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9岁,女性,主诉鼻内干燥不适伴有疼痛感10余年。鼻内干燥不适,偶有痛感,黏稠鼻分泌物溢出,鼻呼吸欠通畅,黏稠鼻分泌物夹有黄绿色干痂,涕中带血,头昏头胀,咽部不适及干燥感,语音低微,体倦乏力,头昏头重且胀,咽干而喜温饮,睡眠不佳,心烦易躁,小便清长,夜尿多,大便不爽。舌淡红,苔白,脉弦细而迟。鼻腔黏膜干红发亮,下甲瘦小,表面附有黄绿色痂皮,中甲显水肿,中隔前下方黏膜粗糙糜烂,附有血痂;咽部黏膜黯红,较干而发亮,双侧扁桃体萎缩,鼻咽黏膜黯红粗糙,下咽黏膜黯红,舌根淋巴组织黯红肿胀,喉腔黏膜黯红,声带稍红而肿。中医病名鼻藁(萎缩性鼻炎),证型脾肺气弱,湿热蕴鼻证。病因病机为长期接触刺激性化学气体,湿热之邪久羁,熏蒸鼻窍肌膜,病程日久累及肺脾二脏,清阳不升,鼻窍失于滋润濡养。
萎缩性鼻炎脾肺气弱湿热蕴鼻
查看详情 →
陈某,40岁,男性。主诉失眠,入睡困难,彻夜不得眠,焦虑不安,头晕耳鸣,两胁胀痛,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腻,脉细弦。辨证为胆气郁结,痰火扰心。
失眠胆气郁结痰火扰心肝胆失调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7岁,男性。主诉腰背发凉约2年。病史中提及2008年雪灾时出现腰背发凉,2009年冬天复发,伴夜尿1~2次,有时滑精,2003年发现高血压及脑梗,行走有漂浮感。脉弦略沉,舌红,苔灰黄而腻。诊断为肝胆湿热。
腰背发凉肝胆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5岁,女性。主诉为产后高热,使用冰块及西瓜降温后热退,出现四肢末端苍白、青紫、寒冷、麻木酸胀、行走无力。体检示面色不华,四肢逆冷过腕,趾端苍白青紫,舌淡,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辨证为产后气血俱虚,肝肾两亏,风邪外袭,寒湿深伏,阳气抑遏,经脉凝涩。
产后气血虚肝肾两亏寒湿遏阻四肢逆冷
查看详情 →
女,47岁,双下肢麻木无力1个月,项部僵硬不适,舌质紫黯,苔薄白,脉弦细,霍夫曼征阳性,腱反射亢进,中医诊断项痹,证型气滞血瘀证。
脊髓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四肢乏力双下肢麻木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6岁。皮肤、眼睛发黄3日,食欲缺乏,肢体乏力,视物发黄。体温38.54℃,头昏、疲乏,恶食油腻,小便短黄,大便不爽。舌苔黄腻,脉弦数。诊断为阳黄。病因病机为湿热内蕴,脾胃升降失常,肝胆疏泄不利,胆汁外溢。
黄疸湿热肝胆失调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女,44岁,颈部活动不利伴左侧肢体麻木5月余。颈部疼痛不适,左侧肢体麻木,时有头晕,纳眠可,大便难,小便不利,舌淡红苔薄黄,脉沉涩。颈椎旁肌肉僵硬,左侧斜方肌压痛明显,双下肢痛温觉减退。项痹—气虚血瘀。督脉气衰,气血运行无力,气滞血瘀,痹阻经络。
项痹气虚血瘀头晕大便难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岁,主要症状为高烧、呕吐、便稀,病程4天。中医病名小儿麻痹后遗症,证型热灼津亏,筋脉失养。望诊面色黄,舌苔薄黄,舌质澹红。闻诊语声低微。问诊有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切诊脉沉细。既往史有麻疹病史。
小儿麻痹后遗症热灼津亏筋脉失养痿证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男性。主诉发际毛囊炎两年余,局部形成硬瘢痕,周围有暗红色毛囊丘疹,红晕,顶部有小脓点。中医病名毛囊炎,病因病机风热挟毒侵入毛囊,毒壅血瘀或阴虚热留。望诊见局部瘢痕及丘疹,舌象未提及。闻诊无描述。问诊提及病程及症状。切诊无描述。脉象未提及。
毛囊炎风热挟毒毒壅血瘀阴虚热留
查看详情 →
