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34岁。主诉颈部痉挛向右歪斜2年,伴头晕、枕骨疼痛、阵发心悸、睡眠不实、月事先期而至,面色萎黄。中医诊断为颈斜,证属肝失柔养,风邪内动,经络不畅。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象未提及。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头晕、心悸、睡眠不实、月事异常。切诊未提及脉象。
痉挛性斜颈肝失柔养风邪内动经络不畅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食欲不振4个月,加重1个月。现病史示食欲不振,脘痞烧心,返酸,心烦,口干,乏力,大便不爽。面色萎黄,形体偏瘦,舌暗红,少苔无津,脉细。中医诊断厌食,证型为胃阴不足,脾气虚弱。病机为肝气郁结,郁久化火,嗜食辛辣耗伤胃阴。四诊信息示舌暗红,少苔无津,脉细。
胃阴不足脾气虚弱气虚血瘀心烦口干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8岁,男性。主诉反复头晕4月余,伴耳鸣、双上肢麻木。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眩晕,辨证少阳枢机不利,风痰上扰证。望诊见舌质淡红,苔薄白。闻诊未提。问诊见头晕、耳鸣、双上肢麻木。切诊见脉沉细。
眩晕风痰上扰少阳枢机不利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四肢麻木持续5年,颈部拘急,上肢微痛,纳食可,小便频。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涩。中医病名血痹,证型气虚血瘀,风湿痹阻。病因病机为气虚血瘀,风邪外入,脉络痹阻,痰瘀互结,阳气不达肌表。
四肢麻木气虚血瘀风湿痹阻颈项拘急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0岁。主诉糖尿病,每日饮水多,小便频数,夜尿甚,尿色黄浊,似油脂浮于其上,口燥思饮,头眩身困,足软无力,时有痰咳。面色黧黑晦暗,体形胖壅。舌苔干黄,脉弦滑。中医诊断为消渴,证属脾肾阴虚,胃火内炽,湿热痰浊不化。病程数年。二诊时渴饮减,尿色转澹,舌苔较润,脉仍细弦而滑,时咳嗽痰凝。三诊时小便次数减,口燥减,咳痰渐稀,夜寐尚可,头眩轻减,肢体轻松。四诊时饮水大减,面色转润,咳痰少,夜寐安稳。舌红润,脉和缓。
糖尿病脾肾阴虚湿热痰浊胃火内炽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3岁,男性。左侧肢体活动不利11个月。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左足麻木,左手握力差。BP:136/82mmHg。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细弱。中医诊断出血性中风(中脏腑,后遗症期)。气血亏虚,脉络瘀阻证。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细弱。舌质红,苔黄腻,脉沉细弱。舌质黯红,苔白稍腻,脉细稍数。舌质红,苔黄腻,脉细弱稍数。
出血性中风气血亏虚脉络瘀阻左侧肢体麻木
查看详情 →
陈某,31岁,男性。头痛头胀位于双太阳穴及后脑,口苦口臭,夜寐恶梦纷纭,小便黄赤,大便溏薄。肝胃火盛。舌红苔厚腻,脉弦滑。头痛部位在两侧,后脑疼痛,口苦口臭,夜寐恶梦,便溏,苔厚腻,脉弦滑。
头痛肝胆火盛胃火湿热
查看详情 →
54岁男性,右侧面部肿胀,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口向左侧歪斜,右目不能闭合,鼓腮吹哨时右侧口角漏气,左侧耳根部乳突部有明显压痛,伴烦躁、面赤及口干欲饮。舌苔腻黄且厚,脉弦数有力。中医病名属面瘫,证型为酒热之毒熏蒸,病因病机为嗜酒成性,酒毒蕴于肠胃,熏蒸于肝胆,侵袭阳明及少阳经脉。望诊见面色赤,舌苔腻黄厚;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烦躁、面赤、口干欲饮;切诊脉弦数有力。
面瘫肝郁化火酒毒内停阳明热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男性。主诉左耳突然鸣响而聋2月。症状包括眩晕、呕吐、畏光、步履蹒跚、体位性迷煳。舌黄腻苔,脉大而有滑意。诊断为湿邪困顿,痰湿交蒸,上凌空清之窍。二诊时头脑清爽,精神振作,右耳全聋,左耳听力下降,无鸣响,头脑昏沉。三诊时头脑清醒,残晕减轻,步履稳定,舌薄苔,脉平。
感音神经性耳聋痰湿交蒸湿邪困顿眩晕呕吐
查看详情 →
