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右额掣痛,口眼㖞斜,左半身不用,病程2日 中风 痰火窜阻经络 面色潮红,脉细 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病史未提及,血压亢进,两足水肿,神志逐渐清晰,腿足强硬能屈伸
血压高中风痰火窜阻肝阳上亢
查看详情 →
52岁男性,阳痿三年,近期阴缩,性慾淡漠,腰膝痠软,四肢不温,口渴喜热饮,腹胀便溏,时时自汗。舌质暗淡,苔白厚腻,脉沉弦细。辨证为寒湿中阻,脾肾两虚。
血压高阳痿脾肾两虚寒湿中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60岁。主诉头痛、恶心呕吐、口黏、便少不爽。舌体胖大,苔白腻,脉沉。证属肝郁脾虚,气机郁阻,清气不升。
血压高头痛呕吐口黏
查看详情 →
女,62岁,睡眠不安,梦多,头痛,腰痛,双下肢酸重,喉中有痰,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血压150/90毫米汞柱,瘀痰阻滞,肾气不足,舌质红,苔厚转薄,脉弦,血压140/80毫米汞柱,血压有波动,心率64次/分
血压高睡眠不安梦多头痛
查看详情 →
患者69岁,女性。夜尿多,夜间起夜3次以上,腰酸乏力,怕冷,黎明前发热。舌淡紫胖,少津,苔少,脉细滑。中医诊断为肾阳虚,病机为阳虚阴寒盛,肾阳虚弱,不能固摄膀胱,致夜尿增多,黎明发热为阳气抗争表现。舌象提示津液不足,脉象细滑反映阳虚内寒。
血压高肾阳虚阳虚阴寒夜尿频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头昏,突然晕倒,不省人事,面部潮红,病程近半年,精神差,偏胖,头昏,心悸,腰膝酸软,口干,血压高但不稳定,月经紊乱,经色有块。舌红,苔白,脉弦细。中医病名:更年期晕厥证,证型:肝气不舒,气机逆乱,痰随气上,上闭清阳。病因病机:肾气渐衰,冲任二脉虚损,月经将断而绝经。
血压高更年期晕厥肝气不舒气机逆乱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主要症状为胸闷、气短、心窝部不适、心跳较快、饭后脘腹闷胀、烦躁、失眠。病程较长,自1960年起有高血压,1962年发现动脉硬化,1963年诊断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1964年确诊心绞痛。中医诊断为心肾阴虚,气血瘀滞。舌质红,苔薄白,脉沉涩略数。
血压高心绞痛心肾阴虚气血瘀滞
查看详情 →
患者53岁,男性。主诉头痛、头晕,血压时高时低。病史提示头痛身楚、头胀、手麻、言语不清、右侧半身活动困难。体征示体温38.9℃,血压190/120mmHg,脉洪数,舌红苔黄腻。诊断为中风,证属肝风内动,外感激发。
血压高中风肝风内动头痛
查看详情 →
66岁男性,自觉气候较热汗出多,背部发凉,舌强语蹇,左侧口角麻木及肢体无力,左侧肢体活动不灵活,口眼歪斜,口角流涎,精神困倦,大便4日未行,血压150/90毫米汞柱。面色微红,形体肥胖,舌澹红少津左歪,苔黄厚腻,脉左沉细弦,右弦滑。中医诊断为中风,辨证为风痰交阻、腑热不通。
血压高中风风痰交阻腑热不通
查看详情 →
62岁男性,双下肢轻度水肿,夜寐不安,小便淋漓,尿蛋白(+),潜血(++),血压150/85mmHg。脉弦细,寸尺沉,舌体瘦小有齿痕,薄黄苔。中医诊断水肿,辨证气阴双亏,血浊内蕴。舌红少苔,双脉沉。舌澹白苔,双脉沉甚。
血压高肾病综合征水肿气阴双亏
查看详情 →
女,67岁,发冷发热,嗜睡不醒,神情呆痴,左半身不遂,发麻,厌食冷饮,头晕,心悸,善忘,溲赤,便秘带血,病程一周。肝阳素亢,内蕴痰热,热极生风,痰阻经络,心阴不足,复感外邪。面色潮红,舌绛苔黄,脉弦滑有结象,血压192/72mmHg。
血压高感冒肝阳上亢痰热
查看详情 →
43岁男性,头晕年余,头顶及枕后痛,晕甚则呕吐清涎痰水,血压140/100mmHg,左细右小弦脉,淡红苔白厚,中医诊断为脾虚肝强,寒饮上逆,清阳受扰。
