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血瘀+湿热+湿热蕴结

患者年龄22岁,男性。主症为肝区胀满、腹胀乏力、恶心食少、头痛、眠差、小便少黄。病程7天。中医病名病毒性肝炎。证型湿热蕴蒸。病因病机湿热之邪入侵,内阻中焦,脾胃运化失常,湿与热结,郁蒸助热,热因湿而愈炽。望诊未提及。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恶心食少、头痛、眠差、小便少黄。切诊未提及。
湿热蕴蒸黄疸型肝炎热重于湿湿重于热
查看详情 →
患者32岁,男性。右臀部肿块红热疼痛,病程8月。右臀部肿块如拳头大,质偏硬,触痛,皮色黯红,上有两个疮口,深约4cm。舌澹苔薄白,脉细。湿热蕴结臀部,气滞血瘀,经络阻滞,熟腐血肉。中医诊断窦道(正虚邪恋)。
湿热蕴结气滞血瘀窦道正虚邪恋
查看详情 →
患者16岁,女性。主诉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1周,病程自1975年起。局部痛,触痛反跳痛明显,食纳差,大便干结。舌红苔薄白黄,脉沉细。中医病名为肠痈,证型为湿热蕴结,气滞血瘀。
湿热蕴结气滞血瘀慢性阑尾炎舌红苔黄
查看详情 →
高某,女,35岁。经期腹痛近2年,进行性加重约1年,伴腰痛,经量多,有血块。面色青暗,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沉滑。证属痰瘀互结,血瘀成瘕。彩超示子宫活动差,骶韧带增粗结节,右侧附件不规则包块。舌质暗尖红苔薄黄腻,脉沉。月经应近日来潮,舌质暗,苔薄黄,脉动沉。服药后月经已过,少腹疼痛基本消失,舌稍暗苔薄黄腻,脉沉细。舌腻黄苔退,转为舌质暗薄白苔,脉沉细。
血瘀内阻湿热内蕴痛经瘕块
查看详情 →
女,22岁,面部痤疮3年余,加重2个月。主要症状为两颊密集丘疹,疹色红,白头粉刺,有少量囊肿,时有痒痛,伴纳后腹胀,口干喜饮,口臭,大便黏滞不爽,月经色暗质稠,偶有痛经。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沉滑。中医辨证为湿热蕴结证。
湿热蕴结血瘀痤疮肝郁
查看详情 →
患者男性,38岁。双足冻伤致局部感觉消失18小时。左侧第一跖骨背部呈黑色,右足多处呈深黑色,针刺无出血,感觉消失,无跖屈活动,足背动脉未触及搏动。舌质澹紫,苔薄白,脉弦细。中医诊断冻伤,证属寒凝气滞。病因病机为寒邪伤阳,气血凝滞。望诊见舌质澹紫,苔薄白。闻诊未见明显异常。问诊示纳可,夜寐不佳。切诊示脉弦细。
冻伤寒凝气滞舌质澹紫脉弦细
查看详情 →
患者女,15岁,主诉慢性肾功能衰竭。脾肾亏虚为本,浊毒瘀血蕴结弥漫三焦为标。属虚劳、水肿、呕吐、关格、腰痛、癃闭等范畴。正虚包括气、血、阴、阳虚损,实邪为湿浊、水毒、瘀血。邪浊上犯及肺证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咯黄白痰、恶心呕吐、口有尿味、舌质澹、苔薄白或黄、脉浮。邪浊上犯心包证见嗜睡神呆、小便短少或无尿、浮肿、恶心呕吐、舌质澹白有齿痕、苔白腻、脉濡细。湿浊化热、热陷心包证见神昏谵语、小便短少黄赤、恶心呕吐、大便闭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细数。寒湿毒邪困阻中焦证见肢体浮肿、脘腹痞闷、口腻纳呆、舌质澹胖、苔白腻、脉沉缓或濡细。湿热毒邪蕴结中焦证见眼睑或全身浮肿、脘腹痞闷、纳呆呕恶、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湿浊毒邪侵犯下焦证见头痛头晕、耳鸣、烦躁、尿闭、舌红少苔、脉弦,或面色灰暗、全身浮肿、四肢厥冷、无尿、舌澹胖、苔黑或灰、脉沉细欲绝。
湿热蕴结慢性肾衰竭脾肾亏虚湿浊内蕴
查看详情 →
刘老主张中西医结合,强调辨证与辨病统一,重视整体调治。辨证需结合现代医学诊断,如病毒性肝炎需辨湿热蕴结、肝郁脾虚、气滞血瘀或肝肾虚损等证型。注重辨证分型,如哮喘需区分过敏性与感染性,乙型肝炎需结合病与证进行治疗。强调有机结合,避免简单对应,重视病证结合在临床中的应用。
湿热蕴结气滞血瘀病毒性肝炎肝郁脾虚
查看详情 →
患者58岁,女性,主诉两下肢青筋粗肿胀痛10余年。双下肢广泛粗肿,皮肤增厚,浅静脉曲张,右小腿红肿硬块,触痛。舌质红绛,苔厚黄,脉弦。诊断为湿热下注。复诊后下肢肿胀减轻,小腿红肿硬块缩小,舌质红绛,舌苔转薄黄,脉弦。三诊后下肢肿胀减轻,小腿红肿硬块消失,舌质红,舌苔薄白,脉弦。诊断为血瘀湿阻。
