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62岁,女性,主诉结肠癌术后,现症包括腹胀、便秘、失眠、心悸、口干唇燥、神疲。舌红,苔薄黄,脉细。辨证为腑实热结,气津两亏,后转为肝胃阴虚。
结肠癌腑实热结气阴两亏肝胃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要症状为咳嗽、面部浮肿、腹部胀满、腿部及足部浮肿。脉象右寸浮弦。病机为湿热上灼肺阴,肺失通调水道,水道不利,下输膀胱受阻。复诊出现天癸过期不行,心悸内热,病机为胃中气液皆虚,阴血不能下注冲任。
咳嗽肺失通调湿热上灼水道不利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主诉胃部不舒、夜不能寐、全身无力、饮食干哕、腹部刺疼、便秘、里急后重、便血。舌质暗红、苔黄腻,脉芤而数。辨证为过劳伤脾,脾胃不和,湿热内生,热毒蕴结于大肠。病机为脾虚湿热,毒邪内蕴,结而为癌。
直肠癌湿热内生热毒蕴结脾胃不和
查看详情 →
余某,34岁,心悸失眠、神疲乏力、烘热多汗,病程较长。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属气阴两虚、肝血不足。主症包括心悸、心烦眠差、多梦、神疲乏力、烘热多汗、月经量少。面色红,舌质红少津,舌苔薄白,脉细。病因病机为久病耗气伤阴,气阴两虚,肝血不足,心失所养。
系统性红斑狼疮气阴两虚肝血不足心悸
查看详情 →
女,68岁,胃痉挛性疼痛,病程十余年,秋寒时节发作。主症为烧心地痛、嗳气、怕冷、腰背酸痛、气短乏力、失眠、饭后胀痛、大便干燥。面色苍白,舌质澹、舌尖红刺、苔白薄,脉弦细。腹壁平坦,剑突下压痛,嵴柱驼背,胸椎两侧压痛向胸前放射。诊断为胃痉挛,可能与嵴柱椎体骨退化性病变有关。
胃痉挛肝气郁结胃痛气短乏力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51岁。主诉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未愈合1个月。病程1个月。肛周脓肿术后创面及肛门周围红肿,疼痛,分泌物较多,创面颜色晦暗。舌质暗红,苔白,脉弱。中医辨证正虚邪恋证。
肛痈术后正虚邪恋气血瘀滞湿热下注
查看详情 →
38岁女性,眩晕、两颧红赤、咽干、耳鸣、心烦、肢麻、心悸气紧、胸胁痛、关节痛、腰痛、失眠多梦、大便干燥、小便短黄,月经按期但淋漓不断,舌绛苔少、少津,脉细数,辨证为肝肾阴虚。
美尼尔氏综合征风湿痛肝肾阴虚眩晕
查看详情 →
患者21岁,月经后出现寒热、头痛、肢酸,病程二旬。主症包括神识日清夜昏、沉眠、耳聋、胃呆、结胸、腹满、肢冷、足痹不能行动。脉弦软,舌澹红。诊断为寒客胞中,属寒入血室证。望诊见舌澹红,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月经后感受风寒,切诊脉弦软。二诊后神识清楚,耳聋稍聪,四肢未和,畏寒,便闭。三诊时血得温养,大便闭结,脉迟软。四诊时大便已解,四肢转暖,身倦乏力,脉左滑、右缓,舌红。诊断为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病机为寒客血府,血分寒凝,气血不畅,风寒外袭,内风引动。
风寒客血室血分寒凝寒闭肢厥畏寒
查看详情 →
男,38岁,眩晕、头痛3周,情绪激动后加重,伴头目胀痛、口苦咽干、寐差、小便赤、大便秘。舌红,苔薄黄,脉弦。诊断眩晕,证型肝阳上亢。
高血压肝阳上亢眩晕头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失眠1年余,头晕耳鸣、健忘、记忆力减退。舌质红有裂纹,薄白苔,脉细弱。西医诊断为神经衰弱。辨证为心肾不足,阴虚阳亢,后转为阴虚火旺,心肾不交,痰热内蕴。舌质红有裂纹,脉弦细。
失眠心肾不交阴虚阳亢痰热内蕴
查看详情 →
29岁女性,产后8日出现头痛、发热、气喘,精神异常,言语失常,渴不多饮,大便先泻后秘。舌尖红、苔白干无津,脉弦弱尺微。诊断为血虚、瘀血阻心、阴虚内热。
产后发热血虚瘀血阻心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56岁女性,头晕目眩10天,伴胸闷气短、失眠纳呆。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弱。眩晕,气血双亏,脑失所养。
