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51岁,男性。主诉口、阴囊溃疡与眼痛反复发作3年。现病史示口腔、阴囊溃疡、疼痛,下肢结节红斑性皮损,发冷发热,眼部红肿疼痛,视力减退,左眼光感,右眼0.2,同形反应阳性,关节痛。体征示舌淡胖少苔,脉滑而无力。中医诊断狐惑病,脾肾阳虚血瘀证。
白塞病狐惑病脾肾阳虚血瘀证
查看详情 →
患者52岁,女性,主诉上腹部疼痛不适,伴反酸、烧心,空腹明显,饭后缓解,疼痛多发生在半夜。舌澹红苔薄白,脉细。胃镜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辨证为中焦虚寒证。舌象澹红苔薄白,脉细。主症为胃痛,伴嗳气、脘胀、大便不通畅,苔薄黄,脉细。病机为中焦脾胃虚弱,胃气不和,脾运不健。
十二指肠溃疡胃痛中焦虚寒
查看详情 →
13岁男性患者精神倦怠,面色少华,四肢不温,自汗,腰部酸冷,两下肢紫癜,颜色暗红,舌淡,脉沉缓。中医诊断为脾肾阳虚,兼有瘀血阻络。望诊见面色少华、舌淡;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精神倦怠、食欲欠佳、腰部酸冷、自汗;切诊见脉沉缓。
紫癜性肾炎脾肾阳虚瘀血阻络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77岁,男性,主诉全身浮肿、怕冷、低热、无汗、上腹部绞痛、呕吐。病程35日。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肾虚寒、肺脾肾三脏俱病,病因病机为少阴虚寒,表寒未解,寒邪内陷,三焦气化冰结,水湿停聚。望诊见面色灰暗,两目无神,舌红如柿,无苔而干,舌中裂纹纵横。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神疲嗜睡,不食、不渴,尿少,全身颤动,憎寒无汗。切诊见脉促细,132次/分,太溪根脉细而不乱。二诊见目珠、胸腹发黄,尿黄量微,脉沉细,92次/分。三诊舌红活布满津液,中心生出薄白苔,裂纹愈合。
里虚寒证结核性腹膜炎急性胆囊炎肾气虚
查看详情 →
女,中脘痞紧不化,肠鸣,烂便多行,病程未明,舌淡苔薄腻,脉沉,中阳虚寒证,中阳不足、里有虚寒,舌淡润苔中根薄腻,脉沉,舌淡润苔薄白,脉沉渐轻
中阳虚寒证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消失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1961年出生。主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脾阴虚而挟湿,肾气虚,心脏受损。脾经左右侧数值失调,膀胱经、肾经数值异常,大肠经、胃经、心经、心包经、肝经左右数值弱倒置。出生时辰为戌时,出生年份为辛丑年,主运水不及,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太阳寒水,主气阳明燥金,客气阳明燥。足太阴脾经阴虚挟湿,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虚寒,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弱倒置,手少阴心经弱倒置,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倒置,手少阳三焦经气虚。
脾阴虚挟湿肾气虚心脏受损
查看详情 →
60岁女性患者 齿衄 虚寒证 齿为骨之余 肾主骨 肾气虚寒 附片肉桂温肾 龙骨牡蛎潜阳 三七止血 酸枣皮清心火 心肾同属少阴
虚寒证齿衄肾气虚寒心肾同属
查看详情 →
杨某,男,47岁
主诉心动悸,脉结代
病程未明确
中医病名:心动悸
证型:脾阳不振,虚寒肠鸣,里气下趋,表气下陷,中阳不足,脾胃寒凉
病因病机:寒凉不节,食欲失慎,外感寒邪,内伤脾胃
舌质澹,苔薄白滑
脉弦迟而细,时有歇止,沉细迟弱
