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2岁,女性。主要症状包括头晕目眩、视物昏花、心悸气短、失眠、肢体麻木、手足发凉、小便频数、四肢无力。辨证为肝肾亏虚,气血两虚滞络。望诊未明确描述,舌象未提及。闻诊未明确描述。问诊提示病程较长,有心房纤颤及高血压病史,眼底动脉硬化。切诊未明确描述。
视物昏花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失眠
查看详情 →
患者男,25岁。头晕、头胀痛、视物昏花、左目偏盲、小便频数、大便失禁、纳少、梦多。病程较短。舌质暗红,脉沉细。瘀血阻滞,髓虚精亏,肾气不固。
视物昏花颅骨骨折硬脑膜外血肿脑疝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8岁,女性。主诉关节胀痛不舒4年余,伴冰凉透骨感、阴天酸沉、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视物昏花、自汗、纳呆、眠差、大便偏稀、小便稍频。舌质澹红,苔黄,脉沉细弱。中医诊断痹证,辨证为寒湿痹阻,气血不足。四诊信息包括舌质澹红、苔黄、脉沉细弱。
视物昏花痹证寒湿痹阻肝肾不足
查看详情 →
41岁男性,主诉两眼发红近月,干涩昏花,多泪而痛。黑睛星点小如针锋,弥漫一片,遮蔽瞳神,视煳不明。舌澹赤苔微黄,脉浮数。诊断风热上扰。
视物昏花风热上扰肝经郁火目赤干涩
查看详情 →
患者56岁,男性,主诉目眩、视物昏花、视力减退,病程1年,视物变形。舌红苔黄腻,脉沉弦。辨证为肝郁湿热,经脉受阻,目失荣养。
视物昏花目眩肝郁湿热经脉受阻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4岁。左侧颞部头痛反复8年,近1个月加重,呈隐痛、跳痛,持续2~3天,缓解后复发,局部按压可减轻,伴视物昏花、恶心欲呕、心烦、大便不成形、易疲乏。舌质澹红,苔薄白,脉浮细滑。脑循环功能检测示双侧脑动脉血流量及血流速度下降,颈动脉彩超示颈总动脉分叉段内膜中层增厚。中医诊断为头痛,辨证为气血两虚兼风热证。
视物昏花头痛气血两虚风热证
查看详情 →
58岁女性,消瘦、腰膝酸软、下肢无力、视物昏花、口干欲饮、大便两日1行。脉沉弦细,舌体偏瘦,质红,苔薄白。证型肝肾阴虚。空腹血糖7.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9.4mmol/L。病程一年,近两个月症状加重。
视物昏花肝肾阴虚消瘦腰膝酸软
查看详情 →
患者60岁,女性。主诉头晕反复发作半年余。现病史提示头脑昏胀,颈项拘紧,视物昏花。舌暗薄白苔,双脉弦细,寸脉沉。中医诊断眩晕,辨证气虚血滞。
视物昏花眩晕气虚血滞颈项拘紧
查看详情 →
患者65岁,女性。主诉头晕目眩、性格变异、智力轻度障碍、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视物昏花、少言不语、口角流涎、哭笑无常、口干口渴、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大便干结。中医辨证属痰热上蒙,清阳之气不升,津液不足,脑失所养。舌象少神,脉象未提及。心电图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颈椎摄片示颈椎退行性病变,脑血流图示血流缓慢,供血不足。
视物昏花头晕目眩痰热上蒙肝肾阴亏
查看详情 →
患者70岁,男性。主诉头晕沉,外出活动后明显,双目视物昏花,下肢凉,头汗多,怕冷,大便偏溏,性急。舌暗,红苔黄腻,脉弦。病史包括高血压二十余年,脑部小腔隙梗死。中医病名未明确,证型为肝肾不足,气血瘀滞。病因病机为肝肾亏虚,气血运行不畅。
