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俞痈,病程延久,肾俞色白漫肿,皮色泛红,坚硬如石,形如大桃,绵延半载。肾俞内发,真元亏损,肾经外痈,寒郁化火,阴虚火生,真阳虚损,脉数胃困,神思昏颓,胃气困惫,藏府不和,发于肾俞空隙之穴,属阴证,病机为肾虚寒郁,阴阳失衡。
肾俞痈真阳虚损肾气不足肝阳独旺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2岁,主诉经阻三月而崩,经期分别为2月25日和5月31日,经色澹质稀,接触凉水即下血量多,面色萎黄,脉细苔澹白,边有齿印。中医诊断为营血亏耗,气虚不摄,血脱益气。望诊见面色萎黄,舌苔澹白有齿印。闻诊未提及。问诊见经期异常,经血量多,接触冷水加重。切诊见脉细。
经血崩漏气血亏虚营血亏耗气虚不摄
查看详情 →
42岁,月经偏早,澹红色黏稠带下,头目眩晕,腰酸肢楚,胸胁闷胀,精神不舒,面色萎黄,眼泡虚肿,纳谷不香,夜寐不安,脉细弦,舌质澹,苔微黄,肝经郁热,任带两脉虚弱
月经偏早肝经郁热任带虚弱血虚肾亏
查看详情 →
患者,女,37岁。经血暴流3天,伴五心烦热、心悸眩晕、夜不能寐、周身酸软、肋下隐痛、少腹拘急而热、胃中痞满不食。面色萎黄,舌质红、苔腻,脉虚细而数,血压80/40毫米汞柱。诊断为崩漏,辨证为劳伤冲任,思虑伤脾,湿郁化热,湿热传于胞宫。
崩漏冲任亏损湿热内蕴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16岁女性,月经先期,量多如注,伴头晕、口燥咽干、大便秘结。舌红,脉细数。中医病名属月经不调,证型为肾阴不足,病机为肾阴虚损,热伏冲任。舌质红,脉细数。
月经先期肾阴不足肝肾阴虚血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主诉月经量多、行经日久,已数月,此次带经7日仍淋漓不止,量多色澹,清稀如水,伴小腹空坠、腰酸胫软、头晕、怔忡气短、神疲嗜睡,面色萎黄虚浮,下肢浮肿厥冷。舌质澹,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两尺似有数象。中医诊断为脾肾两虚,血随气陷,冲任不固,带脉失约。证属脾肾两虚,血海不宁。望诊见面色萎黄虚浮,舌质澹。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见月经异常、腰酸、乏力、浮肿。切诊见脉沉细无力,两尺似有数象。
月经量多脾肾两虚冲任不固带脉失约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7岁。主诉尿中出现蛋白、面部浮肿。病程2个月。中医病名慢性肾小球肾炎。证型风湿热瘀。病因病机风湿热邪,湿热较重,邪阻气滞而致血瘀。望诊舌苔薄黄质红。闻诊无特殊。问诊有小便黄、口干苦。切诊脉细缓。
慢性肾小球肾炎湿热内蕴血瘀阻络口干苦
查看详情 →
王某,33岁。阴道不规则出血35天未净。面色少华,神疲乏力,小腹空坠。崩漏。气虚血热。脾虚运化失职,清阳不升,冲任不固。舌象未提及,面色少华,脉象未提及。妇科检查见少量红色血液,双侧附件有压痛,子宫内膜5mm。
崩漏气虚血热脾虚
查看详情 →
女,27岁,崩漏迁延20~30天不尽,病程自1997年起,反复发作。月经漏下难尽,呈咖啡色,疲劳乏力,左乳房隐痛,面色萎黄,苔黄质红,脉细滑。辨证为肾虚肝热,冲脉失约。二诊见带下混浊如咖啡色,头痛,腰不酸,左腹隐痛下坠,腿酸,舌薄黄质红紫黯,脉细。三诊月经量多,色鲜红有血块,腹隐痛,大便偏干,苔黄质红,脉细。辨证为肝肾阴虚,冲脉失约。四诊月经干净,量多色鲜有块,寐差,苔黄质红,脉细。辨证为肝肾亏虚,冲任不调。
崩漏功血肝肾阴虚冲脉失约肾虚肝热
查看详情 →
51岁 女性 经停后复转 量多色紫 手足心灼热 脉虚数 舌红 阴虚火亢 热入胞门 迫血妄行 血崩之渐 阴虚火亢 冲任失守 肝不藏血 脾不统血 舌红 脉虚数
血崩阴虚火亢肝不藏血脾不统血
查看详情 →
