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45岁。左下肢放射性麻木,右下肢肌肉萎缩,乏力,大便色黑成形,小便频,体重下降。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肝积,证属肝郁脾虚、痰瘀互结。病程较长,有慢性乙肝病史十余年,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脾虚失运,痰瘀互结。
肝癌肝郁脾虚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女,43岁,胃痛加重,反酸,纳差,两胁胀痛,病程1年。胃脘痛(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属肝郁气滞血瘀。舌澹红苔白,脉弦。病机为肝郁气滞,胃气失和,气机不利,胃失濡养。
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气滞血瘀胃气失和气机不利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女性。主诉胃脘部反复疼痛5年,又作5天。胃脘部疼痛,纳食减退,小便欠利,小腹作胀。舌质略偏红,苔薄黄。脉细弦。中医诊断胃脘痛,淋证。病因饮食不节,药物所伤,停积化热,气滞作痛。
慢性萎缩性胃炎尿路感染胃痛小便不利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1岁。左上肢酸痛无力7个月,加重伴双下肢无力半年。颈椎管狭窄症。颈背部肌筋膜紧张,颈3~颈6椎旁压痛,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左侧阳性,霍夫曼征双侧阳性,双侧膝腱反射亢进,跟腱反射减弱,左上肢肌力Ⅲ级,伴肌肉轻度萎缩,双下肢肌力Ⅲ至Ⅳ级,颈部活动受限。颈椎MRI示颈3~颈6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颈6~颈7膨出,颈椎后凸。颈腰椎X线片示颈椎各棘突左偏,颈曲呈全弓型,椎曲V级,颈4~颈5、颈5~颈6椎间隙变窄,颈4、颈5、颈6项韧带钙化。
肌肉萎缩颈椎管狭窄椎曲反弓椎间盘突出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颜面四肢部皮肤萎缩变硬17年,面部红斑,脱发,全身关节痛10年,加重1月余。舌质红,苔薄白。中医诊断为皮痹。皮肤硬化期,呈蜡样光泽,不能捏起。面色苍白,雷诺现象,关节畸形,骨肉压痛。病程长,病情顽固。病因病机属皮痹,属气血瘀滞、脾肾阳虚、寒凝经络。脉沉细。
系统性硬皮病皮痹肝肾阴虚气血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左腿无力、疼痛加重6天,病程半年。左腿肌肉萎缩,左小腿周径33cm,右小腿周径35cm,左足下垂,左膝腱反射消失,坐骨神经压痛阳性。双下肢肌电图示左侧腓总神经损害。中医诊断痿症。左腿肌肉萎缩,筋脉失养,肢体弛缓无力,伴有足下垂及坐骨神经压痛。
肌肉萎缩痿症腓总神经损伤足下垂
查看详情 →
71岁男性,头晕头痛,失眠健忘,表情淡漠,反应迟钝,举止失常,丧失计算能力,言语重复,缺乏逻辑,答非所问,缄默不语,叫骂,不进饮食,二便失禁,病程1年。神志呆滞,舌紫黯,苔白腻,脉沉细而弱。颅脑CT示脑萎缩。中医诊断为痴呆,证型为老年肾亏,元气虚弱,痰瘀内阻脑络,神明失养。
痴呆肾亏痰瘀内阻神明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5岁,女性。主诉颈部活动不利、酸困疼痛5年,伴肩部肌肉酸胀,左臂麻木酸困直达环指及小指,夜间疼痛影响睡眠。中医诊断颈椎病,病机为脾肾亏虚。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显示症状及病程,切诊未提及。
颈椎病脾肾亏虚肝肾不足筋骨失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4岁,女性。主诉胃脘胀痛10年余。现症见胃脘胀痛时发时止,遇生气后加重,痛连两胁及背部,嗳气,口苦,矢气后缓解,神疲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辨证属肝郁不疏,胃气失降。
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不疏胃气失降肝胃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女性,主诉反复夜间反酸1年余,伴胃脘部胀痛、呛咳、烧灼感、口干、寐差、多梦易醒。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中医诊断吐酸(脾虚气滞夹热)。面色萎黄,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纳尚可,小便黄,大便调。病程较长,病机为脾虚气滞,肝气犯胃,胃气上逆。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气滞夹热肝气升发太过肝气乘脾
