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岁女性,主诉胸闷1月,伴窒息感、胸痛、盗汗、心悸、咽部不适、手麻、头晕、双下肢无力。舌紫暗有瘀点,苔白滑,脉涩。辨证为心阴不足,气虚血瘀。病程1月。
心阴不足气虚血瘀手麻头晕
查看详情 →
男,76岁,心慌气短,憋闷汗出,身重,汗出恶风,感寒过劳即发,病程10余年。风心病、阵发性房颤、心功能不全。心悸,额冷汗,端坐呼吸,下肢肿,小便少,面睑肿,唇舌紫绀,脉虚弱、参差不齐。风湿舍心,心阳不振,气虚血瘀,风湿瘀滞于肌肉关节经脉。
心悸气短唇舌紫绀风心病心阳不振
查看详情 →
75岁女性,主诉胸闷心悸气短,喜太息,胃脘饱胀痛,噫气,咳嗽多白沫痰,气喘,纳少,少腹痛,阵作而剧,波及双股部。舌紫绛多瘀斑,苔薄黄,脉细弦。二诊症状减轻,仍咳嗽,便调,少腹痛未作,舌紫绛红多瘀斑,苔薄黄,脉细滑。中医病名胸痹,证型属瘀阻心脉,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痰浊内蕴。
胸痹气滞血瘀痰浊阻肺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女,60岁。胃脘痛10余年,胃脘胀痛牵及两胁,得温痛减,呃逆,时心悸,大便溏软不爽。面色少泽,舌紫,苔薄黄。右脉沉细,左脉沉弦。胃脘痛,肝气犯胃。情志抑郁,肝失条达,乘克中土,肝胃不和,胃失浊降,久郁化火,由气及血。
胃脘痛肝气犯胃肝胃不和肝失条达
查看详情 →
女,54岁,高血压病史10年,病毒性乙型肝炎病史7年。情志波动时血压升高,伴头痛、头昏、眩晕、两胁胀痛、脚轻欲倒、心烦易怒、心悸胸闷、恶心、口唇紫青。面色胱白、发青,体胖,舌紫暗、苔白滑多津,脉沉弱。证属肝气郁结,痰饮内停,浊阴上冒。
舌紫暗高血压肝气郁结痰饮内停
查看详情 →
男,42岁,右足麻木疼痛伴间歇性跛行,右母趾溃烂9个月。右母趾皮色暗红,有溃疡面,已黑色结痂,痂下流脓。心悸失眠,烦躁不安,时而谵语。舌紫暗,苔黄燥。脉实大。脱疽(坏死期),燥邪伤及营血所致。
心悸失眠舌紫暗脱疽燥邪伤血
查看详情 →
男,54岁,冠心病史5年,主诉心绞痛,左胸刺痛,夜间尤甚,心悸气短,面容痛苦,面色晦滞,舌紫黯、边尖略红苔薄,脉细涩,中医诊断心脉瘀阻,不通则痛,病因病机为瘀阻心脉,气血不畅,望诊面色晦滞,舌紫黯,舌边尖略红,闻诊未提及,问诊有心绞痛、心悸、胸闷、神疲乏力,切诊脉细涩。
心悸冠心病心脉瘀闭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男,24岁,畏寒,背心冷,头昏,耳鸣,全身无力,心累气短,胸闷,腰痛,形寒肢冷,面色紫暗,舌紫暗,苔青滑厚腻,脉沉细无力,两尺隐现,宗气不足,心肾阳虚,心悸气短,气憋胸闷,饮食不好,小便清而次多,血压偏低
宗气不足心肾阳虚
查看详情 →
男,44岁,形寒肢冷,口唇紫绀,心悸气促,短气乏力,动则气喘,面部及双下肢浮肿,不能平卧,颈静脉充盈,心界扩大,心率132次/分,心律不齐,心尖区杂音,双肺底湿性罗音,肝大伴触痛,舌质紫暗,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数,中医辨证为心肾阳虚,寒水不化,水气凌心。
风心病心肾阳虚水气凌心寒水不化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3岁。面部黑斑数年,病程10年。主症为面部黑斑,伴经期色暗有血块,腰部酸困,手脚冰凉,盗汗,头晕,心悸,失眠,纳可伴胃胀,便干。舌紫,苔薄黄,脉细滑。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属血瘀兼湿热,病因病机为血瘀体质,兼有湿热。
