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女性,头皮毛发脱落持续3个月。发育良好,面色红润,舌红尖有深红色芒刺,黄苔,脉数。中医诊断为斑秃,证型为血热内蕴。
斑秃血热内蕴心火较盛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诉头眩,病程较长。面色苍白,舌质暗红,苔黄垢浊粘腻,六脉濡数弦滑。中医诊断锁喉风,证型为脾胃积热,复受风邪,火动痰生。主症包括吞咽困难,牙关紧闭,痰稠胶结,右下肢运动稍障碍,大便闭结,小便短赤。声哑,汤水难进,强饮即呛。神志清醒,舌象及脉象提示痰热内盛。
锁喉风脾胃积热风邪痰热
查看详情 →
患者月经延后、痛经6年,加剧2年。初潮11岁,经期多延后,或两月一行为常。经潮第1天少腹、小腹胀痛,近2年症状加剧,疼痛拒按,冷汗出,腹冷。经量中等,色暗红,无血块。舌淡红,苔薄微黄,脉细略数。诊断为月经后期、痛经。辨证为虚寒证。病机为肾气未盛,阳虚气弱,虚寒内生,胞宫寒冷,冲任失养,血海空虚,经水运行迟滞,瘀阻胞脉。
虚寒证月经后期痛经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7岁,女性。主诉胃脘痛反复发作4年余。中医病名胃脘痛,证型湿热中阻。病因病机为脾胃失运,水湿停留,湿热中阻,本虚标实。望诊见面色萎黄,舌澹胖边有齿痕,质紫黯,苔白黄相间而腻。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胃脘痛、嘈杂嗳气、得温则减、按之稍舒、喜温热饮、胸闷气短、食欲欠佳。切诊见脉沉细弦滑。
慢性胃炎湿热中阻脾胃虚寒胸闷气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32岁。胃脘胀满,进食后加重,伴恶心、纳差。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缓。脾为阴湿之土,喜燥恶湿。胃为阳燥之土,喜润恶燥。湿邪困脾表现为脘腹胀满、纳差、舌苔白腻、脉濡缓。脾虚胃热证表现为胃脘痞满、恶心、纳差、口干、舌苔黄腻或白腻而干、脉濡数。脾阳虚胃热证表现为胃脘痞满、恶心、纳差、喜暖怕凉、大便溏泻、舌质胖大有齿痕、舌苔黄或黄腻、脉沉细数。
湿邪困脾脾虚胃热舌苔白腻脉濡缓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咯血色紫红,畏寒无热,大便艰滞。脾不摄血,冲气上逆,虚寒咯血证。舌澹苔薄,脉软弱。舌红苔薄,脉软缓。舌色澹红,脉弦滑。舌色澹红,脉软缓。脉缓和。
虚寒证咯血脾不摄血失寐
查看详情 →
患者20岁,女性,主诉痛经三四年。月经周期正常,月经前3天腹痛,经量少,有血块,色暗,小腹胀痛,喜温喜按,经期四五天。脉沉偏细,舌澹略暗少苔而润。中医诊断血气虚寒证。
痛经血气虚寒
查看详情 →
患者近六旬,噎膈持续三月,每日进食粉饮及腐浆,吐其半。六脉细弱,为虚寒之象。中医病名噎膈,证型虚寒证。面色苍白,舌淡,脉细弱。病机属虚寒。
虚寒证噎膈食少呕吐
查看详情 →
刘某,66岁,女性。关节痛四年,加重一个月。关节红肿,活动受限,遇冷加剧,伴低热、胸闷、喘憋、腹胀、浮肿、尿少、纳呆,骶尾部及右外踝有褥疮。舌质澹,苔白厚腻,脉沉细数。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程长,属湿邪内蕴,阳气不足,痰瘀互结之证。体征示高热、呼吸浅促、肺部病变、腹水、水肿、电解质紊乱。
阳虚寒证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红肿活动受限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女性。长期腹泻,大便稀且带血黏液,里急后重,腹胀痛,乏力,腹部怕凉,心烦口苦,舌质暗,苔薄黄。结肠镜示肠黏膜充血水肿,血管纹理不清,伴米粒样息肉。病理诊断为慢性结肠炎,管状肿瘤,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辨证为脾胃气虚、湿热蕴结、大肠气滞血瘀。舌质暗,苔薄黄,脉象未提及。
