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9岁,月经不调,烦躁不安,失眠心悸,头目眩晕,口苦纳呆,两胁胀痛,病程半年。月经不调,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舌黯红,苔黄白相兼,脉弦细。
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月经不调失眠心悸
查看详情 →
71岁男性,吞咽困难,胸骨后痛,呕血,病程较长。食管下段浸润性癌,气滞血瘀痰凝结于食道,气火克脾犯肺,血随气升。面色晦暗,舌质紫,脉弦涩。呕血色鲜或紫,量多。胸骨后痛,吞咽困难。病灶浸润性生长,病理示小团瘤细胞。
气滞血瘀肝气郁结食道癌气火有余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5岁。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5年余。肝郁脾虚,痰瘀结聚。面色晦暗,舌苔灰腻。脉弦细。腹部压痛,胆囊区压痛,墨菲征(+)。肝在右肋下0.5公分,质中等,有轻压痛。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肝功能示谷丙转氨酶升高。
肝气郁结慢性胆囊炎肝郁脾虚痰瘀结聚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男性。右眼视力下降1个月余。舌质稍红,苔薄白,脉弦细,偶有结代。右眼视力0.3,不能矫正,左视力1.2。右眼眼底视盘红,颞下、鼻下主干静脉充盈、迂曲,伴线状、火焰状、斑状出血,黄斑区澹黄色硬性渗出多,组织轻度水肿,中心凹反射不见。左眼眼前后节正常。中医诊断右视瞻昏淼(痰热上壅)。病程1个月余。性格较急躁易怒。
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视瞻昏淼脾失健运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胁下饱胀隐痛,腹胀,食欲不振,乏力,颜面浮肿,月经量少。病程较长,自1975年起患病,症状持续未明显改善。中医诊断为积聚,证型为肝气郁久,血瘀不行,损及脾气。望诊见面色发暗青,形体消瘦。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乏力、腹胀、食欲不振、月经异常。切诊未提及脉象。
肝气郁结血瘀不行脾运失职肝脾不调
查看详情 →
患者经行腹痛20年,13岁月经初潮即出现少腹、小腹剧烈疼痛,伴呕吐,需服去痛片缓解。月经周期规则,经量中等,经色暗红,夹瘀块,经期5天,经前乳房胀痛,经后腰酸乏力。平素失眠,大便硬结。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数。诊断为血瘀痛经,病机为瘀血内停,阻于冲任,经血欲行不畅。二诊见腹胀、经后偏头痛、口苦、烦躁、失眠、大便硬结,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三诊见经后腰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缓。四诊见经行腹痛轻微,经色暗红,有瘀块,脉沉细。
血瘀肝气郁结痛经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皮肤巩膜发黄,右胁下疼痛,腹胀,纳少,疲乏无力,小便黄少,大便干结。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数。中医诊断为肝胆湿热、瘀毒内结、肝郁脾虚。望诊见舌质红、舌苔薄黄。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黄疸、腹胀、纳少、疲乏、小便黄少、大便干结。切诊见脉数。
胆囊癌肝胆湿热瘀毒内结肝郁脾虚
查看详情 →
林某,36岁,女性,痛经。中医病名痛经,证型血瘀气滞,病因病机为瘀血阻滞胞宫。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舌苔薄白。声音低微,无特殊气味。经期小腹冷痛,伴有月经量少、色暗有块。脉弦涩。
肝气郁结血瘀气滞痛经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胁痛,身黄,目黄,小便黄3天。症见胁痛,身黄,目黄,黄色鲜明,小便黄,纳呆,口苦,恶心呕吐。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辨证为肝胆湿热型胁痛。病因病机为脾胃运化失职,内生湿热,蕴结肝胆,肝络失和,胆不疏泄。
胁痛肝胆湿热
查看详情 →
子宫肌瘤 病程长短 体质虚弱 肝脾肾功能失调 气血不和 冲任脉损伤 风寒湿热邪侵 六淫外感 七情内伤 气机不畅 血脉不利 瘀血 痰饮 湿浊停积 胞宫 舌质紫暗 舌边瘀点 脉沉弦 脉涩 脉虚无力 脉濡缓 脉滑数 脉沉弦细滑 症见经行量多 色暗红 夹紫块 少腹胀痛 带下量多 色白黄有臭秽 面色苍白 四肢不温 小腹冷痛 精神疲惫 气短懒言 纳食不振 胸胁乳房少腹胀痛 带下质粘 痰湿内阻 湿热蕴结
