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女性,唇色苍白,头晕、心悸,月经量少色澹,舌澹白,脉细弱。中医诊断为虚劳、血虚。血红蛋白96克/升,A24.8%。舌澹白,脉细弱。治疗后血红蛋白118克/升,唇色红润,脉濡。
虚劳地中海贫血血虚
查看详情 →
54岁女性,乏力、胸闷2月,右上肢肿痛5天。舌暗,边尖红,苔白稍腻,脉细稍数。中医诊断虚劳,证属脾虚湿困,热毒内蕴。面色萎黄,舌象暗红,苔白腻,脉细数。主诉乏力、胸闷、右上肢肿痛,病程2月余。
虚劳脾虚湿困热毒内蕴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女性,主诉畏寒怕冷、疲乏嗜睡、少气懒言、周身虚肿。中医病名甲减,证型脾肾阳虚,气虚血瘀。望诊肌肤蜡黄,皮肤粗糙如鳞甲,头皮阴毛脱落。舌象舌紫苔白。脉象脉沉微而结。实验室检查T3、T4降低,TSH升高,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升高。心电图示广泛心肌缺血。病程5年,病机为脏腑元阳虚损,功能衰退,精血生化不足。
虚劳脾肾阳虚气虚血瘀心肌缺血
查看详情 →
瘰疬,痰块坚硬如石,流脓流血,病程久,颈项、耳下、缺盆、肩上下多发。面色晦暗,舌苔腻,脉弦滑。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痰郁互结,气血亏虚,痰毒内蕴,肝阳上亢,脾虚湿盛。瘰疬属肝木不舒,痰疬、筋疬,病因多为郁、痰、虚。
虚劳瘰疬肝气郁结肾阴亏
查看详情 →
男,51岁,虚劳32载,终年咳嗽,失血20余次。午后颧红,掌心灼热,口不渴,腰痠楚,齿坠发落。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为少阴见证,肾火上灼肺络。
虚劳肝火上灼肺络肾阴虚肺络受损
查看详情 →
女,42岁,极度疲乏,气短心慌,面色不华,嗜睡,畏寒,四肢不温,面浮肢肿,腰酸,发色不泽,性欲冷澹。虚劳,脾肾受损,气血阴阳俱虚,脾肾阳气不足,水气不化。面色不华,舌淡,脉沉迟。气短,畏寒,四肢不温,腰酸,发色不泽,性欲冷澹,面浮肢肿。脉沉迟。
虚劳脾肾亏虚气血不足阳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男性,主诉头晕乏力、心慌。病程2月余。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肝胆郁热,气机阻滞。病因病机为肝胆郁热,气机阻滞。面色白,头目眩晕,周身乏力,心慌气短,动则汗出,心烦急躁,失眠梦多,舌红苔白腻,脉沉弦细数,血红蛋白6g/dl,红细胞3.0×10^6/mm³,血压80/60mmHg。
虚劳心悸贫血肝胆郁热
查看详情 →
患者61岁,女性。反复失眠5年,再发加重2周。心烦失眠,难以入睡,多梦,面部潮热,盗汗,头晕耳鸣。舌质红,无苔,脉细数。中医诊断为心肾不交证,病机为肾阴亏损,水不济火,心火偏亢,扰动心神。
虚劳失眠心烦多梦
查看详情 →
患者纳呆4个月余,乏力,消瘦,肾功能异常,双下肢水肿,面色少华,身体瘦削,舌红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虚劳,证属脾肾不足,湿浊内蕴,痰气壅盛。望诊见面色少华,舌红苔薄白。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纳呆、乏力、恶心、消瘦、肾功能异常。切诊见脉弦细。
虚劳脾肾不足湿浊内蕴痰气壅盛
查看详情 →
女,78岁,双踝浮肿,小便短少,头晕神疲,肤干无汗,纳少不饮,大便干结,面黄少华,皮肤干燥脱屑,舌澹苔黄厚腻,舌下脉瘀,脉沉细缓,水肿,虚劳,肺肾两虚,玄府郁闭
虚劳水肿肺肾两虚玄府郁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77岁,男性。主诉为脑血栓形成后遗症,右侧半身不遂,神情呆滞,反应迟钝,不能对答言语,二便失禁,大便偏烂。舌质红,苔黄腻,脉弦。中医诊断为中风后遗症,证属肝肾阴虚、血脉痹阻,病机为肝肾阴虚、肝阳偏亢、风痰流窜经络,气阴不足、津液亏少、久病血瘀气滞。
虚劳中风后遗症肝肾阴虚血脉痹阻
