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73岁,男性。主诉反复腰痛1+年,遇气变化及劳累后加重,起卧困难。腰痛以右侧明显,叩击痛,不向下肢放射,口干欲饮,小便黄。舌质红,苔黄,中后根黄腻,乏津。脉弦滑。中医辨证为湿热困阻,化燥伤阴。
腰痛湿热困阻阴虚乏津
查看详情 →
男,32岁,病程5年,每日排便3~5次,无腹痛、脓血便,饮食尚可。泄泻,脾虚夹湿,脾虚为本,湿从热化。舌红,有裂纹,苔黄。脉象未提及。
泄泻脾虚湿重舌红
查看详情 →
5岁男童,纳差1个月,身困体倦,胸闷纳差,时时泛恶,大便烂,小便短赤。形体偏瘦,舌澹苔黄腻,脉数。中医诊断厌食,辨证暑湿困遏,脾阳不展。
小儿厌食症暑湿困遏脾阳不展胃纳转佳
查看详情 →
陈某,女,42岁,微咳气短,少量白痰,晨起眼下睑浮肿,背腰觉冷,形体肥胖,面色皖白,纳食尚少,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弦弱,右尺无力。中医病名微饮,证属脾肾阳虚,饮邪不化。望诊面色皖白,舌淡苔白。闻诊无特殊。问诊有微咳、气短、白痰、浮肿、纳少、便溏、尿清。切诊脉弦弱,右尺无力。
慢性支气管炎脾肾阳虚饮邪不化心下坚满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男性。主诉身体消瘦,饥饿感明显,小便频数混浊如膏,形寒怕冷,怕热,阳痿不举,腰膝酸软。病史6年。中医诊断消渴肾病。证型为阴阳两虚。病因病机为久病入络,毒邪伤及脾肾之阳。面色晦暗,舌质淡,脉沉细。形寒怕冷,怕热,腰膝酸软,阳痿不举,小便频数混浊。肾功能异常,尿糖阳性,尿蛋白阳性。
糖尿病肾病阴阳两虚脾肾阳虚毒邪内陷
查看详情 →
女,36岁,主诉慢性肾炎1年多,血压偏高,肾功能衰退,面色白,肢体浮肿,头眩头痛,小便少,脉象虚弦,舌苔白腻,小便蛋白(++++),诊断肝阳偏亢于上,脾肾阳衰于下。
慢性肾炎高血压脾肾阳衰肝阳偏亢
查看详情 →
患者43岁,男性,主诉心痛彻背,胸闷气短,头晕头昏,心累心跳,烦躁失眠,周身乏力,食少腰痛,膝以下肿。中医病名属胸痹,证型为心之气阴不足,阳气不足,阴血衰少,气血不充。舌体胖嫩、质红少苔,脉象细弱,两尺尤弱。
冠心病高脂血症心阳不足阴血衰少
查看详情 →
患者50岁,女性。抑郁、胸胁胀痛、食少纳差、脘腹胀满、善太息。苔白,脉弦。证属气滞血瘀证。舌象见苔白,脉象弦。病程未明确。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肝失疏泄,目窍不利。
抑郁气滞血瘀苔白脉弦
查看详情 →
患者45岁,主诉脂肪肝病史,总胆红素升高,肢体巩膜黄染,肝区不适,脘腹胀满,食欲减少,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脉弦滑,舌苔腻黄。诊断为湿热内蕴。病程较长,病情反复,黄疸消退不快,后症状逐渐缓解,肝功能恢复正常。
黄疸湿热内蕴肝功能异常
查看详情 →
男,腹部膨大而痛,发热,体温38.2℃,脉数,苔薄黄。慢性渗出性腹膜炎。腹痛、发热、脉数、苔薄黄。面色未提及,舌象未提及,声音未提及,气味未提及,症状描述包括腹部膨大而痛、发热,病史未明确提及。脉数。
腹膜炎湿热内蕴气滞血瘀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5岁。主诉头晕、头痛、失眠10余年,伴心慌、乏力、胸闷、气短、易怒、小便频、见人多则烦、善太息。舌红,脉沉弦滑数。证属肝胆湿热。
头晕头痛失眠肝胆湿热木火扰心
查看详情 →
