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男性,双下肢浮肿,全身肌肤甲错,咽干,鼻干,口干欲饮,面色红,神疲乏力,胃纳欠佳,时头晕,腰酸痛,小便清长,夜尿频多,大便偏溏。舌暗,苔薄、边齿,舌下脉络迂曲,脉细涩。中医诊断为水肿,证型为气虚血瘀型。病机为气虚血瘀,水瘀互结,脾肾气虚,气化失常。
气虚血瘀肾病综合征高血压病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女性。主诉头晕5天,加重2小时。既往有胃次全切除术史。查体见舌质淡红,苔白腻,脉细弱缓。中医诊断眩晕,辨证为气虚血瘀,痰湿中阻证。病程5天,伴有恶心、呕吐,无耳鸣,肢体活动无障碍。
气虚血瘀多发性脑梗死眩晕痰湿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男性。头痛持续性发作,左颞部明显,右侧肢体乏力,睡眠差。舌澹暗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涩。既往有皮肌炎、痛风病史。中医诊断为中风、头痛,证属气虚血瘀痰阻,脾肾两虚。舌象澹暗边有齿印、苔薄白,脉象细涩。病程中舌象转为薄黄,脉象弦细。
气虚血瘀中风头痛脾肾两虚痰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双下肢乏力,头部胀痛,尤以前额及后脑部为甚。病程10天。中医诊断为中风、头痛。证属气虚血瘀痰阻,脾肾两虚。舌象淡暗边有齿印、苔薄白,后转为苔薄黄。脉象细涩,后转为弦细。头痛以左颞部为甚,右侧肢体乏力,肌力Ⅳ级。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气虚血瘀头晕中风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刘某,71岁,女性。主诉咳嗽、胸痛,病程两年。中医病名肺癌,证型气血两亏。舌红,苔白,脉细滑。咳嗽,夜间痰多,头晕,咽干,面红,手足冷,流清涕,右侧颈痛,腿麻,乏力。病机为气血两亏,肺阴不足,气虚血瘀,痰瘀互结。
气虚血瘀右下肺癌气血两亏肺阴不足
查看详情 →
女,62岁,左眼突然视物不见4天,精神欠佳,困倦纳差,头晕,失眠。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高血压眼底动脉硬化,老年性白内障,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冠心病。证属气虚血瘀。面色正常,舌象未提。声音正常,气味未提。症状包括左眼视力下降,瞳孔异常,视盘改变,视网膜水肿、出血。脉象未提。
气虚血瘀暴盲脉络阻塞风痰阻络
查看详情 →
10岁男性,主诉右耳后包块,病程2月。右耳后下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术后化疗后,恶核气虚痰瘀交阻证。面色澹白无华,舌质红,舌苔白厚,脉沉细。头晕,头痛,恶心欲吐,胃脘部疼痛,纳差,乏力。右耳后可见手术瘢痕,按之不疼。舌质红,舌苔白腻,脉沉细。脾肾双虚,气虚血瘀日久,瘀久化热,热瘀交阻,经络痹阻。
气虚血瘀右耳后淋巴瘤脾肾双虚瘀久化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左足第1跖趾关节间断肿痛3年。主要症状为第1跖趾关节红肿热痛,步行困难,伴全身关节肌肉游走性疼痛、疲倦、眠差、阵发头晕、盗汗。舌暗红边有瘀斑、苔薄黄稍腻,脉弦滑细。中医诊断为痛风,辨证为气血两虚,湿邪郁阻。
痛风气血两虚湿邪郁阻舌质红暗
查看详情 →
71岁女性,间断性胸闷、胸痛10余年,加重2周。胸闷、胸痛,气短,胸口压榨感,口苦,头晕、耳鸣,眠差,易醒。舌暗红,舌根苔黄厚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型为气虚血瘀。病程长,症状持续多年,伴有睡眠障碍及头晕耳鸣。
气虚血瘀胸痹心肾不交痰瘀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7岁,男性。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语言謇涩3个月余。主症包括右下肢跛行、言语不利、全身乏力、头昏沉重、嗜睡、纳食欠佳、咯吐少量痰涎。舌胖大黯红,苔稍腻,脉沉细弦。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恢复期),辨证为气虚血瘀,痰浊阻窍证。病因为气虚血瘀,痰浊阻窍,病机为髓海空虚,络脉瘀阻。