血压高头晕头痛呕吐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8岁,男性。主诉咽痛,咽中似有物阻,咽部不利,口干,头痛,心慌,耳鸣。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未明确提及。病因病机未明确提及。舌象淡红,苔剥落,后变为舌红多暗斑,苔薄少津,再变为舌淡红,苔薄白,舌质暗红。脉象弦滑,后变为脉弦。
血压高咽部不利肝阳上亢脉弦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女性。突发呕吐、神志不清、抽搐1天。神志不清,抽搐间时发作,面红,皮肤灼热,喉中痰鸣,体温38.5℃,血压160/90mmHg,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滑而数。既往有头痛病史。头CT示右颞叶、外囊区脑出血。中医诊断为中风病,中脏腑,癫痫。辨证为肝阳上亢,痰热内蕴证。
血压高中风病中脏腑癫痫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主要症状为周身关节痛、腹泻、肝区痛、低热、面部蝴蝶斑、手指末梢关节疼、水肿、腹水。中医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辨证为肾阴亏损,脾肾两虚。望诊见面部蝴蝶斑,舌象未提及。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包括低热、关节痛、腹泻、肝区痛、水肿、腹水。切诊见血压200/150毫米汞柱,血中查到LE细胞,尿蛋白(+++),血沉70毫米/小时。
血压高系统性红斑狼疮肾阴亏损脾肾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68岁,女性,主诉阵发性心慌伴胸闷1年余,加重1周。病程1年余,情绪激动时症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主要症状包括心慌、胸闷、头部麻木感、眼前发黑、全身乏力。舌红,少苔,脉沉弦。中医诊断为心悸(气阴两虚兼心肾阳虚证)、眩晕。
血压高心悸气阴两虚心肾阳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0岁,女性。主诉头晕目眩5年,复发加重。诊时见症包括眩晕、走路跛行、肢体乏力、时时欲倒、夜间多梦、口苦、小便黄、大便秘、烦躁、时有汗出。舌象黯红,苔黄腻,脉弦细微数,血压180/100毫米汞柱,心电图供血不足,脑血流图脑血管动脉硬化。中医诊断为阴阳两虚证,后复诊诊断为百合病,证属心肺阴虚。
血压高中风心肺阴虚眩晕
查看详情 →
患者67岁,女性。左侧肢体活动不利3个月。舌质淡红,苔白腻,脉细数。中医诊断为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恢复期),证型为痰瘀阻络证。病程3个月,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脑梗死病史,头部CT示右侧颞顶叶脑梗死,双基底节脑梗,脑萎缩,颈动脉硬化并右侧斑块形成,脑动脉硬化,供血不足。
血压高脑梗死后偏瘫痰瘀阻络左肢麻木
查看详情 →
55岁男性,头痛数年,持续发作3日,痛从前额连及巅顶,痛剧时呕吐清涎白沫,舌质偏淡、苔薄白,脉细缓。中医诊断为阳明中寒、厥阴独胜、肝郁夹胃浊上扰清窍。
血压高头痛呕吐肝郁
查看详情 →
男性,45岁,主诉头晕、头胀、太阳穴痛,病程2周,伴睡眠欠佳多梦,小便偏黄。性情急躁,舌暗红、苔微厚黄腻,脉左弦右滑稍弦。中医诊断眩晕,证型为肝郁化火,痰饮内生。
血压高眩晕肝郁化火痰饮内生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