血瘀气滞气虚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26岁。主诉颈部肿大不适6个月,加重伴心悸、消瘦3个月。颈部肿大,心悸,乏力,怕热,汗出,眼球突出,手抖。舌红,苔白,脉弦数。甲状腺Ⅱ度肿大,无触痛,未闻及血管杂音。双眼睑颤动,睑裂增宽,轻度突眼,Stellwag征(+),Joffroy征(+),Mobius征(+)。双手指颤动,心率102次/分。中医诊断瘿病(肝郁化火)。病机为情志内伤,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津液输布失常,痰气交阻,血行不畅,聚于颈前而成瘿病。
痰凝血瘀瘿病肝郁化火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两胁胀满、右胁隐痛、腹胀、乏力、倦怠、食少纳呆、大便溏、夜眠不实、梦多、形体肥胖。舌澹胖,暗滞,苔白。脉沉细无力。中医诊断为肝郁脾虚,运化失司,湿邪内停,阻遏气机。舌象澹胖,暗滞,苔白;脉象沉细无力。病程为3个月。
肝气郁结肝郁脾虚湿邪内停气虚明显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全身关节肌肉疼痛6个月,伴烦躁、倦怠乏力、失眠多梦、口干咽燥。舌澹红,苔薄,脉细滑。四肢关节无红肿,颈背等处有多个压痛点。中医诊断为痹病,属肝郁气滞,脉络阻滞。
肝郁气滞气滞血瘀痹病周痹
查看详情 →
女,一月余不能合目,多言不停,经阻不行,气逆血郁,经络紊乱,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弦涩,肝气郁结,血瘀阻络,气滞血瘀,心神不安,神明错乱,血并于下,气并于上,肝血不畅,经水不行。
气滞血瘀肝气郁结不寐经络紊乱
查看详情 →
32岁,经前至经期小腹疼痛拒按,经血量少、紫黯有块,乳房胀痛,胸闷不舒。舌质紫黯有瘀点,苔薄白,脉沉弦。辨证为气滞血瘀所致痛经。病因病机为情志不舒,气郁血瘀,瘀阻胞宫、冲任。
气滞血瘀肝气郁结痛经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双侧乳房胀痛,右侧疼痛并向右肘肋牵扯,睡眠差。舌质暗红,苔黄厚腻,脉沉滑略数。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舌质红,苔薄白,脉缓滑。舌质红,苔薄白,脉沉滑。舌质澹红,苔薄略滑,脉沉细弱。中医诊断乳癖,证属痰湿化热,气滞血瘀。面色正常,舌象提示痰湿内蕴,脉象示沉滑、细、缓。闻诊未提,问诊涉及乳房胀痛、睡眠、月经量少、情绪相关症状,切诊示脉沉滑、细、缓。
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乳癖痰热互结
查看详情 →
女性,35岁,乳房胀痛伴肿块1年余,加重3个月。经前乳房胀痛明显,烦躁易怒,口苦寐差,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舌红,苔薄白干,脉细弦。左侧乳房可触及多个肿块,活动性好,表面光滑,触痛明显。中医诊断为乳癖,证属肝气郁结。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气机郁滞,蕴结于乳络,导致乳房疼痛及肿块形成。
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乳癖痰凝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月经提前2年余。症状包括月经每月提前10天,经前乳房胀痛,来潮时少腹胀痛,经色紫黯夹血块,经量时多时少,7~9天干净。舌质黯红苔少,脉弦细而数。情绪易于波动,急躁易怒。辨证为肝气郁结,肝郁化火,热扰冲任,迫血妄行。
肝气郁结血瘀月经先期肝郁化火
查看详情 →
女,26岁,颈粗、突眼、易激动、心慌、多汗、食欲亢进、大便时溏、体重减轻、失眠乏力、月经量少,病程1年。甲状腺漫肿,质软,有血管杂音,手心湿润,双手细微震颤,脉细弦,舌红光剥。中医病名属瘿病,证型为肝阳上亢、气阴两虚,病因病机为七情内伤、肝气郁结、痰湿内蕴、气滞血瘀。
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甲状腺功能亢进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女,43岁,颈部甲状腺腺瘤半年余,腺瘤如鸭蛋大小,边缘清楚,质地坚硬,能随吞咽上下移动,无触压痛。舌苔薄白,脉弦涩。中医病名甲状腺腺瘤,证型气滞痰凝血瘀。望诊舌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主诉为颈部甲状腺腺瘤,切诊脉弦涩。
气滞血瘀肝气郁结甲状腺腺瘤痰凝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