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血瘀+气虚血瘀+头晕

患者,女,36岁。主诉体重增加、月经停止、阴毛脱落。病程自1969年9月起。中医病名虚劳,证型气虚血瘀湿阻。面色㿠白,舌质黯红,边有紫斑,苔薄白,脉弦细而涩。症状包括步履艰难、心悸、头晕、肿势、动则气喘、少腹痛、心悸、胁痛、善怒、腹胀、排气困难、月经不调等。病机为气虚血瘀湿阻,虚实夹杂。
气虚血瘀头晕席汉氏综合征湿阻
查看详情 →
77岁男性,主诉头晕、左上肢麻木、左下肢麻木、右侧肢体跛行、语言不清。脑梗死。证型包括气虚血瘀挟痰浊阻滞清阳、肝肾不足、髓海空虚、气虚血瘀、髓海不足、痰瘀阻窍、清阳不升、痰瘀阻络。面色苍白,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脉沉细涩。声音低微,语言不清。病程较长。
气虚血瘀头晕脑梗死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主诉四肢麻木肿胀进行性加重3月余。精神萎靡,面色黧黑,口唇发绀,爪甲黑紫,肌肤甲错,头晕耳鸣,视物模糊,心烦气躁,胸闷心悸,脘腹胀满,疲劳乏力,四肢麻木肿胀沉重,行走不利,腰膝酸软,畏寒怕风,手足心热,自汗盗汗,大便每日1次不成形。舌瘀紫体胖大、苔黄厚腻,脉沉细。中医诊断肾元亏虚,脉络瘀阻。
血瘀头晕耳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肾元亏虚
查看详情 →
女,78岁。眠差早醒,记忆力下降3年余,头晕头胀,疲倦心烦。舌淡边有齿痕,脉细。不寐,气虚血瘀。脾肾气虚,气血不荣,脑失所养。
气虚血瘀头晕头胀不寐脾肾气虚
查看详情 →
男,42岁,主诉尿呈酱油色,伴头晕、疲乏、心悸、气短、腰酸。病程半年。中医诊断溺血,证型气虚血瘀。舌质暗红、舌体胖、苔淡黄,脉虚大略数。
气虚血瘀血瘀溺血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男性,主诉耳鸣如蝉声,伴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失眠、口咽干燥、五心烦热、腰膝酸痛、大便干燥、小便黄赤,病程近一年。舌质尖红少津,舌尖边有瘀点,脉细数。诊断为肝肾阴虚,气虚血瘀。
气虚血瘀头晕目眩耳鸣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主诉生产后逐渐肥胖、月经停止、阴毛脱落。体征全身虚胖,面色皖白,舌质黯红有紫斑,苔薄白,脉弦细而涩。中医诊断为虚劳,证型为气虚血瘀湿阻。四诊信息包括望诊面色皖白、舌质黯红有紫斑,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肥胖、月经停止、阴毛脱落、心悸、头晕、步履艰难,切诊脉弦细而涩。
气虚血瘀湿阻血瘀虚劳气虚
查看详情 →
25岁女性,月经超前,经量始少后多,色澹红,质地清稀,有烂肉样血块,伴头晕目花,胸闷心烦,夜寐欠佳,乳胀胁痛,腰疼怕冷,小便频数,纳欠神疲。舌质澹红,苔薄稍黄,脉细弦。基础体温高温相上升缓慢。诊断为脾胃不足,气虚血瘀。子宫略小,病检示烂肉样血块为“子宫内膜”。素体瘦弱,有胃下垂史。
气虚血瘀血瘀痛经脾胃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女性,主诉头晕目眩伴有头痛、耳鸣4年余,加重7天。现病史见头晕目眩、头痛、心烦易怒、耳鸣、腰膝痠软、筋骨疼痛、神疲乏力、胸闷气短、心慌、寐不实。舌质澹紫,苔薄腻,舌下络脉瘀滞,脉弦细。中医病名眩晕,证型气虚血瘀、肾虚肝旺,病机气虚血瘀,肾虚肝旺。
气虚血瘀眩晕头痛耳鸣
查看详情 →
31岁女性,主诉2次试管婴儿失败,末次失败时间为2012年6月。月经周期不规律,量正常,色黯红,无痛经。舌质紫黯,舌苔薄白,脉沉细。白带检测UU+。中医诊断为症瘕、不育症,辨证为肾虚血瘀证。卵巢功能不良,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粘连及积水,输卵管术后改变。
肾虚血瘀症瘕宫外孕内炎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主诉月经干净8天后阴道少量流血2天,伴全身不适、汗出、烦躁。月经量少,色澹质稀,周期25~28天。面色萎黄,舌澹红,苔薄,脉细弱。辨证属肾阴虚,冲任气血不足,虚火扰动冲任,迫血妄行。经间期出血,月经量少,病程半年。
