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男,26岁。尿频、夜尿2~3次,持续1年余。久坐则腰痛,怕冷。脉沉弱,舌淡润无苔。前列腺液常规示白细胞0~4个,卵磷脂小体稀少/HP。辨证为下焦虚寒证,肾阳不足,膀胱虚寒失约,腰为肾之府,肾虚濡养功能减弱。二诊时脉弱,舌澹红,诊断为心脾两虚。
慢性前列腺炎下焦虚寒肾阳不足
查看详情 →
女,脘次胀痛,恶心嗳气,食纳欠佳,大便不畅,口苦而干,睡眠不宁,胃窦炎,郁血内聚,郁久生热,通降失职,舌边尖红,苔根腻,脉弦细
虚寒证状胃窦炎郁血内聚郁久生热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胃脘不适,隐痛时发,遇寒加重,喜暖喜按,嗳气痞胀,口泛清涎,胃部怕凉,饮食不慎即痛。病程10年,近2周复发。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疲倦少神。舌质淡,苔白,脉沉缓无力。诊断为脾胃虚寒证。
胃痛胃胀痞满清涎
查看详情 →
患者36岁,女性。胃脘痞满反复3年,加剧1月,夜间或食后痞满为甚,或疼痛,痛势剧烈。胃脘痞满、疼痛、泛酸、嗳气、纳差、口淡乏味、大便溏、两手冰冷、腰酸、精神疲乏。舌淡胖,苔白滑,脉濡细无力。辨证属脾肾阳虚。
脾肾阳虚胃络虚寒中焦虚寒脾阳不振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主诉胃脘部痞满不舒,胃脘隐痛,胸骨后烧灼感,反酸烧心,嗳气,口干口苦,胃脘畏寒喜暖喜按。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胃窦糜烂。辨证为胃痛之肝胃不和、中焦虚寒证,后转为气滞痰阻证。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示口干口苦、胸闷气短、头晕沉重、乏力,切诊未提及。
慢性胃炎胃窦糜烂肝胃不和中焦虚寒
查看详情 →
55岁女性,反复胃脘部胀满5年余,遇暖缓解,纳呆,呃逆,乏力,舌淡,脉沉软。中医诊断为胃痞,证属脾胃虚寒。舌淡,脉沉软。
胃痞脾胃虚寒
查看详情 →
网兄体质虚弱,齿牙忽痛,病程未明。切脉沉细无力,见证形寒足冷。中医病名齿痛,证型虚寒,病因病机为虚寒内盛。舌象未提,面色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病史提及体质虚弱。脉象沉细无力。
虚寒证齿痛形寒足冷沉细脉
查看详情 →
患者25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多年胃痛,遇寒即发,时吐涎沫,手足冷而麻痹,小便清,大便结而黑。舌质澹白,脉沉细。中医病名为胃痛,证型为厥阴虚寒证。病因病机为厥阴血虚、寒邪凝滞,肝寒犯胃。望诊见舌质澹白,切诊脉沉细。
胃痛厥阴虚寒手足冷麻痹舌质澹白
查看详情 →
男,63岁,骤然音哑,头痛项强,病程4日。寒中太、少二阴。面色夹鼻青灰,面有倦容,舌质正常,苔白润,言谈微弱不可闻,脉沉细而紧。
骤然音哑寒中少阴脉沉舌苔白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9岁,男性。主诉尿浊、尿频,夜间加重,尿量大,尿道外口有分泌物,伴腰酸腰痛。病程半年。中医诊断为前列腺肥大。病因病机属肾虚湿阻。舌澹,苔白,脉缓。前列腺压痛,B型彩超示前列腺增大。
前列腺肥大尿频尿浊腰酸腰痛
查看详情 →
张某,男,57岁。睾丸肿大,坐立行走疼痛,尿频,睾丸不适,睾丸坠胀及腹,凉麻疼痛,小便浑浊频数,阳痿,恶寒踡卧,肢体萎软,神靡,头晕,失寐,食欲大减。面色萎黄黯黑,舌质淡白,白苔密布,根部苔淡黄厚腻,脉象沉微细。诊断为少阴阳衰阴盛证。