查看详情 →
女,77岁,腹胀一月余,纳呆,大便不畅,或3~5日一行,或一日腹泻数次,大便不下时腹胀满甚,大便下则腹中空坠难忍,夜间3、4点钟大便,头晕,睡眠差,急躁易怒。腹胀(胃肠功能紊乱),肾精亏虚,脾气虚。舌淡红,脉阳弱尺弦细。
胃肠功能紊乱肾精亏虚脾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4岁,女性。主诉间歇性胃脘胀满2个月。现病史示胃脘胀满间断性出现,食腥荤后加重,嗳气频频,嗳气始舒,偶觉右胁疼痛,口苦,纳呆,多梦,二便调。舌红苔白厚,脉弦。中医诊断为肝气怫郁,气滞中焦,胃失和降。证型属肝气郁结,病因病机为肝气怫郁,气滞中焦。
胃胀痛肝气郁结气滞中焦胃失和降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女性。主要症状为中脘胀痛、嘈杂反复2年。中医病名胃痛,证型心脾两虚,气阴不足,胃阴不足。病因病机包括阴虚内热、脾失健运。舌象苔少质淡红,脉细滑。症状包括口干口苦、心悸、自汗盗汗、夜寐欠安、胃纳欠佳、大便溏薄。检查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HP(-),病理提示萎缩、肠化生、不典型增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心脾两虚气阴不足胃脘胀痛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三载余,胃脘胀痛隐隐,食后加重,得按稍舒,嗳气,纳谷不馨,便溏日行三四次。舌澹苔薄腻,脉细弦。中医诊断为中阳不振,气滞夹湿。病机为中阳不足,气机阻滞,湿浊内蕴。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阳不振气滞夹湿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胃脘闷胀、隐痛、纳呆食少、饭后腹胀、口苦口粘、大便不畅、消瘦、倦怠无力。中医病名胃痞,证型湿阻中焦、寒热夹杂,病机为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情志不舒、寒湿内阻、气郁化热、升降失调。望诊见舌红苔黄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病程3年,切诊见脉弦滑。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痞脾胃虚弱湿阻中焦
查看详情 →
患者消瘦,胃脘部不舒,呕吐,大便稀,月经提早,四肢乏力,苔白,脉濡。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上皮化生。胃脘不适,嗳气频频,大便偏稀,舌苔光,脉弦。痞满,满而不痛,脾不能引气于肺胃,结而不散。
慢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气上逆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女性。主诉高热恶寒,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小便如浓茶样,昏迷状态。病程3日。中医病名急黄。证型疫毒炽盛,内陷心营。病因病机疫毒炽盛,内陷心营。望诊面色黄染,舌苔微黄而厚。闻诊未提及。问诊高热恶寒,黄疸,昏迷。切诊脉弦细数。
急黄重证疫毒炽盛心营受邪苔微黄厚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女性,反复中脘胀满、大便秘结10余年。口渴欲饮,嗳气时作,大便数日而行,症情随情志变化而加剧。慢性萎缩性胃炎轻度伴中度肠化生,脂肪肝病史。舌红、苔少。中医诊断便秘、胃痞。证属肝郁气滞,横逆乘土,郁久伤阴,阴虚肠燥,胃失和降。面色萎黄,舌红少苔,脉弦细。
便秘胃痞肝郁气滞阴虚火旺
查看详情 →
38岁男性,胃脘胀痛反复发作,食欲减退,四肢乏力,胃脘嘈杂,嗳气泛酸,隐痛或闷胀,得按则舒,大便不成形,苔黄根腻,脉小弦,胃酸偏高。肝有郁热,胃蕴痰湿。面色萎黄,舌苔黄根腻,脉小弦。
萎缩性胃炎肝郁化热胃蕴痰湿胃痛
查看详情 →
男,1.5岁,双目失明70天,呕吐、低烧、嗜睡、消瘦、盗汗,3月18日双眼失明,3月22日昏迷伴角弓反张。舌较红,苔微黄,脉弦数,指纹青紫透现风关。诊断为双眼青盲,右侧口眼歪斜,肢体瘫痪。辨证为血虚肝郁,脉络中邪。
青盲血虚肝郁脾虚气弱脉络中邪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