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27岁。主要症状包括子宫内膜炎及附件炎,左眼视物不清,头昏眼胀,视物不清,心悸气短,神疲肢软,自汗,失眠,腰嵴酸痛,关节疼痛,下肢微浮肿。左眼底检查示视神经乳头色红,颞侧边缘模煳,动静脉扩张迂曲,黄斑中心窝反射未见,视网膜多处黄白色隆起渗出斑,水肿,出血斑。右眼底正常。脉弦涩,舌质淡,苔薄白。诊断为左眼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辨证为气虚夹瘀,络道瘀滞。
自汗出失眠子宫内膜炎附件炎
查看详情 →
女,45岁,失眠10余年,头痛,反复感冒,胃下垂,纳谷久虚,脘痛,虚阳上亢,躁难自安,营卫失和,形寒口燥咽痛,厌恶凉饮。面色晦暗,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阳浮于上,阴虚于下,营卫不和,气血舛乱。
失眠阳浮于上阴虚于下营卫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主诉胸闷、心悸、气短间断发作1周。现病史提示乏力自汗,伴失眠。体征见舌红,脉细。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证属痰浊痹阻;兼证为郁证,证属心神失养。舌质红,苔白,脉弦细。
胸痹心痛痰浊痹阻郁证心神失养
查看详情 →
黄某,47岁,主诉双眼视物不能持久,易疲劳1年,伴眼酸痛、头晕目眩、少气懒言、自汗乏力、心悸失眠。面色少华,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为肝劳、老花眼,辨证为气血两亏证。
气血两亏肝劳老花眼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女性。主诉失眠多梦、头昏、记忆力差、心烦、心悸、自汗、情绪紧张、多虑、自悲哭泣、思维不集中。病程一年。中医病名:神魄离舍证。证型:心肺失养,神魄不守。病因病机:心情不悦,五志过用,脏阴暗耗,阴伤及气。舌象:苔薄,舌澹红。脉象:脉细弱。
失眠多梦心肺失养情志不遂阴伤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眩晕心悸,胸闷气短,出汗不寐。病程五日余。中医病名心悸,证型肝阳上亢,病因病机为年过七七,阴血不足,心失濡养,肝失调达,脾失健运。舌象苔薄黄微腻,舌紫暗,脉象脉沉细。
失眠心悸眩晕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周某,27岁,已婚,工人。产后持续失眠,心荡自汗,骨节酸楚,精神疲乏,稍合眼即惊醒,心跳不已。营血暴虚,心失所养,虚火上炎,神志不宁。唇色澹白,脉象细数,舌质绛苔薄黄。心肾不交,水不济火。头晕心荡,耳鸣目眩,腰酸肢楚,带下,舌质绛苔薄,脉象细软。
产后血虚心失所养虚火上炎心肾不交
查看详情 →
52岁女性,主诉身体发胖、倦息多年,病程较长。面色黄,体倦懒动,动则气喘,不欲言语,自汗畏风,食欲不振,胃脘满胀,头重头痛,面部及四肢浮肿,下午加重,劳则加剧,心悸多梦。中医诊断为肥胖、水肿。病因病机为脾虚失运,水湿内停,脾肺俱虚,营血气虚,心神失养。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失眠肥胖脾虚肺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8岁,女性。疲乏无力,少气懒言,动则自汗,恶风易感,食欲不振,头晕耳鸣,失眠健忘,经血量少。病程两年,反复发作。面色萎黄不泽,脉象三部皆沉细无力。素体虚弱,饮食不节,损伤后天,脾肺俱亏,气血俱虚,真阴亏损,髓海不足,冲任失养。中医诊断为虚劳,再生障碍性贫血。
失眠健忘再生障碍性贫血脾肺俱亏气血俱虚
查看详情 →
男,65岁,双膝酸痛7年,活动时疼痛加重,伴腿软欲跌,右膝肿胀、屈伸受限,走路跛行。面色苍白,舌淡苔白滑,脉浮缓。双膝关节髌骨及胫骨平台、股骨髁边缘骨质增生,关节间隙正常。中医诊断为血虚风入型。
乏力自汗失眠双膝骨质增生血虚风入
查看详情 →
杜某,女,43岁。头眩痛,失眠,自汗、心悸、多思善忧、纳呆、全身无力,月经常提前,量少色澹,病程10余年。面色萎黄,舌质澹红,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辨证为思伤及心脾,营血不足,虚火上炎,化燥生风。