舌紫血瘀体质湿热内蕴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62岁男性,心前区憋闷,心绞痛频繁发作,持续时间长,面色青暗,倦怠乏力,心烦懒言,恶食少眠。舌紫暗,薄白苔,脉弱而短促。冠心病病史1年余,病情加重2月。辨证为心气虚衰,瘀血阻络。
舌紫暗心气虚衰瘀血阻络心前区憋闷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外感发热,身痛,心悸气短,乏力,口干苦,胸胁胀满。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柴胡桂枝汤证。舌象唇舌紫暗,苔象薄白,脉象弦细。
心悸气短唇舌紫暗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查看详情 →
女,45岁。口苦,纳少,胸闷,心悸,气短,恶心,欲呕。胆石症。舌紫绛,苔薄腻。脉细弦。
心悸气短舌紫绛胆石症胆心综合征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男性。双下肢水肿反复发作三年,再发一个月,伴头晕、头痛、乏力、两膝下胀、左侧手指发紫发胀、心慌心悸。舌紫暗,苔薄白。脉结代。中医诊断消渴病、水肿。病因为糖尿病史20余年,糖尿病肾病,病机为气虚血瘀,水湿内停。
糖尿病水肿肾阴虚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男,66岁,全身乏力,两脚麻木至股骨部,逐渐向上蔓延至手腕部,手足如触棉花之状,病程1年,有时心悸、汗出,自感内热。唇舌紫。脉象未提及。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
麻木症气血虚阴虚内热肝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老年,女性。主要症状为睡眠不佳、心慌、心烦、胸闷、气短、烦躁不安、情绪低落。病程自20多岁起,持续多年。中医病名为抑郁之疾,证型为肝脾不和、心血不足、神志不安。病因病机为久由思虑伤脾,郁怒伤肝,加之心血不足,神志不安。舌紫暗,少苔,脉沉缓。舌体瘦小,色红,苔白稍干,脉沉缓。
心悸气短失眠烦躁精神抑郁肝郁气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主要症状为胸闷、胸痛,直迫咽喉,甚至昏厥,病程自1982年起。中医病名为心痹,证型为痰瘀交困,病机为心阳失斡旋之职,气血流行受阻,脉络不通。望诊见形体丰腴,面色苍白,舌紫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心悸,胸膈痞闷不舒,心痛阵作,自觉阴冷之气上冲,神萎乏力,夜分少寐。切诊脉沉细。
心痹痰瘀交困心阳失运气血阻滞
查看详情 →
女,53岁,两胁肋疼痛,气短,胸闷,心悸,大便3~4日一行,舌紫暗,苔薄少津,脉沉细微弱,久病,气虚及阳,气血相互为用,气虚无力推动血行可致血脉凝涩,辨证为气虚血瘀,胁为肝经循行之路,久病耗伤,精血亏虚,肝阴不足,血不养肝,脉络失养,拘急而生胁痛,舌暗,苔白,脉沉弱
心悸胸闷心梗病史肝阴不足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65岁女性,间断性吐血5~6年,情志不舒诱发,血色鲜红,一月前因情绪激动吐血盈碗,伴汗出晕厥。胃脘痞满、吐酸烧心、胃痛隐隐、纳少、口苦乏力、头晕心悸、悲伤欲哭、咽中异物感、大便如褐色。舌紫苔薄黄,脉细。证属脾胃乖和。胃镜诊断胃体癌。
头晕心悸胃体癌脾胃不和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女,30岁,心悸气短,恶露量少色紫红,少腹胀满疼痛,气息短促,神昏口噤,两手握拳,牙关紧闭,面色唇舌紫暗,脉结。气虚血瘀。面色唇舌紫暗,脉结。
心悸气短恶露紫红少腹胀痛神昏口噤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