心动悸脉结代脾阳不振脾胃寒凉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2岁,症发时昏倒,口眼歪斜,四肢抽搐,震颤,口流涎沫,咬牙切齿,片刻苏醒,脉虚弦,诊断为惊痫,舌象未提,面色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病史未提,证型未提,病因病机未提,病程未提。
惊痫肝气郁结肾阴虚痰盛
查看详情 →
7岁女性患者,主诉右眼上睑不能抬起,遮盖瞳孔上方1/2,眼睑闭合不全,眨眼受限,伴迎风流泪、目眵增多、干涩、视物昏暗、视力下降。中医诊断为眼睑下垂,证属脾气虚弱、风中脉络。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细弱。
眼睑下垂脾气虚弱风中脉络
查看详情 →
女,24岁,痛经,甚则呕吐,泄泻,得温可缓解,月经量多,经期畏冷,手足为甚,精神疲乏,苔薄白,脉细,虚寒痛经,冲任虚寒,外寒内侵,气血运行不畅,舌淡红,苔白腻,脉沉细
痛经虚寒冲任虚寒舌苔薄白脉沉细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身肢疼痛,神倦,微泄10天。神疲倦怠,嗜睡,纳呆,大便溏,日2~4次,气短声低,夜半全身肌肉筋脉胀痛不适,甚则疼痛不安。舌苔薄白,脉迟缓。辨为太阴太阳合病,内为太阴脾土虚寒,外为风寒留着肌肤腠理。
身肢疼痛神疲倦怠大便溏头晕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43岁。全身关节疼痛,遇凉加重,病程五年,阴囊多汗发凉。舌象较暗淡,脉沉弦细。中医诊断为寒湿痹阻,病因病机为寒邪侵袭,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
关节痛寒凝阳虚血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1岁,女性。主诉口腔及阴部黏膜糜烂溃疡。中医诊断脾虚湿毒,证型脾气虚寒,湿毒内停。面色萎黄,唇色淡,舌质淡,苔白滑而润,脉沉弦带滑。腹痛绵绵而喜按,心悸,汗出,气短乏力,月经量少色淡,白带多色白,大便溏,小便清。
白塞氏综合征脾虚湿毒脾气虚寒湿毒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6岁。主诉颜面及两足浮肿,腰酸胀,头晕心悸,胸闷不思欲,大小便不畅,周身无力,睡眠不宁。病程较长,曾患肾炎。舌苔白腻,脉象沉弦。中医病名为肾阳亏损,证型属肾阳不充、心阳亦损,病因病机为命门火衰,脾运不健。望诊见舌苔白腻,闻诊未提,问诊见症状广泛,切诊脉象沉弦。
肾阳亏损心阳不足脾运不健浮肿
查看详情 →
7岁女性患者,主诉二月来下脘及脐周疼痛,饭前明显,喜揉按,温暖后缓解,伴畏寒手足凉、纳差、大便二日一行不干。中医诊断脾胃虚寒。辨证为脾胃虚寒,病因病机为寒气凝滞。望诊未提,闻诊未提,问诊提示腹痛、畏寒、纳差、便秘,切诊未提。
脾胃虚寒腹痛畏寒纳差
查看详情 →
患者48岁,男性。主诉每日初醒时唾血,色泽暗淡,持续4年余。形体消瘦。喜热饮,服凉药或生冷食物则腹泻伴腹痛。辨证为脾阳虚弱,血失统摄。舌象、脉象未提及。病因病机为脾阳虚弱,运化失职,统摄无权,阴血不得归经。
脾阳虚弱血失统摄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9岁。大便时溏时秘,下血鲜红,腹内微痛,胁下急缩。脉洪缓弦。便血鲜红,属湿热积滞。舌象、面色、声音、气味未提及。脉象洪缓弦。病程未明确。
便血湿热气虚血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2岁,男性。主诉脘腹不适,餐后胀满嗳气,肢冷喜暖,腰膝尤甚。病程3天。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寒证。舌淡,苔白,脉沉细。
脾胃虚寒慢性胃炎腹痛隐痛舌淡
查看详情 →
8岁男性,频繁呕吐,吐物为黄色酸水,病程十余天。舌苔白,脉弦紧。寒水停蓄。面色正常,无明显异常。声音正常,无特殊气味。大便2~3天1行,饮水不能,饮入则吐。脉弦紧。
呕吐寒水停蓄脉弦紧脾胃虚寒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