头晕月经量少肾阴虚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女性,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量少,伴血块及腹痛。舌澹红,边瘀点,苔薄微黄,脉细弦数。崩漏,气虚血瘀,气不摄血。舌象见瘀点、齿痕,脉细弦。
气虚血瘀崩漏肾气受损
查看详情 →
26岁女性,恶露不止,淋漓带紫红血块,小腹坠痛,心慌头晕,头痛腰痛,睡眠差,食欲不振,饭后胀痛,呕吐酸水,面色黄,体型瘦,舌苔薄白,脉细沉无力,气虚血瘀,心肾不足
气虚血瘀头晕产后恶露不止心肾不足
查看详情 →
67岁男性,左眼视力下降1月余。左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气虚血瘀证。舌黯红有瘀斑,薄白苔,弦细脉。左眼视盘水肿充血略苍白,盘周线状出血,动脉血管变细。左眼视野检查示与生理盲点相连的下方束状缺损。双侧颈动脉硬化伴左侧粥样斑块形成。
气虚血瘀左眼视力下降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月经紊乱6年余,阴道不规则出血1月余。崩漏,肾虚血瘀。月经量时多时少,色红,偶有小血块。舌澹,苔薄白,脉细滑。阴道出血未净,无发热,无腰腹痛,饮食及二便正常。脉沉细略滑。肾虚血瘀,冲任失固,统摄无权。
肾虚血瘀崩漏断绪基础体温高
查看详情 →
患者77岁,男性。主诉包括行动不便、右侧肢体跛行、言语不利、全身乏力、头重麻木、有少量痰涎。病程自2002年4月22日首次就诊起,持续约3年。中医病名属中风后遗症。证型包括气虚血瘀夹痰浊阻滞清阳、肝肾不足髓海空虚、气虚血瘀髓海不足、气虚血瘀肝肾不足、痰瘀阻窍清阳不升、痰瘀阻络。舌象表现为舌胖大暗红、舌澹胖苔薄、舌澹胖紫暗、舌澹胖稍暗、舌澹胖嫩稍暗、舌胖大水滑。脉象为脉沉细弦、脉沉细稍缓、脉沉细小弦、脉沉细缓、脉沉细稍缓、脉沉细小弦。病机涉及气虚血瘀、痰浊阻滞、肝肾不足、髓海空虚、清阳不升。
气虚血瘀脑梗死肝肾不足髓海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月经量多,色黯有块,少腹疼痛,头晕乏力,心悸气短,眠纳俱差,舌苔薄白,脉细涩。中医病名崩漏,证型心脾两虚,中气下陷,气虚血瘀,冲任失固。望诊舌苔薄白,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月经量多、头晕乏力、心悸气短、眠纳俱差,切诊脉细涩。患者41岁,行经27天仍滴沥不尽,乏力,头昏,腰腹困痛,口干,心烦,眠差,黄带多,舌质澹红,苔薄黄,脉沉细数。中医病名崩漏,证型气阴两虚,肝肾不足,冲任不固,湿热俱盛。望诊舌质澹红,苔薄黄,切诊脉沉细数。
气虚血瘀崩漏心脾两虚中气下陷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7岁,男性。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语言謇涩3个月余。主症包括右下肢跛行、言语不利、全身乏力、头昏沉重、嗜睡、纳食欠佳、咯吐少量痰涎。舌胖大黯红,苔稍腻,脉沉细弦。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恢复期),辨证为气虚血瘀,痰浊阻窍证。病因为气虚血瘀,痰浊阻窍,病机为髓海空虚,络脉瘀阻。
气虚血瘀中风痰浊阻窍髓海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经期延长近半年,月经周期8~13/28~30天,末次月经1996年11月24日至今9天未净,量时多时少,色紫黯。舌质澹红,脉浮缓。末次自然流产后清宫+上环6个月。冲任受损,瘀滞不去,血不循经,外溢而血愈虚,瘀愈甚。头晕目眩,心悸乏力,腰酸腹坠。
气虚血瘀头晕心悸经期延长瘀滞不去
查看详情 →
女性,25岁。痛经史18岁初潮后即有,经行量少,有烂肉样血块,经期腰疼怕冷,头晕目眩,胸闷心烦,夜寐欠佳,乳胀胁痛,小便频数,纳欠神疲。舌质淡红,苔薄稍黄,脉细弦。中医病名痛经,证型脾胃不足,气虚血瘀。病因病机为经期感受寒凉,脾肾不足,气虚血瘀。
气虚血瘀头晕目眩痛经脾肾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