前列腺病肾阳虚肾阴虚恶寒
查看详情 →
男,51岁,腹痛腹泻1月余,大便先干后溏,腹痛即泻,泻后痛减,胃脘不适,反酸,梦多,嗳气,胃中怕凉。舌淡暗,苔薄腻,脉弦细。诊断为脾胃虚寒证。
腹痛腹泻脾胃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主诉间断胃脘部胀满1年,加重3天。胃脘部胀满不适,喜温喜按,伴呃逆、反酸、烧心,纳食不佳,眠尚可,大便稀溏,日两次。舌淡,苔薄白,脉沉弱。中医诊断痞满,脾胃虚寒。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寒。四诊信息包括舌淡、苔薄白、脉沉弱,体征见胃脘部畏冷,肢体倦怠,少气懒言。
痞满脾胃虚寒舌淡苔薄白
查看详情 →
男,51岁。脘痛经久,嗳气吞酸,饥饿定时作痛,喜按欲热饮,食欲不振,颜面不泽。大便色褐溏薄,化验潜血(++),苔白,舌质澹,脉虚大。证属中焦健运不良,久病善虚,溃疡病虚寒证。面色不华,舌质淡,苔白,脉虚大。
虚寒证溃疡病中焦健运不良苔白
查看详情 →
患者近六旬,噎三月,日进粉饮一盅,腐浆半盅,且吐其半。六脉细软,辨证为虚寒之候。
噎食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0岁,男性。胃癌术后1年,化疗2周期。无胃痛、胃胀、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发热,轻度乏力,食欲可,纳少,眠可,二便调。舌淡,苔白,脉细。中医诊断胃积(胃腺癌),证型脾胃虚寒。病因病机为年过半百,阳气自半,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阳不健,湿浊内生,气滞血瘀与湿聚痰凝,阻结于胃腑。
脾胃虚寒胃积乏力纳少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5岁,男性。主要症状为多年胃痛,遇寒即发,时吐涎沫,手足冷而麻痹,小便清,大便结而黑。舌澹白,脉沉细。诊断为厥阴虚寒证。证型为厥阴虚寒,病因病机为肝寒犯胃,血虚寒凝。病程多年,症状以胃痛为主,伴寒象及血虚表现。
胃痛厥阴虚寒手足冷舌澹白
查看详情 →
陈某,女,48岁。双目红肿疼痛,多泪,月经淋漓不尽,量多色澹,头晕目眩,四肢欠温。双目红肿,目内白翳,面色青黑,舌白多津,六脉沉弦。中医病名:虚寒眼疾。证型:虚寒。病因病机:虚寒内盛,气血不足。
眼疾虚寒月经量多头晕目眩
查看详情 →
男性,62岁,胸闷、气短间断发作2年,加重3天。肝郁脾虚,湿热中阻。面色萎黄,舌质暗红,舌下脉络迂曲,苔白厚腻,舌体胖边有齿痕,脉沉缓无力。倦怠、乏力、头晕、口粘、口苦、不欲饮水、心烦急躁、夜眠欠安。心率42次/分,血压22/13kPa,窦性心动过缓,陈旧性前间壁心梗,缺血性ST—T改变,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室收缩功能下降,主动脉弹性差。
心动过缓肝瘀脾虚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女性,反复咳嗽、气促二十余年,再发三天,伴下肢浮肿。咳痰白稀呈泡沫状,夜间不能平卧,畏寒,下肢浮肿按之凹陷,胸闷心悸,夜尿频,口干不欲饮,面色晦暗,口唇发绀,脘腹胀满,神倦乏力,纳食不振,大便干结。舌澹暗,苔少,脉沉弦滑。中医诊断肺胀,证型为寒痰郁肺、脾肾阳虚。病因病机为素体阳虚,脾肾不足,复感风寒,痰蕴肺经,水湿泛溢,肾阳亏虚,心阳虚衰,伤阴夹瘀。
肺胀寒痰郁肺脾肾阳虚风寒外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