病程从少阳郁入厥阴,复逆攻阳明。寒热往来,色青,巅顶及少腹痛。中医病名属厥阴病,证型为厥阴郁热,病因病机为少阳邪气内传厥阴,复逆犯阳明。面色青,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少阳证厥阴证阳明证寒热往来
查看详情 →
患者每春患吐血。阳升头疼,喜吃辣酱。冬至日咳后吐红约盅许,神情疲软。试血下水浮,见热伤肺胃之络。冬至日气逆胸闷,漉漉纯红。善怒肝旺。口旁发热疮,便带黑色。病因病机为热伤肺胃之络,气逆属肝火,冬至阳升。舌象未提,脉象未提。
吐血热伤肺胃肝火上炎气逆胸闷
查看详情 →
女,56岁,上腹疼痛5年,作止不常,情绪不舒后复发,脘腹胀满疼痛,阵发性加剧,面色苍白,四肢欠温,空腹痛甚,进食、热敷、按压痛减,大便稀溏呈酱油色。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沉细而缓。中医诊断胃脘痛,病机为中虚有寒,阳气被遏。
胃脘痛胃寒脾胃虚弱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8岁男童,脘腹阵痛3天,加重1天。腹痛日三四作,不思饮食,口渴欲饮,泛恶吐苦,呕虫一条,坐卧不宁,汗出肢冷。面色苍白,脉弦细而数,舌尖红,舌苔浊腻。诊断为胆道蛔虫。病因与饮食不洁有关,湿热郁蒸肠腑,蛔虫上窜胆腑,气机闭阻而痛。
胆道蛔虫湿热郁蒸蛔虫钻孔胆气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女性。主诉失眠1年多,入睡困难,彻夜不寐,多梦,口干,疲劳乏力,怕冷,有心绞痛史。中医诊断为心肾失交之不寐。舌象苔薄黄腻质暗,脉象细弦。二诊舌象苔薄黄腻质暗红,脉象小滑。病因病机为肾阴耗伤,水不济火,心火亢盛,阳不交阴,神志不宁。
顽固性失眠心肾失交心火亢盛肾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2岁,男性。下唇疔疮病程三四天,肿胀有头,麻木而痹。舌苔薄白,脉细微数。体质健壮,内火素盛。毒火蕴结,流注于经络,发为疔疮。
下唇疔疮毒火蕴结内火素盛肿势消退
查看详情 →
妇人经水先断,病程未明。中医病名属经闭,证型为血闭,病因病机为心肝脾三经气郁。肾水生成与三经相关,肾气闭塞,肾水难出。舌象、面色未提。脉象未提。症状包括经水早断,色红赤似血而非血。病史涉及未至七七之期。
经水早断心肝脾郁结肾气闭塞三经气郁
查看详情 →
女,63岁,胃脘不适,思想负担较重,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睡眠不佳,口干,牙龈萎缩。肝脾不和,胃阴受损。面色萎黄,舌红少津,脉细弱。
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脾不和胃阴受损胃脘不适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要症状为头痛如破、神情迷乱、不食、头晕不能左转、吞酸恶心、中脘气攻撑、腹中胀痛。脉微数,右关带弦,尺中较柔稍大,舌苔黄浊。中医病名为头痛,证型为肝木未平、胃受肝木所侮、阳明失通降之权。病因病机为肝木亢盛,脾胃受侮,气机不畅。望诊见舌苔黄浊,闻诊未提,问诊见头晕、吞酸、胀痛,切诊见脉微数、右关弦、尺中柔稍大。
头痛肝木未平胃气不醒头晕
查看详情 →
58岁男性,主诉胃病8年,近半年进食后上腹部胀满、嗳气、乏酸、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苔薄腻,脉弦。辨证为脾胃失和。既往有饮食不规律、喜食辛辣及烈酒史。辅助检查诊断为慢性浅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炎脾胃失和饮食不节胃胀不适
查看详情 →
李兴培,男,1939年生。临床实践经历丰富,涉及多种疾病治疗。曾参与梅毒、麻风治疗,运用针灸及中药治疗风寒湿痹、脾胃病、强直性嵴柱炎、腋下窦道、小儿麻痹后遗症、甲状腺囊肿等病症。治疗中结合针灸、中药外敷及内服,体现中医辨证施治特点。临床经验丰富,疗效显著。
强直性嵴柱炎肾主骨甲状腺囊肿脾胃病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