视物昏花高血压肝肾不足气血瘀滞
查看详情 →
女,68岁,右侧头目暴痛难忍,右目发赤充血,视物昏花,对光反射消失,指压眼球硬如石子,前房消失,虹膜肿胀,纹理不清,便燥尿赤,呕吐,口苦咽干,厌恶油腻,舌赤无苔,脉弦滑而数,中医诊断为肝风上扰、气逆血郁、房水瘀阻。
视物昏花闭角型青光眼肝风上扰气逆血郁
查看详情 →
52岁男性,多饮多食反复发作16年,口渴多饮,善饥多食,大便干燥,小便夜多,视物昏花,皮肤烘热多汗。舌质红,舌苔薄,脉细数。证属阴虚燥热。阴液亏虚,津液不能上承下润,燥热炽盛,消铄谷物,迫津下行,熏蒸于外。
视物昏花糖尿病阴虚燥热舌红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6岁,主诉视物昏花半年,加重1个月。中医诊断圆翳内障,肝肾阴虚证。舌质略红,苔黄,脉细数。病程半年,症状包括视力下降、视物昏花、眼前黑星。病因病机涉及肝肾阴虚,气血不足,影响目窍。
视物昏花肝肾阴虚
查看详情 →
罗某,73岁,反复头痛30年,再发加重1天。精神差,视物昏花,口干口苦,肢体麻木乏力,行走不稳,间有肢体抽搐,皮肤瘙痒,小便黄,大便结。舌红少津,脉弦。高血压病史20年,糖尿病病史5年。中医诊断眩晕病,辨证肝阳上亢。
视物昏花眩晕病肝阳上亢高血压
查看详情 →
女,58岁。消瘦、腰膝酸软、下肢无力、视物昏花、口干欲饮、大便2日1行。肝肾阴虚。脉沉弦细。舌体偏瘦,质红,苔薄白。空腹血糖7.3mmol/L,餐后2h血糖9.4mmol/L。病程2个月。
视物昏花糖尿病肝肾阴虚阴虚内热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女性。主诉双目干涩1年,一过性眩晕黑蒙,伴左侧面部麻木、口角流涎半年余,加重1周。现病史见双目干涩、视物昏花、口干喜饮、心烦易怒、健忘失眠、腰膝酸软,伴一过性头晕目眩、视物不清、左面部麻木、口角流涎,发作频繁。既往史有颈椎病、高血压病、Ⅱ型糖尿病。体格检查见舌质红、少苔,脉弦细。中医诊断为中风先兆证、风眩、消渴病。辨证为肝肾阴亏,肝风内动,虚火上扰。
视物昏花双目干涩口干喜饮心烦易怒
查看详情 →
患者72岁,男性。反复头晕2年,近2月加重,伴视物昏花、面部烘热、心烦失眠。舌暗红,边有淤斑,脉细弦略数。病机为肾精不足,肝肾亏虚,肝阳升浮,淤血阻络。脑动脉硬化,颈椎病,轻度脑萎缩。
视物昏花头晕失眠耳鸣
查看详情 →
女,52岁,左面枕部发疱后遗头痛十天,病程约十天。主诉为左面枕部发疱后遗头痛。舌质有瘀斑,舌苔薄黄,脉弦略数。面色黯,语言低沉,左侧头面可见澹红色带状斑和色素沉着斑痕,局部叩之痛敏。中医辨证为阳明热扰,瘀血阻滞证。
视物昏花带状疱疹后遗神经阳明热扰瘀血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37岁,女性,主诉头目眩晕不能行走2个月余。主要症状为头颈不适、麻木、头晕、不能行走,伴双目干涩、头目胀痛、视物昏花、目喜常闭。舌红苔白,脉弦。中医病名为眩晕,证型为肝郁不舒,肝风内动。病因病机为肝气郁结,肝风内动,上扰清窍。望诊见舌红苔白,闻诊未提及,问诊见头颈不适、头晕、目干涩、视物昏花,切诊脉弦。
视物昏花眩晕肝郁不舒肝风内动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35岁。主诉劳累后头晕目眩3个月。现病史提示头晕、视物昏花、心慌气短,食欲不佳,睡眠欠安,劳累后加重。体征见面色萎黄,唇甲无华,精神疲惫,气短懒言,舌质澹,苔薄白,脉细弱。中医诊断为头晕,证属气血亏虚。病机为感冒后正气未复,加劳累致脾阳不振,气血亏虚。
视物昏花气血亏虚脾阳不振头晕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