慢性结肠炎脾胃气虚湿热蕴结大肠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腹冷痛3个月余,喜按,按之则痛减,喜热饮,畏寒,头昏重。面色白润,舌质澹,苔白,脉沉迟。中医诊断为腹痛,证型为虚寒型。病因为感受寒凉,病机为营卫气虚,风寒侵袭,阴寒阻闭经脉,阳气不通而致痛。
虚寒证腹痛营卫不足阴寒阻经
查看详情 →
63岁,头痛反复发作30余年,以头颈部、双目及前额、巅顶部为主,受寒或劳累时诱发或加重,伴呕吐清水、腹泻、畏寒、腰膝酸冷、恶心、睡眠差、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为头痛,证型为脾胃阳虚,厥阴虚寒证。病因病机为脾胃阳虚,厥阴虚寒。四诊信息包括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
厥阴虚寒证脾胃阳虚头痛畏寒肢冷
查看详情 →
女,主诉月经后腹痛,持续3~6日,伴腰酸,病程2年。下焦虚寒,脉迟,舌淡红嫩,苔薄少,脉细小,舌淡润。面色苍白,舌象淡红嫩,脉象迟、细小。腰酸,畏寒肢冷,大便稀,手指不暖。
痛经下焦虛寒湿寒
查看详情 →
61岁男性,主诉慢性气管炎发展为肺气肿、肺心病,因感冒风寒急性发作,出现咳喘、痰多、胸闷、气短、冷汗、小便不通、口干喜热饮、精神恍惚、谵语、舌苔黄腻、脉弦紧数不整。证属太阳寒水郁热于肺,乘虚并入少阴,心肾交困,膀胱气化不行。望诊见舌苔黄腻,闻诊未提,问诊见咳喘、胸闷、精神异常,切诊见脉弦紧数不整。
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尿毒症
查看详情 →
女,46岁,腹泻日久,大便稀薄,日4~5行,晨起为主,食凉加重,便前腹痛,脘腹喜温,乏力倦怠。舌质暗淡,苔白,脉沉细。寒湿困脾证兼有脾肾两虚。病因病机为脾肾阳气耗伤,寒湿内盛,运化失常。
脾胃虚弱寒湿困脾脾肾两虚腹泻日久
查看详情 →
女,46岁,脘胃痛6年,秋冬春发病,吐酸水,上脘部疼痛,喜按喜暖,遇寒加剧,反酸,纳呆,腹胀,消瘦乏力。舌苔白腻,边有齿痕,脉沉细。中医诊断胃脘痛,证型属虚寒证,病因病机为脾虚寒凝,气滞血瘀。
虚寒证胃脘痛脾虚气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女性。主诉头痛30年,旋止旋发。病程30年,每发三五日至半月不等。症状包括恶风自汗,肢冷身寒,喜按喜温,向火则可稍止。体征见额上肤色白,舌质澹红无华,脉浮虚而芤。诊断为虚寒证。病机为久病多虚,卫阳不固,外邪侵袭。
虚寒证头痛卫阳不固外邪侵袭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男性,主诉胃脘不适、隐痛、怕凉、遇寒复发、饮食不慎即痛、喜暖喜按、得食略安、嗳气、胃脘痞胀、常欲呕逆、泛冷涎。病程10年,近2周复发。现病史见胃痛隐痛绵绵、口泛清涎、胃脘痞满、喜按、得温觉舒、大便稀溏、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疲倦少神、舌澹苔白、脉沉缓无力。中医诊断胃脘痛(中阳不运)、反胃(慢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寒,中阳不运,寒湿内聚。
胃脘痛脾胃虚寒中阳不运寒湿内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6岁,女性。主诉胃脘疼痛胀满,纳呆食少,食后胀满,脘下灼热感。病程15年,近一年发病频繁。中医病名胃痛,证型中脏虚寒证。舌苔薄黄而润,脉弦而沉缓。面色无明显描述,声音无提及,气味无提及,病史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
胃痛胃胀脘热脾虚
查看详情 →
周某,40岁,女性。主诉胃脘胀满疼痛,胸脘痞满,进食后加重,嗳气,无反酸。舌淡苔白,脉虚缓无力。中医诊断胃脘痛,脾胃虚寒证。病机为胃气郁滞,失于和降,属脾虚失运,寒凝气滞。
脾胃虚寒证胃脘痛气滞食积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