女性,38岁。经前面目浮肿,四肢肿胀反复发作5年。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舌淡胖、苔薄白,脉弱。精神倦怠,纳呆便溏,易感冒。经行量多色淡。
经前期水肿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舌淡胖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24岁,男性。主诉目黄肤黄,纳呆泛恶,神疲体软,畏寒乏力。病程未明确。中医病名为黄疸。证型为寒湿中阻,气阳不足。病因病机为寒湿内蕴,阳气不足。舌象苔黄腻,脉象沉细。口不渴,无明显外感表现。神疲体软,畏寒乏力,右胁肝区隐痛。
黄疸阴黄寒湿中阻气阳不足湿邪困脾
查看详情 →
57岁男性,右侧胸痛伴胸闷、气促2周,面色黧黑,身倦乏力,胸闷,活动后气喘,双下肢浮肿不甚,舌黯苔白厚腻不润,脉沉弦,饮邪久郁,络阻阴伤,舌质紫黯,苔薄白腻,脉沉弦,面色黧黑,舌淡苔薄白,脉沉缓
胸腔积液饮邪久郁络阻阴伤胸胁抽痛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24岁。主诉肾炎5年余,反复发作,渐转为慢性肾衰竭。面色苍白且有灰暗色,腰腿酸软,四肢怕冷,困倦无力,颜面及下肢浮肿。舌质澹胖大,边有齿痕,脉弦细无力。诊断为肾阳虚衰,水湿不化。症见浮肿,舌质澹边有齿痕,脉细但较前有力,浮肿基本消失,四肢变温,舌质澹红边无齿痕。病机为肾阳不足,水湿内停,阳不化气,阴盛于下。
慢性肾炎肾阳虚衰水湿不化面色苍白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19岁,女性。主诉眼睑及下肢浮肿半年,倦怠无力,腰痛腿酸,食欲不振。脉沉细,舌淡苔白。水肿情况为眼睑明显浮肿,下肢轻度浮肿,按之有凹陷。中医诊断脾不健运、水湿泛溢。病程半年,病因病机为脾失健运,水湿停聚,泛溢肌肤。
功能性水肿脾不健运肾气亏虚水湿泛溢
查看详情 →
患者54岁,男性。主诉腹胀、腹水、双下肢湿肿、黄晦、嗳呃、腹痛。病程自1998年起,持续多年。中医诊断为肝硬化、脾肿大、胃窦部溃疡活动期。病因病机为肝胃不和、脾胃亢奋、肝胆疏泄紊乱。望诊见头面黄晦、睑陷目突、腹胀如瓮。闻诊无明显描述。问诊提示腹痛、腹胀、嗳呃、双下肢湿肿、口干、口唇起疮疹、小便短赤、大便闭阻、睾丸坠痛。切诊脉象未明确提及。
肝硬化脾肿大胃窦溃疡腹水
查看详情 →
患者,女,70岁,太原人。主诉全身乏力,口干、眼燥,发斑瘙痒,下腹部出现褐色纺锤状斑4个月,伴有紫红色丘疹或斑块,剧痒。舌苔白,脉细濡。诊断为阴虚风燥。舌苔白,脉细濡。病情变化中出现苔白厚、质紫,脉细滑、脉滑。病程4个月。
阴虚风燥皮肤瘙痒口干眼燥乏力
查看详情 →
女,39岁,双眼视力急剧下降伴胀痛10天。双眼视力仅有光感,双眼胀痛,口苦,口干,纳差,眠差,大便干。舌红苔黄有裂纹,脉弦数。肝火内盛、夹湿上攻。目系充血、水肿,盘周出血,视网膜静脉增粗,黄斑渗出。
暴盲肝火内盛肝经郁热视神经炎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56岁,男性。主诉发热面目发黄一周。病程六天。中医病名黄疸,证型湿热中阻,瘀热发黄。病因病机湿热内蕴,瘀热阻滞。舌边尖红,苔黄厚腻。脉弦滑稍数。巩膜黄染,血压150/100毫米汞柱。尿胆红质(++),谷丙转氨酶1000u,黄疸指数50u,胆红素4.8mg%。既往有脑血栓病史。
黄疸湿热中阻瘀热发黄肝火上炎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