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0岁女性,主诉发烧、肚腹撑胀、呕吐伴阵发性腹痛,病程半月加重。既往有下肢浮肿病史。体格检查见极度消瘦,面色苍白,腹胀严重,压痛反跳痛明显,两下肢轻度浮肿。辨证为太阴虚寒证而兼土燥,病位在中焦脾胃,病因素体气血不足,脾阳不振,寒湿阻滞,气机不利,胃气上逆。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
腹满呕吐太阴虚寒土燥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8岁。胃脘胀满时痛,心胸满闷,情志抑郁,形瘦纳差,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畏风惧寒,手足厥冷,肢倦便溏,时有烘热,失眠少寐。舌质暗红,苔薄黄微腻,脉细数略滑。中医病名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型脾胃失调,气机壅塞。病因病机为脾胃气滞,阴阳不和。望诊面色萎黄,舌质暗红,苔薄黄微腻。闻诊未提及。问诊有胃脘胀痛、食欲减退、畏寒、烘热、失眠、便溏。切诊脉细数略滑。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气滞阴阳不和气机壅塞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2岁,男性。主诉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短气懒言,全身浮肿,腰以下浮肿明显,水入即吐,饮食不佳,腰酸腿软,怕冷,不能仰卧,日夜坐藤椅,小便短而白,口澹欲呕。舌澹白而滑,脉细涩。中医诊断为虚寒之证。病因病机属虚寒,病位涉及肺、脾、肾。四诊表现为面色苍白、舌澹白而滑、脉细涩。
虚寒证心肌梗死水肿腰酸
查看详情 →
13岁女性,头皮毛发脱落持续3个月。发育良好,面色红润,舌红尖有深红色芒刺,黄苔,脉数。中医诊断为斑秃,证型为血热内蕴。
斑秃血热内蕴心火较盛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泻下脓血便2周余。中医诊断痢疾,辨证少阴虚寒证。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脓血便、血多脓少、每日3~4次,腹痛绵绵喜温按,小便不利。切诊未提及。病程2周余。
泻下脓血少阴虚寒脾肾阳虚气不摄血
查看详情 →
患者33岁,男性。主诉胃脘疼痛,饥时加重,喜热饮食,按则痛缓,时泛酸烧心,手足不温,面色不华,疲倦乏力,大便溏薄。辨证为脾胃虚寒,中阳不振。望诊见舌质澹,苔白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胃痛、泛酸、手足不温、疲倦乏力、大便溏薄。切诊见脉弦细弱。
胃病脾胃虚寒中阳不振胃痛
查看详情 →
王某,女,经行腹痛,腰酸,畏寒,苔光,脉弦。中医病名:痛经。证型:寒凝血瘀。病因病机:寒凝血瘀。望诊:苔光。闻诊:未提及。问诊:经行腹痛,腰酸,畏寒。切诊:脉弦。
经行腹痛寒凝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女性,停经59天,主要症状为小腹冷痛、腹胀大、腰背部怕凉。舌质淡,苔薄白,脉弦迟。诊断为妊娠腹痛,证属虚寒证。病史包括孕1次,流产1次,末次月经4月2日。月经史为14305,经量中等。尿妊娠试验阳性。
虚寒证妊娠腹痛小腹冷痛腹胀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主诉胃脘部疼痛,进行性消瘦。病程较长,胃癌根治术后。中医病名胃积,证型脾胃虚寒。舌澹胖,苔白,脉沉细。症状包括乏力,胃脘部不适,得温则舒,纳差。病机为脾阳不健,湿浊内生,寒瘀互结。
胃积脾胃虚寒舌澹苔白
查看详情 →
患者年三十余岁,眩晕每日三五次,醒时亦感不快,晕时先恶心,身上出汗,吐痰。面色惨淡,精神疲倦。脉象四至平和。病机为中气不足,致痰停中州。病因属中气不足,寒痰停滞。舌象未提及,声音气味未提及,病史未详述。脉象平和。
眩晕中气不足寒痰停滞
查看详情 →
