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28岁,月经稀发9个月,未避孕未孕1年余。月经后期,肝气郁滞证。舌红苔薄黄,脉弦细。初潮14岁,周期35-45天,量少色暗,有血块,痛经(±)。平素两胁及乳房疼痛,经期尤甚。情绪易怒,小腹坠胀,腰酸。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血海蓄溢失常。
气滞血瘀月经后期肝气郁结情志不畅
查看详情 →
女性,44岁,左下腹痛1个月,子宫全切术后3月。左少腹隐痛,久立或久坐后加重,口干思饮,性急易怒,睡眠多梦,纳食不甘。舌质暗红,苔白,脉细弦滑。术后气血不畅,肝郁脾虚,结为症块。
气滞血瘀产后症块肝郁脾虚脾虚湿阻
查看详情 →
男,54岁,胃痛反复发作,胃脘喜热恶凉,夜尿频,五更泻,胃窦炎、胃黏膜脱垂病史。舌暗齿痕,苔白腻,脉沉细无力。中医病名属胃脘痛,证型为脾胃气虚,病因病机为情志失调、饮食不节、脾失健运。
气滞血瘀胃黏膜脱垂胃脘痛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胃脘胀痛,压痛明显,夜间尤甚,形体消瘦,痛苦病容。舌红苔白腻,脉沉弦。中医病名胃脘痛,证型肝胃不和,病因气滞血瘀,热结于胃,寒邪损伤胃腑阳气。病机为肝木克脾土,脾阳损伤,生化之机日惫。形体瘦,发病规律冬春加重,饥饿时发病,病情加重于1977年。
气滞血瘀胃脘痛肝胃不和脾阳损伤
查看详情 →
肝疝症。胁肋胀痛,病程较长。舌淡苔白,脉弦。病因属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寒凝气阻。
气滞血瘀肝疝症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8岁,男性,主诉间断性胃脘部胀痛1年半,加重1周。胃脘部胀痛牵及两胁,食后及夜间明显,胃脘部持续性隐痛,进食后痞闷,夜间胀满,嗳气频作,食后恶心,口粘,食欲差,便溏,日行1~3次。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细略滑。中医诊断胃脘痛。病程1年半,病因与饮食不节、嗜食辛辣、饮酒史相关。病机属脾胃虚弱,气滞湿阻,痰瘀互结。
气滞血瘀胃脘痛肝气郁结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李某女 29岁,闭经,病程未明。中医病名闭经,证型未明确。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提示闭经,病史提示服西药维持。切诊未提。
气滞血瘀闭经肝气郁结脾虚湿盛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男性。主诉左睾丸肿大,坚硬如铁石,压之不痛。病程自1998年患直肠癌手术后,2007年1月因感冒受凉后出现发热,继之左睾丸肿痛,治疗后热退痛止,肿块未消。中医诊断为疝气(木肾、溃疝)。病因病机为寒凝气滞、络阻血瘀。舌红苔薄,脉沉紧。
气滞血瘀疝气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3岁,男性。主诉颈下右侧甲状腺旁肿物1个月,大小如红枣。中医诊断瘿瘤、痰核。病因病机为痰湿积聚、气滞血瘀。体征见肿物光滑可移动,无压痛,脉弦,舌无苔。
气滞血瘀瘿瘤痰核痰湿积聚
查看详情 →
男,成年,小腹坠胀,会阴牵痛,尿多不畅。前列腺炎,肾气不足,气滞血瘀。面色晦暗,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沉弦。
气滞血瘀小便不利肾气不足小腹坠胀
查看详情 →
女性,29岁,经间期血带10余年,带下色红,偶有少腹疼痛,经期少腹冷痛,经量大夹血块色鲜红伴黏液,行经腰痛,纳一般,小便频,大便溏。舌淡黯,苔白腻微黄,右脉寸关滑数、尺弱,左脉弦滑数。中医病名血带,证型湿热下注兼阳虚。病因病机湿热下注,损伤血络,兼阳气不足。
经间期出血湿热下注阳虚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48岁女性,小腹胀痛,左侧压痛,白带多。气滞血瘀证。舌暗,脉弦滑。
气滞血瘀证附件炎小腹胀痛左侧压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5岁,女性。主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半年。全身肌肉疼痛麻木,以胸背、胁肋及大腿为重,痛甚时彻夜不眠,下肢发凉,心烦急躁。舌澹暗,苔薄白,脉沉细。辨证为肾虚肝郁,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肾虚肝郁下肢麻木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1岁。主诉排尿不适感2年,性功能减退半年。中医病名精浊,证型湿热下注,阻滞脉络。脉数稍滑,舌红白苔。腰痛,头昏,易疲乏,睡眠欠佳。舌质暗红,白苔,双尺脉沉。
慢性前列腺炎湿热下注精浊腰痛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男性。主诉结婚3年未育。外生殖器检查示左侧精索静脉曲张I°,阴部坠胀,左侧睾丸隐痛,阴囊发凉,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舌边有瘀斑。脉弦细。诊断为寒凝肝脉,痰瘀阻滞厥阴。
精索静脉曲张不育寒凝肝脉痰瘀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末次月经2005年4月25日,高血压病史,输卵管结扎。主诉子宫腺肌症,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子宫腺肌症,证型未明确,病因病机未明确。舌象澹红,苔薄白,脉细。症状包括胃脘发胀、小腹隐痛、大便频软、月经量多夹血块、经色暗、小腹发胀。四诊信息包含舌象、脉象及症状描述。
气滞血瘀子宫腺肌症湿热下注痰凝瘀阻
查看详情 →
女,23岁,痛经8年余,加剧半年,甚则昏厥。月经量少,色黯有瘀血块,小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乳房作胀。面色淡,舌质黯淡,脉弦数。中医诊断为痛经(肝郁气滞血瘀)。
痛经肝郁气滞血瘀胸闷烦躁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痛经20年,加重2年。月经初潮15岁,行经正常。现行经第一天,腹痛剧烈,畏寒肢冷,腰痛如折,大便不成形,痛甚则恶心欲吐,心烦纳呆。舌淡暗,脉细弦。辨证为气滞血瘀,寒凝胞脉。初诊时舌质红,脉细滑。复诊时乏力神疲,腰膝酸软,脉细舌淡。后续辨证为气血不足、血不上荣。
气滞血瘀痛经寒凝胞脉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2岁,男性。主诉胃脘部隐痛14年,加重1年,伴嘈杂、烧灼感、呕吐、口干、纳呆、大便稀溏。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略滑。中医诊断胃脘痛。病机属胃阴不足,气滞湿阻。四诊信息提示舌红苔黄,脉弦滑,胃脘部压痛,大便稀溏,纳呆。
气滞血瘀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脘痛肝胃郁热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胃脘不适6年,加重伴腹泻1年。既往有急性肝炎史,嗜食辛辣,性情急躁。剑突下偏左及右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中医诊断胃脘痛。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病程6年,症状包括胃脘不适、腹泻、腹痛、嗳气、胸闷、大便不成形。病因病机涉及饮食不节、情志不畅。
气滞血瘀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脘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