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某,34岁,心悸失眠、神疲乏力、烘热多汗,病程较长。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属气阴两虚、肝血不足。主症包括心悸、心烦眠差、多梦、神疲乏力、烘热多汗、月经量少。面色红,舌质红少津,舌苔薄白,脉细。病因病机为久病耗气伤阴,气阴两虚,肝血不足,心失所养。
系统性红斑狼疮气阴两虚肝血不足心悸
查看详情 →
王某,女,41岁。高烧不退,咳嗽阵作,咯痰色白,咽痛,口干喜饮,右腮肿大且痛,全身关节疼重。舌质暗红,苔白厚腻。脉沉弦数。证属身虚复感寒邪,风寒由表入里,化热伤阴。主要症状包括关节疼重、咳嗽、咽痛、腮肿。二诊见手指、腕肘、肩关节串痛麻木,局部红肿,纳差、心烦不寐,面色萎黄,舌质暗边齿痕,脉弦滑。三诊头痛,急躁,心烦易怒,腹胀,纳差,舌淡苔白,脉沉细。四诊关节痛遇风寒或夜间加重,舌边红、苔白,脉左沉滑,右浮大尺弱。五诊指尖麻木,喜暖畏寒,遇劳腰酸,偶有头晕乏力,舌质稍淡,苔薄黄,脉沉细有力。证属脾虚气滞、气血不足,气血亏虚,寒湿阻络,阳气不足,脉络被风寒侵袭。
红斑狼疮血虚气血亏虚寒湿阻络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发热,面部红斑,全身乏力,手足心热,自汗,关节酸痛,头晕。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红斑狼疮。证型:阴血虚亏,毒热未清。望诊:面色正常,舌苔白腻,舌质澹。闻诊:未提及。问诊:发热,面部红斑,乏力,手足心热,自汗,关节酸痛,头晕。切诊:脉沉细无力。
红斑狼疮阴血虚亏毒热未清关节酸痛
查看详情 →
12岁女性患者,不规则发热,全身皮疹4个月,关节痛2个月。舌质红、苔黄,脉象弦数。两颧皮疹融合,色暗红、对称呈蝶形,四肢散在皮疹,全身淋巴结可摸到,口黏,大便干。血化验找到狼疮细胞。辨证为阴血虚,毒热盛。中医病名未明确提及,证型为阴血虚,毒热盛,病因病机为阴虚生内热,毒热壅盛。
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肾阴虚毒热盛
查看详情 →
患者30岁女性,主诉四肢肌肉酸痛,面部黑褐色斑,发痒3年余,加重1个月。病史提示产后受凉,伴月经量少。舌红,苔薄黄,脉滑数。证型为血痹:气滞血瘀兼肺热壅盛证。面部黑褐色斑,发痒,四肢肌肉酸痛,月经量少,身热有汗,口渴,大便偏干。舌暗红,苔薄白,脉沉弦。病情减轻并稳定,面部黑褐色斑变澹,间断性四肢肌肉酸痛,月经量基本正常。
血痹气滞血瘀肺热壅盛阴血不足
查看详情 →
女,47岁,红斑狼疮近一年,面部红斑,灼热、麻辣、痒感,怕光,头晕痛,烦躁出汗,夜不安寐,手足心热,关节痛,腰痛,面浮脚肿,神疲肢倦,食欲差,大便结,闭经。舌质紫暗边有瘀斑,脉细弱。
红斑狼疮血虚瘀阻阴虚
查看详情 →
患者34岁,女性,周身关节疼痛反复发作2年余,双手晨僵明显,双中指关节轻度肿胀,恶寒。舌质澹红、苔薄白,脉细弦。诊断为痛痹,病机属风寒湿痹症。
血虚痛痹风寒湿痹症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女性,主诉经行紊乱、寒热交错、疹毒身痒。病程较长,症状反复加重,出现阵热恶寒、高热不时飚升至39.5℃~40℃。头面热而下肢冷,唇口下方湿毒内藏,口气浊臭,舌质淡,舌根厚,苔黄浊腐,舌尖细薄有赤沙点。脉象未提及。中医病名为闭经,证型属寒热错杂、血湿伏毒、阴虚内热。病因病机为湿火合风寒、气弱血虚、下焦湿阻、肠滞内热。
血虚闭经寒热错杂湿浊伏毒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女性,主诉乏力8年,双手雷诺现象6年,全身浮肿1个月。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病史,现病史示尿量减少,全身浮肿,腹泻。体征示血压180/90mmHg,球结膜水肿,腹水,双下肢可凹性水肿。舌淡红,苔水滑,脉弦细。后期舌略红,苔黄略腻,脉沉细滑,脉弦数略滑。耳穴三焦、脾、肾压痛明显。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虚狼疮性肾炎肾功能不全
查看详情 →
15岁女性,突发高热40℃,面部蝴蝶形红斑,病程自1983年6月起。红斑狼疮。面部蝴蝶斑,头晕,怯寒,手指发白而冷,全身关节疼痛,不饥不欲食,口澹乏味,神疲乏力。舌澹苔少,脉沉微弱。
红斑狼疮血虚气虚阳虚
查看详情 →
