦躁善太息
查看详情 →
患者怒后突发心胸大痛,喜笑不休,肢冷,脉沉伏。心胸大痛由肝气郁结致气上,喜笑不休为气郁化火扰膻中,肢冷脉伏为气机窒塞。中医病名属心痛,证型为肝气郁结,病因病机为怒伤肝,气郁化火,气机阻滞。面色未提及,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心胸痛、喜笑、肢冷、脉沉伏,脉象为沉伏。
心痛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痰浊壅塞
查看详情 →
78岁男性,喘病30余年,遇冷或劳作汗出受冷即发气急喘咳,呼多吸少,痰质稀薄,背部冷感如掌大。喘证,肺肾气虚,痰饮内停。舌淡,苔白而润,脉沉细。
喘证lung肾气虚痰饮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41岁,女性。呃逆频频8年余,呃声洪亮有力,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时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呃逆(膈肌痉挛),证属肝气不疏,横逆犯胃,胃失和降。病程长,症状持续,情绪因素明显。
膈肌痉挛肝气郁结胃失和降癔症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