患者主诉两目反复出血,眼眵,偶有耳鸣,病程较长。舌苔薄白,脉濡滑,后转为苔薄腻,脉细软,再转为苔薄白,脉细缓,最终苔薄腻,脉细缓。中医诊断为肝血不足,脾肾薄弱,脾虚肝强,虚阳易升,脾虚肝亢,清阳欠升,肝肾两亏,肝阳偏亢,肝肾不足,水不涵木,脾运乏力。病因病机涉及肝血不足、脾虚、肾亏、肝阳上亢、脾肾薄弱。望诊见舌苔变化,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眼结膜出血、便溏、头晕、夜寐欠安,切诊见脉象变化。
肝血不足脾肾薄弱脾虚肝强虚阳易升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1岁,男性。主诉下腰及双下肢疼痛5年。中医诊断大偻,属肝肾亏虚、痰瘀痹阻。舌象澹红苔白,脉滑。颈椎活动度受限,腰椎活动度受限,枕墙距1cm,指地距1cm,双侧4字试验(+),直腿抬高试验(+)。胸廓活动度4cm。
强直性脊柱炎肝肾亏虚痰瘀痹阻腰痛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女性。主诉口干苦、便溏、腹痛2年余,无脓血,嗳气食少。舌澹红,苔薄白、有裂纹,脉弦数。中医诊断脾虚湿困,胃阴不足。病因病机为脾虚湿困,胃阴不足,木郁不达,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气机升降失常。
泄泻脾虚湿困胃阴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男性,主诉恶寒发热,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口干欲饮,体温38.6℃。舌红、苔薄黄,脉数。病程较短。中医病名为高热,证型属三阳合病。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舌象红、苔薄黄,脉数。
高热三阳合病恶寒发热无汗
查看详情 →
患者男,77岁,主诉胸闷7个月,劳累后加重,伴乏力、心悸、左手尺侧酸胀。中医诊断胸痹心痛,证属血瘀痰阻,病机为久病入络,痰瘀互结,脾虚湿阻,气机不畅。望诊见舌质偏黯,苔腻。闻诊无特殊。问诊示病程长,有糖尿病史。切诊脉弦滑。患者男,63岁,主诉口周麻木1个月,伴便溏,舌苔腻,脉沉滑。中医诊断中风病,证属风痰上扰,兼血瘀,病机为脾虚痰湿,肝风挟痰,阻滞经络。望诊见舌质黯,苔腻。闻诊无特殊。问诊示头颅MRI示右侧额颞叶缺血灶。切诊脉沉滑。
胸痹心痛血瘀痰浊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岁,男性。主诉腹泻伴肛门脱出2月余。腹泻每日4~5次,稀煳便伴脓血,肛门脱出物约4.5cm长,需手动复位。舌绛红苔黄腻,脉虚数。中医诊断为脱肛、泻泄,辨证为肠胃湿热、下注肠脱。
脱肛肠胃湿热腹泻气虚
查看详情 →
36岁女性,主诉感冒咳嗽、下利20天,咳嗽气短,恶风寒,口干,不欲饮,不欲食,大便溏稀,日3~4行,舌苔白,脉细弦数。中医病名胃肠型感冒,证型太阳阳明合病,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传入阳明,热邪下迫,故见下利。望诊见舌苔白,闻诊未见特殊,问诊见咳嗽、恶风寒、口干、不欲饮、不欲食、大便溏稀,切诊见脉细弦数。
胃肠型感冒太阳阳明合病咳喘恶风寒
查看详情 →
26岁男性,主诉腹泻、腹痛、纳差、口澹无味。病程短,大便如水样,日4~5次。舌澹红,苔白厚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暴泻。病因属饮食不洁、生冷伤脾,病机为湿盛困脾,运化失常。望诊见舌澹红苔白厚腻,闻诊无特殊,问诊见腹痛、纳差、乏力,切诊脉弦滑。
暴泻脾胃虚弱湿盛肝气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四肢肌肉疼痛、全身无力、活动受限,病程40余天。中医诊断为肌痹、痿证、阴阳毒。舌质澹红,苔薄黄,脉滑数。四肢软弱,卧床不起,面颊及四肢点片状红斑,口受限,呼吸、吞咽困难,肌力I级,双侧膝反射减弱。病因为夜宿受凉,病机属本虚标实,邪毒内蕴。
皮肌炎肌痹痿证阴阳毒
查看详情 →
文先生,五十四岁,胃呆已久,不能进食,忽下利便血并作,病已两年。便血,胃伤及肠,过服激刺之味,脉细弱如丝。舌苔白,两脉细弱无力。胃纳不佳,夏至已届,病势可虑。病因病机为积热内郁,气血逆乱,损伤脉络,血液下渗。病位在胃与大肠,病机为火与虚,火盛迫血妄行,气虚血无所摄。
胃纳呆滞便血脾胃损伤胃热
查看详情 →
女性,33岁,主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10余年,情怀不畅,郁闷不乐。突发小腹气窜攻痛,胸闷咽喉梗塞,恶寒发热。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涩。诊断为奔豚气病。
二尖瓣狭窄肝气郁结冲气上逆少阳郁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