气虚血瘀中风痰浊阻窍髓海不足
查看详情 →
49岁女性,主诉头晕,左侧肩臂疼痛,活动受限,夜间及劳累加重,病程半月。中医诊断肩痹,证型气虚血瘀。舌质澹,苔薄白,脉弦。身困疲乏,纳一般,入睡困难,口干。病因病机为气虚失运,风寒湿邪侵袭,经络痹阻,痰瘀互结。
气虚血瘀肩痹风寒侵袭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女,54岁,右眼突然视物不见2天,高血压病史4年。右眼视力0.04/颞侧,左眼0.8。舌质黯红,舌边有瘀点,脉弦。西医诊断络阻暴盲,中医辨证气虚血瘀,目络阻塞证。舌质黯红,舌边瘀点,脉弦。
气虚血瘀头晕乏力络阻暴盲目络阻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0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恶心欲吐、胃脘部疼痛、纳差、乏力。病程2个月。中医病名:淋巴瘤。证型:气虚痰瘀交阻。病因病机:气虚痰瘀交阻。望诊:面色澹白无华,舌质红,舌苔白厚。闻诊:语音清晰,语声较低。问诊:胃脘部疼痛,纳差,乏力。切诊:脉沉细。
气虚血瘀淋巴瘤脾肾双虚痰瘀互结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病程较长,2004年行左侧脑胶质瘤手术,术后复发并多次化疗。刻下症状包括生活不能自理、记忆力减退、表情呆滞、精神差、纳差、双下肢抽搐、一过性神智不清、头痛、乏力、大小便失禁。舌红苔少,脉沉细。辨证为肾精亏虚,气虚血瘀。
气虚血瘀脑瘤肾精亏虚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男性,50岁,头晕反复发作10余年,疲乏,大便稍稀,舌紫暗,苔白腻,脉沉细。高血压肾病,虚劳,气虚血瘀。舌紫暗,苔白腻,脉沉细。
气虚血瘀高血压肾病虚劳脾虚不运
查看详情 →
患者间断低热及左上肢无脉半年余。舌质黯红,苔薄白。血沉22mm/h,血常规WBC 7.7×10°,NEU 71.7%。肝肾功能示白蛋白36.3g/L,肌酐42.1μmol/L。双侧颈动脉可触及,左上肢桡尺动脉及左肱动脉未触及,右桡动脉可触及微弱搏动,双下肢股腘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听诊颈动脉可闻及收缩期4/6级吹风样杂音。脱疽(大动脉炎),属气虚血瘀证。
气虚血瘀证脱疽血瘀舌黯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69岁。主诉头晕心悸5年,尿少夜尿频1年,复发1周。高血压病史5年,肾功能不全1年。面色萎黄,面目轻度浮肿,舌质澹白,舌苔薄白滑,脉沉弦滑。中医诊断为风眩,证属气虚血瘀,肾虚肝旺,湿浊内阻。病程较长,病机涉及肝肾虚损,肝阳上亢,气化乏力。
气虚血瘀头晕高血压病肾功能不全
查看详情 →
女,43岁,疲乏无力,腰膝酸软,时有头晕,纳食不香,夜尿1~2次,大便每日一行,质偏硬,舌质偏红、舌苔薄黄,脉象细弦,浊毒壅塞三焦,气虚血瘀,舌质略红,苔薄,血压135/90 mmHg,舌质偏暗、苔薄黄,脉细,舌质暗、苔薄腻微黄,脉细。
气虚血瘀IgA肾病浊毒壅塞肾功能减退
查看详情 →
患者77岁,男性。主诉包括行动不便、右侧肢体跛行、言语不利、全身乏力、头重麻木、有少量痰涎。病程自2002年4月22日首次就诊起,持续约3年。中医病名属中风后遗症。证型包括气虚血瘀夹痰浊阻滞清阳、肝肾不足髓海空虚、气虚血瘀髓海不足、气虚血瘀肝肾不足、痰瘀阻窍清阳不升、痰瘀阻络。舌象表现为舌胖大暗红、舌澹胖苔薄、舌澹胖紫暗、舌澹胖稍暗、舌澹胖嫩稍暗、舌胖大水滑。脉象为脉沉细弦、脉沉细稍缓、脉沉细小弦、脉沉细缓、脉沉细稍缓、脉沉细小弦。病机涉及气虚血瘀、痰浊阻滞、肝肾不足、髓海空虚、清阳不升。
气虚血瘀脑梗死肝肾不足髓海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口澹、欲呕、胃脘不适、尿浅畅,病程较长。中医病名未明确记载,证型为脾肾气虚血瘀。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显示纳差、眠差、口苦、腰痛、头晕、手麻、咽喉不适、倦怠乏力、左少腹隐痛、腰背酸痛。切诊未提及。
子宫平滑肌肉瘤脾肾气虚血瘀腰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