患者26岁,女性,月经周期38天,月经量中等,色紫黑有条块,腹痛喜暖喜按,腰部酸痛。舌淡少苔,脉虚细。辨证为月经后期——虚寒证。二诊时脉象细涩,舌澹少苔。三诊时停经3个月零9天,腰酸体倦乏力,脉滑细而数,舌苔薄,辨证为早孕——肾虚证。
虚寒证月经后期肾虚证腰酸
查看详情 →
患儿1岁,腹泻20d,大便黄绿色,稀水样,含不消化食物,纳差,汗多,小便量少色清,舌质淡,苔白,指纹淡紫。泄泻,脾虚寒证。舌质淡,苔白,指纹淡紫,脉象未提及。
脾虚寒证泄泻舌淡指纹淡紫
查看详情 →
2岁女性患者,长期腹泻,发热不退,身热39.5℃,四末冷,无汗,溏便黄臭带馊气,小便黄短,渴不多饮,不思食,精神萎靡,夜烦不宁,舌黄欠润,指纹紫红。诊断为败血症。病程较长,病情复杂,脾虚阴火证,表现为虚寒与虚热并见。
虚寒证脾虚阴火脾胃气虚泄泻不止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男性。主诉胃病频作,脘腹痞满,烧心吐酸,胃痛多发于空腹及夜间,进食缓解,纳食不佳,嗳气频发。体征面色萎黄,精神疲惫,舌质澹嫩,苔白薄,脉沉弱。中医诊断为脾胃虚寒,中气不足。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寒,中气不足。
胃溃疡脾胃虚寒冷纳呆嗳气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57岁。主诉睾丸坠胀疼痛、尿频尿急、生殖器冰冷麻木、阳萎、全身瘫软。病程长达三年。中医病名:前列腺炎。证型:少阴阳衰,阴寒内盛。病因病机:心肾阳衰,不能温煦,正气不足,反为邪困;肾气衰弱,不能温养筋脉,阴寒凝聚,气血阻滞。望诊:面色萎黄暗黑,舌质淡白,白苔密布,根部苔淡黄厚腻。闻诊:未提及。问诊:恶寒踡卧,肢体萎软,神靡,头晕,失寐,食欲大减,睾丸坠胀及腹,常感凉麻疼痛,小便浑浊频数。切诊:脉象沉微细。
前列腺炎肾阳衰弱阴寒内盛阳气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外耳道肿痛、胃脘疼痛3年,近十几天小腹胀痛、白带多、腰痛、疲乏无力。舌苔薄白,脉弦紧。辨证为肝郁气结,上热下寒,痰饮内郁。病机涉及肝胆、脾胃、三焦,寒热错杂,痰饮内郁。病程较长,症状复杂,涉及耳科、内科、妇科。
耳痛胃痛腹痛白带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9岁,男性。主诉常流脓涕伴鼻呼吸不畅3年余。病程3年余。中医病名慢鼻渊,证型脾虚气弱,湿积窦窍证。病因病机脾虚气弱,湿浊内生,停聚鼻窍,清窍不利。望诊舌淡红,苔薄白。闻诊未提及。问诊鼻塞、流脓涕、头痛、咽部异物感、咯痰、睡眠欠佳、鼾眠。切诊脉细弱。鼻腔黏膜黯红,下甲肿胀,中甲水肿,中道积黏液脓性分泌物,咽部黏膜黯红,扁桃体Ⅱ度大,鼻咽部积黏液脓性分泌物,舌根淋巴组织增生。舌象舌淡红,苔薄白,脉象脉细弱。鼻窦CT示双侧上颌窦及前组筛窦黏膜增厚,上颌窦腔积液。
慢性鼻窦炎脾虚气弱湿积窦窍舌淡红
查看详情 →
女,62岁,夜寐差3年余。主症为入睡困难、易醒,睡眠时间3~4小时不等。伴口干稍苦,大便偏稀,消瘦,四肢、前胸畏寒。舌黯、苔白,脉沉弦。中医诊断为不寐,辨证为脾肾虚寒证。病机为脾肾阳虚,运化失常,清浊不分,胃不和则卧不安。
失眠脾肾阳虚舌黯苔白
查看详情 →
男,67岁,间歇性夜间心胸憋闷,呼吸气促,心前区压榨样疼痛,窒息感,坐位后缓解,病程半年,胸痹,阳衰阴盛,邪正相争,上热中、下焦虚寒证,面色苍白,舌质暗红,苔白稍干,脉细弱,夜间惶恐不安,乍热乍寒,疲乏不堪,夜间心前区憋闷痛,情绪波动时发作,大便煳状,口不干,梦多。
胸痹阳衰阴盛心绞痛肝火上扰
查看详情 →
65岁男性,主诉全身疲乏无力,肢节酸困,不愿活动,懒于言语,胃纳欠佳,小便清长,大便略溏。神情呆钝,少情没绪,面色苍黄,舌淡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为少阴病,辨证为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病因病机为素体阳虚感受风寒表邪。
少阴病风寒表邪阳虚神疲乏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