患者47岁,女性。主诉经血不调年余,或血崩大下,或淋漓不断,血色浅澹,质稀无块。中医诊断经血不调,脾虚气陷。现病史见经来20余日未净,伴小腹胀坠、腰痠、心悸、气短、面浮肢肿、纳少寐差、便干、小便清长。面色白,形体肥胖,面目微浮,神情倦怠,少食懒言,唇舌澹白,苔白薄润,脉虚软无力。
经血不调脾虚气陷气短无力面浮肢swollen
查看详情 →
患者49岁,女性,主诉月经紊乱,经来淋沥不净,突发血崩,伴头晕眼花、冷汗、昏迷。舌淡无华,面色苍白,手足逆冷,两尺脉芤。诊断为冲任之气暴虚,不能统摄阴血。
崩漏气虚血脱肾精亏耗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逾花甲,因血崩损营,眩晕反复发作。因忿怒气火上冲,出现昏眩欲呕,四肢冷麻,遍身自汗,面色改变,目不见物,耳不闻声,肌体强直,指甲青白。脉弦大未敛,苔白干。中医诊断为肝风眩晕,证属肝阳上僭,气闭证。望诊见面色改变,指甲青白。闻诊未提。问诊见眩晕、昏眩、自汗、四肢冷麻、目不见物、耳不闻声。切诊见脉弦大未敛。
肝风眩晕肝阳上亢肝肾阴虚气血亏虚
查看详情 →
女,52岁,肾阴亏耗,木火过亢,心烦易怒,胸闷胁痛,咽干口渴,五心烦热,头顶胀痛,经血量多如崩,血色紫黯夹块,继则鲜红,脉细数,舌质红绛,苔薄黄,病程二周。中医病名:血崩,证型:肾阴亏耗,木火过亢,病因病机:肾阴亏耗,木火过亢扰动冲任。望诊:舌质红绛,苔薄黄。闻诊:无特殊描述。问诊:心烦易怒,胸闷胁痛,咽干口渴,五心烦热,头顶胀痛,经量多如崩。切诊:脉细数。
血崩肾阴亏耗木火过亢五心烦热
查看详情 →
38岁女性,月经初潮13岁,20岁后出现痛经,结婚后经水超前,1957年因操劳过度出现崩漏,经水淋漓不止,夹血块,色紫红,后渐淡,质稀薄如清水,伴随头眩目花,嗜睡乏力,面目浮肿,有时潮热。面色萎黄,两目虚肿如卧蚕,唇色澹白,时常眼前发暗,头晕腰酸,精力不支。脉象细软,舌苔薄白。证型为肝肾虚亏,固摄无权。
崩漏肝肾虚亏肾气损伤肝脾肾损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36岁,主诉功能性子宫出血两年,暴崩20余天,伴有晕厥、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不温。中医诊断暴崩,辨证气虚血脱。舌澹红,苔薄白,脉细滑。四诊信息包括面色苍白、舌象澹红、脉细滑。
功能性子宫出血气虚血脱舌薄白脉细滑
查看详情 →
16岁女性,月经过多半年,血色鲜红,质黏稠,有血块,伴颜面痤疮、口渴、心烦易怒、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中医病名为月经量多,证型为肝经郁热,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迫血妄行。望诊见舌质红,苔黄腻;闻诊无特殊;问诊见月经异常及情绪症状;切诊见脉弦数。
月经过多肝经郁热血热妄行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二十七岁女性,血崩,腹痛如块如核,病程未明。血瘀崩漏。病因病机为血瘀。脉弦涩。舌象、面色、声音、气味、病史未提及。
血崩血瘀腹痛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逾花甲,素有肝风眩晕。突发昏眩欲呕,四肢冷麻,自汗湿衣,面色顿变,目不能视,耳不能闻,肌体强直,指甲青白。脉弦大,苔白干。诊断为厥气兼肝阳上僭。病程反复,与情志有关,因忿怒气火上冲而诱发。舌象未明,面色异常,脉象弦大。
血崩损营肝风眩晕肝阳上僭四肢冷麻
查看详情 →
49岁女性,月经先期、量多3年余,加重1年,伴面色萎黄,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崩漏,气虚血脱。月经量多,有大血块,淋漓不尽,伴冷感、欲呕、口干喜热饮、大便干结。B超提示子宫肌瘤待排。
崩漏气虚血脱脾虚阴血不足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