女,30岁,四肢肢端间歇性苍白、麻木14个月,伴关节疼痛6个月。面色略白少华,舌淡苔白边有瘀点,脉象细弱。辨证属血虚寒厥证,病机为寒凝经脉,阳气郁结,气血不通。
血虚寒厥证雷诺氏症气血不通四肢厥冷
查看详情 →
女性,38岁,病程7年余,全身乏力,关节痛,低热,午后低热,心悸乏力,手足心热,多汗,视物不清,脱发,月经不行。面色萎黄,颜面可见浸润性红斑,舌红无苔呈光面舌,脉细数。系统性红斑狼疮,气阴两伤,血脉瘀滞。
系统性红斑狼疮气阴两伤血脉瘀滞低热
查看详情 →
患者46岁女性,间断发热6年余,晨起体温37.2℃,恶寒,午后热势高,最高38.0℃,热退无汗。头顶胀痛,两侧太阳穴不适,鼻出血反复,鼻干,打喷嚏,全身肌肉酸痛,怕风怕冷,喜叹息,纳可,腹胀,眠欠安,多梦,口干,易疲劳。舌淡红,苔黄厚,脉弦寸浮。辨证为少阳兼太阳表证,病机为少阳枢机不利,表邪未解,兼阴血不足,湿热内蕴。
少阳表证阴血不足湿热内蕴寒热往来
查看详情 →
6岁女性患者,弛张发热6个月半,伴神萎乏力、纳谷不振、寒战。面色无华,舌澹苔薄,脉微细。诊断为少阴病,证属阳虚夹郁阳。形神不振,汗出肢冷,二便尚通,脉重按尚有弹力。舌绛少苔,纳谷正常,肢温汗少。二便均调,脉微细,重按尚有弹力。
少阴阳虚郁阳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男性,主诉腰痛伴双膝、肘、腕、指关节肿胀疼痛,麻木酸楚,疼痛游走不定,晨起关节僵硬,恶寒喜暖,天阴加重,纳少不香,疲倦乏力。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型为血虚生风,气虚血瘀,肝肾不足。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关节肿胀疼痛、麻木酸楚、晨僵、恶寒喜暖、纳少不香、疲倦乏力,切诊未提及。
血虚生风痹证气虚血瘀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2岁。发热,面部、背部红斑1年余。主要症状为不规则发热,面部、背部皮肤斑块或连成片状红肿,表皮有皮屑脱落,常有颈、项、背、腰痛,时咽干心烦,头易汗出。舌苔薄白,脉弦细数。中医病名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证型为邪郁少阳,血虚水盛。病因病机为寒邪闭郁,气机不畅,日久郁结化热。望诊见舌苔薄白,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提示发热、皮肤病变、疼痛及津液外泄,切诊见脉弦细数。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虚水盛邪郁少阳郁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2岁,女性。主诉头面四肢湿肿、疮毒丛生、阵热恶寒、月经紊乱、舌苔浊腐、呼气浊臭。病程自1996年起,持续约10个月。中医诊断为广谱性恶湿痘疗疮(返麻疮),病因为气弱血湿、浊毒内伏。望诊见头面虚湿紫肿、头皮癞疮、耳轮赤肿溃烂、舌质淡、舌苔浊腐。闻诊见呼气浊臭。问诊见阵热恶寒、月经紊乱、白带异味、精神萎疲。切诊见脉象未提及。
系统性红斑狼疮气弱血虚脾湿困浊毒内伏
查看详情 →
患者40岁,女性。面部起红斑半年,鼻上及眉间红紫斑,上覆痂如白霜,偶有溢液,见阳光后痒加重,全身酸软无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口干,身热而体温不高。舌苔白少津,脉细沉。证属血虚水盛,邪郁少阳。
红斑狼疮血虚水盛邪郁少阳全身酸软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女性。全身瘙痒甚剧,夜寐不安,手足皲裂、疼痛。病程20余年,冬重夏轻。全身肌肤干燥,四肢尤甚,呈鱼鳞状。舌淡苔薄,脉细濡。中医诊断白疕,证型为病久风寒,风热湿热之邪已化,气血耗伤、血虚风燥、肌肤失养。
血虚风燥银屑病鱼鳞病风热湿热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8岁。主诉颜面部红色斑块,全身乏力,关节痛,低热,高热伴颜面部红色斑块10余年。病程10余年。中医病名:系统性红斑狼疮。证型:气阴两伤,血脉瘀滞。病因病机:久病耗液伤阴,虚阳上越,血虚濡养失职。面色萎黄,舌红无苔呈光面舌,脉细数。
系统性红斑狼疮气阴两伤血脉瘀滞低热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