眩晕气血双亏低血压
查看详情 →
男,47岁,顽固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二联律或三联律,病程3年。中医诊断心悸,证型阳虚心气不足为本,气血瘀滞为标。舌澹紫,苔白,脉沉迟。面色无华,胸前区堵塞感,口干苦,少寐。心阳不振,心脉失养,心气不足,鼓动乏力,心脉瘀阻。
心律失常心悸阳虚心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神明昏昧,默默无言,呆若木鸡,不知病处。病程未明。中医病名属癫,证型属痰浊蒙蔽,病因病机为痰涎凝聚,浊邪蒙蔽膻中包络。舌苔白滑罩黄,脉沉而不起,迟而见涩。二诊后脉沉而迟,苔白而垢。三诊脉濡细不扬,舌澹黄滑。病机为痰浊阴霾,神志呆钝,三元不能一贯。
癫证痰浊蒙闭真阳不摄脉沉迟
查看详情 →
女,48岁。胸痛烦满,张口抬肩,口吐白沫,时有虚汗,呼吸困难,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精神疲惫。舌瘦边尖红,舌苔中略黄,六脉微弱。证属脾湿痰郁,郁久化热,阻塞气机,肺肾气虚,病久体衰,气血双亏。
胸痛烦满脾湿痰郁肺肾气虚气血双亏
查看详情 →
咳逆咽痛音哑,脉象紧数。肺虚肝液亏,肾水不能制火,木郁水亏,虚火上炎。邪未透泄,音哑咽痛,病程未久。咳呛音哑,中虚木火烁金。咳沫音哑,中虚肺气不清。咳逆音哑,似屑阴亏火动。脉象未见虚数。紫菀、人中黄、牛膝、北沙参、桑叶、杏仁、生蛤壳、米仁、天花粉、生芪、橘红、川百合、丹皮、麦冬肉、川贝、冬桑叶、旋覆花、马兜铃、麻黄、象贝母、紫菀茸、杏仁、桔梗、人中黄、枇杷叶、冬瓜子、知母、炒苏子、兜铃、鲜枇杷叶、川郁金、川郁金汁、龟版、鸡子黄、牡蛎、川百合、淮膝、盐水炒广皮、云茯神、青盐炒熟地、盐水炒广皮、生米仁、枇杷叶、冬瓜子、知母、紫菀茸、炒苏子、马兜铃、冬桑叶、橘红。
咳逆音哑肺虚肝液亏肾水不足
查看详情 →
林某,43岁,男性。主诉心痛症,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高血脂症。现症包括心痛彻背、胸闷气短、头昏头晕、心累心跳、烦躁失眠、周身乏力、食少腰痛、膝以下肿。体态肥胖。舌体胖嫩,质红少苔,脉象细弱,两尺尤弱。辨证为阳气不足,阴血衰少。病情变化包括心痛胸闷减轻,睡眠安稳,饮食增加,但仍乏味,心累、头晕、腰痛、水肿等症存在。脉象两尺沉弱。辨证为心肾气阴不足。后续病情改善,出现肝气郁滞,脉象细涩。辨证为心肾两补,加疏肝理气。最终诸症若失,出现足微肿、眼微胀、鼻出血。
心痛症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高血脂症心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胁下作痛,食后加重,左侧尤甚,纳差,进食刺激性食物痛发。舌红有裂纹,苔黄,脉两关均弦。中医病名属胁痛,证型为肝气郁结,病因病机为肝胆气机不畅,木乘土,兼有热象。望诊见舌红有裂纹,苔黄。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胁痛、纳差、进食刺激物痛发。切诊见脉两关均弦。
胆结石肝气郁结肝胆气机不畅胃气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38岁,男性,主诉经常不寐,头目眩晕,甚则昏倒,胸闷不畅。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气阴两虚,虚火上扰,兼有痰热。望诊见舌质红、苔转黄、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不寐、眩晕、昏倒、胸闷、头晕、神疲、肢软乏力、口干,切诊脉弦细、弦细数。
不寐眩晕虚火上扰痰热
查看详情 →
女,51岁,夜寐盗汗2年余,伴胸闷、头晕、大便偏干、小便略黄,夜寐不实,易醒。面色偏红,舌红苔薄腻微黄,脉稍洪偏数。中医病名属盗汗,证型为阳盛阴虚,病因病机为阴被阳逼,营不内守。
阴虚火旺营不内守卫外不固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