湿热下注血瘀湿阻下肢静脉曲张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男性。吞咽困难,咽物滞涩而痛,呕吐,疲倦消瘦,脘痛堵闷,食少腹胀,睡眠欠佳,面色无华,肩背及胸骨窜痛,不欲食。舌体胖嫩,苔水滑。脉沉弦。中医病名噎膈,证型湿热蕴结,结毒盘踞,幽膈滞碍。病因病机为湿热蕴结,正虚邪盛。四诊信息包括望诊面色无华,舌体胖嫩,苔水滑;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吞咽困难、呕吐、疲倦消瘦、脘痛堵闷、食少腹胀、睡眠欠佳、不欲食;切诊脉沉弦。
湿热蕴结贲门癌噎膈结毒盘踞
查看详情 →
患者女性,42岁。主诉肛门下坠感伴腹部不适2年半。乏力,不出汗,睡眠一般,食欲差,大便每日1次。脉弦,舌质暗红,苔白腐。结肠镜示升结肠黏膜慢性炎,结肠黑病变(轻度)。上腹剑突下和脐上3cm处有条索状物,触痛。
湿热蕴结气血瘀滞结肠炎脾胃虚弱
查看详情 →
55岁女性,慢性胰腺炎病史近10年,近2月脘腹隐隐疼痛,进食油腻后明显,1天前左上腹部胀痛拒按,恶心呕吐,口干口苦,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腹痛(慢性胰腺炎),证属肠胃积热。腹部胀痛而拒按,恶心呕吐,口干口苦,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慢性胰腺炎肠胃积热
查看详情 →
患者29岁,男性,主诉勃起困难3年。主要症状为尿频、尿急、会阴胀痛,病程自2014年起。中医诊断为阳痿,证型为湿热瘀滞肝经。望诊见舌质偏红、舌苔黄厚而腻,闻诊未提及,问诊包括尿频、尿急、尿末滴白、会阴胀痛,切诊示脉象弦滑。
湿热瘀滞气滞血瘀阳痿肝经阻滞
查看详情 →
患者62岁,男性,主诉黄疸3个月,伴有胃脘满胀、疲乏无力、浮肿、身痒、小便黄赤、巩膜黄染、面色青黑而黄。舌苔白,脉虚大而数。中医诊断气阴两虚,湿热蕴结,后辨证为气滞血瘀,脾胃升降失常,肝胃不和,食滞不化。病因病机涉及气阴两虚、湿热蕴结、气滞血瘀、脾胃失调、肝胃不和。
湿热蕴结气滞血瘀黄疸气阴两虚
查看详情 →
患者年龄65岁,男性。右胁不适1年余,伴脘腹痞闷、呕恶、厌油腻、口干口黏、身困肢重、大便干结。舌质红,苔白厚腻,脉弦。中医病名为脂肪肝,证型为湿痰瘀阻,病机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湿热内蕴,痰浊郁结,瘀血阻滞。
湿热内蕴气滞血瘀脂肪肝痰浊郁结
查看详情 →
患者女,40岁。脾胃弱,少腹痞块,时聚时散,气虚乏力,腹痛,经水忽停,带下色黄腥臭。脉沉迟微弦。舌润,苔薄。中医病名瘕聚证。证型气虚夹湿伏瘀。病因病机气虚夹湿,湿热下注,血行不畅致痞块。望诊舌润,苔薄。闻诊未提及。问诊提及脾胃弱、腹痛、经水变化、带下异常。切诊脉沉迟微弦。
湿热下注脾胃弱气虚夹瘀瘕聚证
查看详情 →
患者59岁,男性,左侧附睾、睾丸疼痛3年。左侧附睾肿大与睾丸融为一体,质硬,压痛(++)。B超提示左侧睾丸、附睾体积增大,炎性声像图。舌质黯红,舌苔黄腻,脉弦。中医诊断子痛、子痈,辨证湿热蕴结,血瘀气滞。
湿热蕴结血瘀气滞慢性附睾睾丸炎睾丸肿大
查看详情 →
患者15岁,男性,主诉满月脸、眼睑及四肢水肿、腹部肿大、肾区叩击痛、肝区压痛。舌质澹黯,苔黄腻,脉弦数。中医病名水肿,证型湿热蕴结,病及肝肾,水湿稽留。辨证湿热中阻,肾虚水泛,湿热蕴结,肝脾不和,肾虚不固,脾肾两虚。四诊信息包括舌质黯红、苔白腻、脉沉弦数、脉沉细数、脉沉弦数、舌质红、苔腻微黄。
湿热蕴结肝脾不和
查看详情 →
患者39岁,女性。主诉胃脘及右胁肋胀痛,恶寒发热,饮食减少,病程3周。中医诊断为肝痈,证型为湿热壅结肝络,气血瘀阻成痈。舌象黄腻,脉象弦数。面色晦滞,精神萎靡,体温38.2℃,右胁肋满痛拒按,动则加剧,脘腹发胀,胸闷气短,口干少饮,小便黄,大便不畅。
湿热壅结气滞血瘀肝脓疡肝痈
查看详情 →
王某,男,49岁,左小腿上方皮肤外伤后溃烂流脓,形成约1.5cm直径的疮面,后疮面扩大。左内踝上方有一约3cm×3cm溃疡,肉芽不新鲜,分泌物少,疮周肤色紫黯,舌澹苔薄腻,脉细弦。中医病名:臁疮,证型:湿热瘀阻型,病机:湿热蕴结,气滞血瘀,熟腐血肉。望诊:舌澹苔薄腻,疮周肤色紫黯。闻诊:未提及。问诊:未提及。切诊:脉细弦。
湿热瘀阻湿热蕴结臁疮瘀血凝滞
查看详情 →