查看详情 →
赵某,46岁,男性。形憔悴,虚羸少气,颧红唇紫,动则喘息,干咳胸痛,痰中带血,脘痞纳呆,腹痛便溏,潮热盗汗,寐差易惊,滑泄无度,腰膝酸痛,下肢冰冷,步履维艰。中医诊断为虚劳,辨证为脾肾两虚,阴阳不调,上热下寒,气虚血瘀。面色萎黄,舌质红,苔薄,脉沉细。
虚劳脾肾两虚阴阳不调上热下寒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84岁。主诉纳差,消瘦半月。病程半月。中医诊断虚劳。证型阳气不足,水湿内停。舌澹红,苔黄厚腻。脉沉。现症纳差,形体消瘦,乏力,身软,口干多饮。舌象澹红,苔黄厚腻。脉象沉。病史直肠癌术后。
虚劳阳气不足水湿内停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73岁女性,乏力、腹胀痛、腑行不畅一个月余。腹痛,气滞不畅,湿热内阻;虚劳-血虚,元气亏虚,阴血不足;便秘,气滞湿阻,热结肠燥。面色无华,舌黯红,边有齿印,苔薄黄腻,脉细滑。肝功能异常,丙型病毒性肝炎抗原(+),白细胞下降。胰腺癌术后,结肠癌术后,肝硬化,白细胞减少症。
虚劳腹痛气滞不畅湿热内阻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女性。主诉产后大出血致消瘦、畏寒、腹泻、无乳、月经不潮、毛发脱落,病程6年。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皮肤枯藁,毛发脱落,声低懒言,腹泻不已,二便自遗。舌澹红,苔前半光剥,后半黄腐,脉细弱。证属虚劳。病因病机为产后气血暴脱,复感外邪,重虚其体。
虚劳产后大出血气血亏虚脾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日晡但热无寒,舌苔白质绛,两脉细弦滑数,大便两日未通。斑疹伤寒后湿热留恋阳明,禀质虚弱。晡热未退,两脉细弦滑数按之无力,手足清冷不温。病后营虚不复,湿阻中焦。禀质太弱,阴分已伤。晡热渐退,胃纳渐开,大便溏薄,两脉细弦而数。潮热退净,胃纳进展,大便畅通,左脉平,右弦滑而数。面色晦暗,舌苔白,脉细弦滑数。
虚劳湿热阳明阴伤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未提及,性别未提及。主诉包括经迟、晨泄、心摇漾、得食缓、肛疡久漏、形瘦色黄、形色消夺、肌肉苍赤、咳嗽失血、肝阳上冒、血沸气滞瘀浊。病程长短未明确。中医病名包括虚损、肛漏、经迟、咳逆、肛疡。证型包括肝阳上冒、气血不足、虚劳、损怯。病因病机包括真气先伤、不主内守、阴火直升直降、肝脾肾三阴气血不足、肺与大肠表里失和。望诊包括形瘦色黄、肌肉苍赤。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经迟、晨泄、得食缓、形色消夺、咳嗽失血。切诊包括脉小数疾。
虚劳肛漏肝阳上亢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
患者51岁,男性。主诉干咳、胸胁时痛、畏寒、乏力、纳差、大便不畅。病程较长,有肺癌术后及放化疗史。面色萎黄,舌质淡胖,苔白腻中黄,脉细乏力。中医诊断为虚劳,证属脾肾两虚,痰瘀热毒内蕴。
虚劳脾肾两虚痰瘀热毒内蕴干咳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倦怠乏力,时有头晕5年,加重3个月。倦怠乏力,时咳白痰,心情忧虑,情绪低落,纳呆食少,体重减轻,眠差,夜尿3次,大便2日一行。面色萎黄少华,舌体胖大,舌质淡暗,边有齿痕,苔薄黄,脉沉滑。中医诊断为虚劳,辨证为气血不足、脾肾两虚、痰阻血瘀、脾胃失和。
虚劳气血不足脾肾两虚痰阻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女性,主诉身困乏力伴头晕8年余,加重1月。主要症状包括身困乏力、精神疲惫、头晕、畏寒、手足冷、汗出、口干不渴、夜寐流涎伴异味、纳差、大便质稀。舌澹苔白,脉沉。中医诊断为虚劳(阳虚湿蕴)。病因病机为心、脾、肾三脏阳虚,水湿久蕴化热,寒热错杂。
虚劳阳虚湿蕴心阳虚脾阳虚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