心悸失眠神经性头痛营血不足虚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自汗淋漓,四肢麻木发抖,手指强硬,握笔功能障碍,头晕目眩,倦怠无力,口苦咽干,多食善饥,心悸,性情急躁,心烦,失眠,多梦。两眼球突出明显,双手震颤阳性,形体消瘦。舌质红,苔净。脉弦数。肾水不足,心火偏亢,肝失濡养。阴虚阳亢及内风之证。
自汗淋漓失眠四肢麻木口苦咽干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主诉心悸、头晕,病程4月。中医诊断心悸、眩晕,证型痰热内阻。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纳差、失眠、血压偏高。切诊脉软而数,舌苔薄微黄。
失眠梦多心悸眩晕痰热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女性。主诉上腹痛反复发作3年,伴胃脘部有振水声。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胃部振水声、食欲不振、嗳气、自汗、失眠多梦、大便不爽、精神焦虑、形体消瘦。舌质稍红,苔白,脉沉弦。中医病名为肝胃不和,证型为肝胃不和,气滞湿阻。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横逆致脾胃受损。望诊见舌质稍红,苔白。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包括腹痛、胃部症状、食欲、嗳气、自汗、失眠、大便、精神状态。切诊见脉沉弦。
失眠多梦自汗慢性胃炎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女,50岁,头部两侧胀痛,伴项背僵痛,病程半个月。头痛,眩晕。肝郁气滞,气滞郁久化热,肝阳上亢。肝胆之火上犯,木横乘脾胃,中焦虚损。舌淡红苔微黄,脉弦数。血压160/95mmHg,体温37.2℃,呼吸23次/min,脉搏93次/min。
自汗失眠头痛眩晕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女性。主要症状为面色发黄、全身疲困乏力、自汗心慌、血红蛋白6克。病程自1967年7月起,1972年2月病情加重,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初诊见颜面苍白、全身疲困、失眠、头晕、咽干、胃痛、甲床澹白、舌澹苔薄白、脉象细弱。中医诊断为心脾肾虚,病因病机为生血功能减退。四诊信息包括面色苍白、舌澹苔薄白、脉象细弱。
自汗再生障碍性贫血心脾肾虚气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6岁。昼夜汗出半年,口干、口苦、口臭,头脑不清,偶有眩晕,肢体沉重,食眠均差,大便黏腻不爽,形体偏胖。舌质澹,苔白湿,根厚腻面大,脉滑略弦。证属湿热蕴蒸,湿遏汗出。病因病机为湿热内积,复感外邪,郁遏在表,湿聚成痰,痰湿化热。
湿热盗汗湿热蕴蒸痰湿化热湿困脾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女性。主诉失眠伴心悸、气短八个月。主要症状包括入睡困难、睡后易醒、眠浅梦多、晨起疲倦、心悸气短、时自汗出、头昏头痛。舌红苔少,脉细而数。中医诊断为不寐,证型为气阴两虚型。
失眠自汗气阴两虚心悸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2岁。主诉心前区发闷、憋气、喜长叹,伴阵发性心前区疼痛,向左腋下放射,出汗,不能活动,病程自1986年起,逐渐加重。形体较胖,颜面略皖白,语言低微,手心微汗,脉象细弦略滑,苔薄白,质澹略暗。证属气虚、阳虚、寒凝气滞、痰浊内生、血脉瘀阻。
自汗冠心病胸痹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女性。主诉头晕头蒙2年,加重1个月。现病史示昼重夜轻,自汗,失眠。既往史有高血压、焦虑症。体征见舌暗淡,边有齿痕,舌中裂纹,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眩晕,证型肝肾不足证。病因病机为肝肾不足,虚阳上亢。
失眠眩晕肝肾不足虚阳上亢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