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73岁,突发腹痛,呕吐,病程短。中医病名:肠梗阻,证型:实热郁结,气机不利,病因病机:肠道不通,气壅上逆。脉弦滑有力,舌白燥,症状腹痛胀满,呕吐,便闭,痛胀难忍。
急性肠梗阻实热郁结气机不利肠道不通
查看详情 →
74岁男性,发热,体温38.5℃,微咳,咽红,小便黄,舌赤无苔,脉浮数。风热感冒,病机属外感风热。舌赤无苔,脉浮数,咽红,咳痰黏滞不利,体温变化,小便黄。
风热感冒肺胃不和痰湿内阻
查看详情 →
五十余岁,数日不大便,素患痰疾甚重。肠燥痰结。舌象未提及,脉象未提及。病程数日,病因为肠燥痰结。
便秘肠燥痰结
查看详情 →
患者35岁,女性。主诉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嗜睡、下肢酸软无力、恶心、不思饮食、夜间不能入睡。病程较长,自1984年起反复发作。面色苍白,舌质暗红、苔灰燥烈,脉浮弦短无力。中医诊断为肝血亏虚,肾精不足,外因寒气、邪毒入侵形成痰湿、瘀毒,积聚于脑。
颅咽管瘤肝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湿瘀毒
查看详情 →
男,39岁,主诉头痛身热、干咳无痰、咯痰稀而粘、气闭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苔薄白、舌体干、边尖俱红,脉浮数。辨证为温燥伤肺。
温燥伤lung肺热大肠燥结肺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5岁,男性。主诉头顶冒血9月余。既往有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脑梗塞病史。刻诊症状包括巅顶渗血、头汗、视物模糊、头晕、左肩疼痛、纳可、眠差、大便干。舌红少津、苔黄,脉弦细。中医诊断为中风、血证,证属肝阳上亢。病机为下焦阴虚为本,中上焦实热为标。
血证肝阳上亢阴虚实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0岁,女性。主诉风疹块5年余,遇冷风及凉水刺激后出现澹红色斑块伴剧烈瘙痒,温暖环境后消退。刻诊精神萎靡,面色萎黄,形寒肢冷,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头目眩晕,心悸眠差,胃纳不佳,大便湿软。舌质澹胖,边有齿印,苔白微腻。脉细弱。中医诊断荨麻疹(肺脾肾阳虚型)。病因病机属肺脾肾阳虚,气血两亏。
荨麻疹肺脾肾阳虚气血两亏形寒肢冷
查看详情 →
3岁女性患者,发热39℃,无汗,咳嗽气促,喉间痰鸣,咳痰不利,面浮目红,口微渴,食纳减少,大便干,小便短黄。中医病名属痰热壅肺,证型为食痰阻滞,肺失肃降,郁而化热。望诊见面浮目红,舌苔黄腻。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见发热、无汗、咳痰不利、食纳减少、大便干、小便短黄。切诊见脉沉滑。
食积化热肺失肃降痰热阻肺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3岁。主诉咽干、咽痒、咳嗽反复发作3年,阵发性剧烈咳嗽伴头痛、遗尿。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咽部黏膜肿胀充血。舌质红,苔薄黄。脉弦。中医诊为风热咽痹。病机为风邪久郁,咽喉热痹。
慢性咽炎风热咽痹咽干咽痒
查看详情 →
患者中年,左颧发生一泡,先紫后黑,麻木不知痛痒。肾水受伤,不能上制心火,属肾经之毒,毒甚深。面色晦暗,舌象未提。声音未提,气味未提。问诊提示病程发展与服药有关。脉象未提。中医病名:左颧疔疮。证型:肾水受伤,心火亢盛。病因病机:肾水受伤,不能上制心火,致肾经之毒内蕴。
左颧疔疮肾水受伤心火亢盛毒深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9岁。主诉小腹胀痛不适伴黄带增多。病程较长,有宫颈癌病史,曾行放化疗治疗。舌淡红,边有齿痕,苔薄黄,脉弦弱。中医辨证为毒邪内侵,伤及后天,脾胃虚弱。
宫颈癌脾胃虚弱放化疗后毒邪内侵
查看详情 →
女性,28岁,大便秘结,排便困难18年,加重1月。身形消瘦,纳少乏力,口干舌燥,头晕耳鸣,两颧色红,手足心热,腰酸腿软。舌质红无苔,脉细数。阴虚便秘,证属肺肾阴虚,津亏液少,肠道失润。
便秘肺肾阴虚津亏液少肠道失润
查看详情 →
患者24岁,女性,主诉大便秘结10月余,加重1月。主要症状包括大便未行、欲便不得、嗳气、失气频作、腹部胀满、食欲不振、性情急躁易怒、头晕、眼黑。舌淡红,苔白,脉沉弦细略滑。中医诊断气秘,病因病机为情志不和,肝脾气滞,气机郁滞,传导失职。
便秘气机郁滞肝脾不和肝肾亏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7岁,男性,主诉哮喘反复发作半月余,病史10余年,近五六年来病情逐渐加重。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吐白稀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动则加重、喉咙痰鸣如水鸡声、恶寒、四肢厥冷、周身酸困疼痛。舌体较大,边有齿痕,舌质澹红,苔白多津,脉沉细缓。中医诊断为哮喘(缓解期),证属脾肺气虚,寒痰阻肺型。
哮喘脾肺气虚寒痰阻肺痰多
查看详情 →
女,56岁,恶心呕吐,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不消化食物与粘液,病程两月余,饮食日减,胃中不适,大便秘结,四肢欠温,眠睑微肿,白带不断,头晕心慌,全身乏力。脾胃虚寒,胃气上逆,胃反呕吐。脉沉迟无力,舌质淡,苔薄白微腻。形体虚弱。
胃反呕吐脾胃虚寒胃气上逆大便秘结
查看详情 →
80岁男性,血压增高五年余,大便干结,舌淡暗,脉沉。高血压病,舌淡暗,脉沉。舌象淡暗,脉象沉。
高血压肾阳虚便秘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4岁,纳差2周。厌食,脾阴不足。食欲差,饮水少,进食则腹胀,脐周偶痛,口唇干裂,腹软,脐周轻压痛,手心热。舌澹红,少津,苔薄。脉未提。
脾阴不足食欲差口唇干裂手心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0岁。经来腹痛,经期5天,慢性咽喉炎,左肩及颈椎酸痛,乏力,入冬畏寒,足冷,烦躁易怒,情绪激动则头晕。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经期症状、慢性疾病、体感异常、情绪变化,切诊未提及。
经来腹痛虚寒健脾益肾养血活血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男性。主诉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呕吐宿食,有腐败酸味,伴神疲乏力,手足不温。舌澹苔白,脉细弱。证属中焦虚寒,胃失和降。面色苍白,舌质淡,舌苔白,脉象细弱。
十二指肠溃疡中焦虚寒胃失和降宿食内停
查看详情 →
患者股内侧骨瘤,溃破,腿肿胀甚,痛剧,不能行走。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中医病名为骨瘤,证型属阴寒凝滞,病因病机为阳气不足,寒凝痰瘀阻络。望诊见面色苍白,舌象淡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肿胀、疼痛剧烈,病程未明确。切诊脉沉细。
骨瘤溃破肿胀剧痛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